道教吧 关注:152,401贴子:542,608
  • 10回复贴,共1

浅谈道教诸天(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九色离罗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IP属地:福建1楼2018-02-07 14:03回复
    道教诸天,三天、九天这类型的观念,很多人认为是出现于东晋时期,其实不然,三天和九天的说法出世相当早,如:“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以思敷奠四亟(极),曰:非九天则大”可见东晋时候的三天九天观念也是延续了更早期中国古代的传统宇宙观。


    IP属地:福建2楼2018-02-07 14:05
    回复

      首先我们从“九天”的观念说起,它在《淮南子》中就确立:
      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其星角、亢、氐;东方曰苍天,其星房、心、尾;东北曰变天,其星箕、斗、牵牛;北方曰玄天,其星婺女、虚、危、营室;西北曰幽天,其星东壁、奎、娄;西方曰颢天,其星胃,昴,毕;西南曰朱天,其星觜巂、参、东井;南方曰炎天,其星舆鬼、柳、七星;东南曰阳天。 上述说的这九天,指的是平面星空的上就个分页,是早期古时候人们对时空分区的独有见解,并且在后世的《云笈七笺》本《灵宝洞玄自然九天生神章经》记载:此三號雖年殊號異,本同一也,分為玄元始三為而治。三寶皆三昂之尊神,號生三焉,三號合生九焉。 九气形成九天,但从未提及这九天的结构


      IP属地:福建3楼2018-02-07 14:06
      回复

        大致叙述一下这九天:
        郁单无量天=帝真胞命一黄演之气
        上上禅善无量寿天=帝真胎命元洞冥紫户之气
        梵监须延天=帝真魂命元长灵明仙之气
        寂然兜术天
        波罗尼密不骄乐天
        洞元化应声天
        灵化梵辅天
        高虚清明天
        无想无结无爱天(等等)


        IP属地:福建4楼2018-02-07 14:07
        回复

          提到这里,很多人就好奇了,似乎在佛教也见过这九天,但是不在这里做解释,今天只是先来认识这九天九气, 因为灵宝派在形成之处就采纳了许多佛教的部分,包括灵宝派的斋期,灵宝派的科仪,所以我们现如今常说的“天下科仪出灵宝”实际上我们使用的部分科仪当中,也有许多佛教的成分,但是不在今天一一作答 。在刘松初年的《太上三天正法经》云:玄景始分,九气存焉。一气相丢九万九千九百九十岁。清气高澄,浊气下布。九天真王、元始天王禀自然之孕,置于九天之号。九气玄凝云云......


          IP属地:福建5楼2018-02-07 14:08
          回复

            这里的九天与《灵宝洞玄自然九天生神章经》又不同. 但是总归,我们只要认知有九天的存在,并且共存于这个界内就可以,至于具体结构,也是人力无法所探究,也是道教的一种神秘之处
            那么从三天、九天的思想之外,实际上还有“四天“”五天”“六天”之说。 首先来说一说四天,秦祀四天,但在此之前五天也已经出现了,秦汉时期的《周礼》:“苍曰灵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黄曰含枢纽,黄帝食焉;黑曰汁光纪,颛顼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纪,颛顼食焉。黄帝亦於南郊。”可见,“五天”观念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 不仅在历史上记载着五天,道教中的五天在道教经典中也有论述,《太上灵宝五符序》就记载着东方青牙、南方朱丹、中央元洞、西方明石、北方玄滋 这五天按照五行方位布置,对应金木水火土,算是继承了秦汉时期的五天信仰。


            IP属地:福建6楼2018-02-07 14:10
            回复

              而关于四天的记载,来源于《史记》的《封禅书》: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 对于此文献,目前查到的也尽于此, 还有一个六天观念,实际上六天观念在儒家也存在,比如《礼记》中六天的观念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本质上为一,只是因为在“五时”有生育之功能,“以五配一”所以称之“六天”并且儒家中“帝”是“天”的“德称”,帝代表天,是昊天上帝加上五天而成谓之六天 而道教“六天”则与儒家不同,《除六天玉文三天正法》及《三天内解经》所批评的“六天”推崇“三天”是祖天师立教时期所主张,而东晋时期的“三天”又延续了祖天师的“三天”并且增加了“新出老君”的观念,这样种种也就摒弃了“六天”并且认为“六天”是恶的代表。


              IP属地:福建7楼2018-02-07 14:11
              回复

                其中原因需阅读《三天内解经》原文 “太上以汉顺帝时,选择中使,平正六天之治,分别真伪,显明上三天之气。以汉安元年壬午岁五月一日,老君于蜀郡渠亭山石室中,与道士张道陵,将诣昆仑大治新出太上。” 太上谓世人不畏真正而畏邪鬼,因自号为新出老君。即拜张为太玄都正一平气三天之师,付张正一明威道,新出老君之制,罢废六天三道,时事平正三天。 而后还发展出:三十二天、三十五天、三十六天、八十一天 这个就留到下一次慢慢说. 首先从三、四、五、六、九了解道教诸天


                IP属地:福建8楼2018-02-07 14:13
                回复
                  老子《道德经 第四章》中曰:“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意思是我实在不能明白究竟是什么衍生了道,仿佛在天地未分、阴阳未判的混沌之初的无始之始,道就已经存在了。
                  所以说既然无法描述 肯定是这“冥冥之中而无其迹,无以名状”个衍生了道。


                  IP属地:广东9楼2019-05-25 21:33
                  回复
                    你懂的真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8-17 17:3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5-14 09: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