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吧 关注:5,944贴子:127,769
  • 4回复贴,共1

转——【望海·杂文】喜欢薛宝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望海·杂文】喜欢薛宝钗    
   
  很多人,一旦坠入情网,便会挣扎于情感的漩涡,一旦爱上一个人,便会将全心全意的感情付出,很多不能自拔,面对回报的失衡,面对爱情的背弃,吞噬于漩涡之中,淹没于悲哀苦海里。 
  会喜欢薛宝钗,是喜欢她的独立。 
  追求感情的独立,不把自己的成功寄托于任何人,自己一手操办,自己努力争取,就算开始不能得到贾宝玉的心,但也要先得到他周围人的心。因为她知道,只要周围人的心得到了,她就可以得到宝玉,只要得到宝玉这个人了,她就有机会也有信心可以以自己的能力得到宝玉的心。 
  失去丈夫之后的独立,不会因为贾宝玉的出家就痛苦疯癫,悲悲戚戚,寻死觅活,不会像林黛玉一样失去贾宝玉就吐血吐得身亡!因为她知道自己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依附在一个男人身上,更何况是一个心里想着别的女人的男人。 
  感情的破灭,并不能让她倒下,死亡,反而让她更加坚强!会喜欢薛宝钗,因为她总是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支点,生活的目标,这都是因为她的独立。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她的青云,可以说是感情的青云,权利的青云,名分的青云,富贵的青云。 
  感情的青云破灭了,可是她有了权利,名分,富贵,还有一个命里注定要做大官的儿子。虽然贾宝玉走了,出家了,但是毕竟给她留了一个儿子。 
  薛宝钗,她以后的生活就像史太君一样,虽然没有丈夫,但是她会受到很多人的敬重和疼爱,她会有着可以掌管贾府的权利,她那个命里就是大官的儿子会给她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我不认为薛宝钗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贾宝玉在她眼里,只是生命的一个部分,并不是全部,可以得到他的感情最好,但是若是得不到,也不是很要紧,二少奶奶的身份,一个儿子,就可以祢补失去的一切!仅仅因为她得不到贾宝玉的感情,仅仅是因为她被贾宝玉遗弃,就把她说得这么凄惨,一无所有,那么你们是多虑了。因为她得不到贾宝玉,就心中暗暗窃喜,就幸灾乐祸,说什么这是上天对她横刀夺爱的惩罚,那么也要让你们失望了!薛宝钗她过得很好,她不是为了爱情而活,她是为了自己可以过得更好,可以得到更多而活。 
  薛宝钗知道自己的追求,她总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所以她可以活得很好。她可以平静的面对生活的一切灾难和风雨,可以笑看生存时要面对的任何意外和挫折,这也是因为她的独立。 
  做人,真的应该向她看齐。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依附品。 
  人,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权利,有自己的爱憎! 
  人的生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并不是依附于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一个人,一段感情,一个物上。 
  只要自己的生命不灭,那么一切都是次要的,失去的任何东西,感情,权利,富贵,都可以通过生命的再次燃烧而夺回。 
  所以人啊!爱惜自己的生命吧,做一个独立的人,好好伫立于天地之间吧! 
  (近来无意看报,广州市每年都有上千的大学生进精神病院,而且原因多是因为感情受到打击,心痛之余,写下这一篇章,稍解心中哀痛!) 
作者声明: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榕树下网站发表此作品,同意榕树下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经榕树下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请榕树下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编者按】女人的情感要独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薛宝钗面对爱情和婚姻的失意,她内心所经历的痛苦历程,恐怕也不是你我所能够感同身受的。对于薛宝钗,每个人的解读不同。你也来说说?(编辑:菊香满楼)



1楼2009-03-22 12:44回复
    这个文章对薛宝钗的理解根本就是错的。
    薛宝钗并不觉得一定要跟贾宝玉结婚才算幸福,甚至不觉得必须要富贵之家才好。
    薛宝钗的精神世界,归结起来就是外儒内道——对外敦尽人伦、内心平和自在。


    IP属地:捷克2楼2009-03-22 16:19
    回复
      “对外敦尽人伦、内心平和自在”
      这的确是宝钗的为人处世之道,但宝钗本人是否也意识到这点呢?我觉得没有。
      人的本心都是由内而外,自然而然的向外攀缘出来的,这个过程应该是一种无知无觉的状态,倘若自己已经察觉到了,那么这便不是自己的本心,而是一种虚假做做的伪相。
      而宝钗的人格展现在大家面前却是如此真实,毫无做做之感,所以我觉得她自己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而这也更体现出宝钗的精神世界的可贵之处。


      3楼2009-03-22 16:59
      回复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人的哈姆雷特,不可能所有人的理解尽全相同。对错与否大家各有各的看法。
        但幼仪的诸多处境像宝钗这点,我是很同意的。


        4楼2009-03-22 19:45
        回复
          呵呵,其实我也是在看这贴子后才发现,宝钗还可以如此的解读,虽不完全赞同,但仍觉有些新颖可取之处,是自己以前所没想到的。


          5楼2009-03-22 19: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