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陈氏吧 关注:42贴子:277
  • 4回复贴,共1

东海陈氏被城阳陈氏扇了一巴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日照东海陈氏误将城阳陈氏八世济祖改成东海陈氏十八世列入其谱中的历史考证
鲁东陈氏宗人:
我们日照、莒县及周边陈姓宗人大体分三个支族。
1、城阳陈氏:根据《莒洲志》及城阳陈氏谱序记载:“城阳陈氏,始迁祖山于明朝洪武年间自直隶涿州楼桑村迁莒城东北街便邻巷”。崇祯壬午年(1642年)明朝进士陈勖之孙十世秉乾,避乱乡居,来陈家窝疃立村,因原居城里故称城阳陈氏。
2、小堂前陈氏:是明朝中期自胶东灵山卫迁来莒县城里小堂前,现分居陈家小沂水、陈家城子、店子集镇陈家庄、陈家楼一部分等十几余村庄。
3、车疃陈氏:原自江苏东海大村,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迁来日照车疃,叫车疃陈氏,1933年之后名称定为日莒诸陈氏,2011年以前叫过海曲陈氏,日照陈氏,如今又称日照东海陈氏。
在当前国泰民安河清海晏之际,修家乘促和谐之举,蔚然成风,但也难免出点误差。
我观东海陈氏族谱对所谓(十八世)济祖宗支的描述:【东海陈氏错续我城阳陈氏的原文如下】“先世由沂水县西关徙莒县西北乡瓦屋庄,历传十八世祖讳济生三子:长讳元享,由瓦屋村徙居土岺村;次讳元桢,由瓦屋庄徙居招贤,三子讳元茂,由瓦屋庄徙居日照西北乡上水浴……云云”。
说到济祖,我城阳陈氏家乘中,有据可查。
【注:解释】我五世鹍祖生六子:宝、贯、真、四、祯、贵。
六世大公支宝祖: 分居东乡郑家石槽等村。
二公支贯祖: 生四子:思仁(长)、思义(次)、思礼(三)、思智(四)。
三公真祖庠生: 生一子良辅。
七世四公支思智祖:生四子:洪(长)、溥(次)、润(三)、济(四)。
六世三公支良辅 嘉靖丙午举人,生三子:勖(长)、勧(次)、助(三)。
八世济、勖二祖,属堂叔兄弟,俱是五世鹍祖的(重)曾孙,在我城阳家谱中相挨并列,据此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莒县(莒洲志)和城阳陈氏族谱注明:“万历十一年(1583你年)陈良辅之子陈勖考中进士……”若考中进士时是40岁左右,那么济、勖二祖应生于1545年前后,距东海陈氏迁来车疃时的1368年,晚175年。在济、勖二祖之前,尚有七世先祖,若按每世二十五年计算也是175年,如此算来城阳陈氏迁莒之时与东海陈氏迁居车疃是同一个年代,为什么我八世祖陈济竟成了车疃陈氏的(第十八代子孙)呢?这台不符合时间逻辑了。
2、东海陈氏家谱记载:一世祖是洪武元年(1368年)迁来日照车疃,城阳陈氏家谱及(莒洲志)均记载:城阳陈氏是洪武年间自北直隶涿州迁来莒洲,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为什么非要把我八世济祖后裔之人贬下十辈,变成车疃陈氏(十八世),请问被贬下的那十辈先祖是谁?安排哪里去了呢?可是说这是毫无历史依据的。
3、据悉1937年之前车疃陈氏续家谱时,有位热心肠的老先生,背着包袱走遍沭河流域凡有陈姓的每个村庄。误把我城阳陈氏八世先祖陈济错插其中,因辈分悬殊,凭人臆断,拉下十辈,但又无法编造济祖之上的那十代人的名字,不能自圆其说,如是成了“车疃陈氏老二支的(十八代子孙)”。在此之前的东海陈氏族谱之上的(十六代)人是谁?叫什么名字?真可谓海市蜃楼,空穴来风是也。
4、根据车疃陈氏族谱记载:【东海陈氏错续我城阳陈氏的原因如下】“先世由沂水县西关徙莒县东北乡瓦屋庄,历传十八世祖。讳济……”之说,更为离奇之谈。我城阳陈氏家乘明文记载:我五世:鹍祖居住莒城东街便邻巷,也就是现在的东大街。祖茔在城南黄花沟,鹍祖生六子:
六世:大公支宝祖:分居东乡郑家石槽等村……。
二公支贯祖:分居招贤、瓦屋、土岺、上水浴、院(苑)上、枳沟东菴等村……。
三公支真祖:仍居城里东街等……。
四公支四祖: ……
五公支祯祖:……(简略)
六公支贵祖:……(简略)
六世贯祖是八世济祖的爷爷,贯祖分居招贤等村,怎么又从沂水县西关迁来瓦屋之说呢?这肯定是个误导,而且城阳陈氏族谱中,根本没有贯祖的后裔之人迁居沂水的记载。
5、车疃陈氏是洪武元年自江苏东海迁来日照车疃,城阳陈氏是洪武年间自河北涿州迁来莒县。如此在同一个年代,有南北相反方向迁来山东的,可以断定这两支陈姓宗人绝非同一个支族的人,只能说陈氏同宗之人,但不知上溯到何年代,才是一个支族的人。
6、《莒洲志》记载:明嘉靖二十九年陈良辅,字屋楼考中举人,与莒州知州王明诗、进士何思谨、学正任顺重修莒志并撰修写序。万历十一年(1583年)陈良辅之子陈勖考中进士,历任河南道监察御史、钦选广东道、江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巡按直隶仓河事务、进阶中宪大夫,在莒城创建文昌阁、倡修云路坊,又十年增修魁星楼、建尊经阁于孔庙之后,为莒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历代首倡捐资建筑工程最多的一人。莒史评价最高,谓“宫城焕然士风丕振,皆由勖经营之力”。选写的碑文:“创建魁星楼、尊经阁碑记”、“创建文昌祠记”、“书院夜诵碑记”等,《重修莒志》为其立传,为官清廉,显赫朝野,悉载《沂州志》《莒洲志》载有传记。陈良知,隆庆丁卯科举人,先后任霸州、蓟州、扬州府瓜镇同知,后任庆阳府知府、户部郎中。官声极佳,有“清廉第一”之美誉。年老归乡后,人称“古君子”。清正《莒洲志》为其立传……。陈良佐:……(简略)。
如果城阳陈氏和车疃陈氏同属一个支族的人,为什么勖祖做官四十年之后,在顺治五年,也就是车疃陈氏第二次续谱之时对这样的族中大员,却只字未提呢?这只能说明车疃陈氏和城阳陈氏在明朝初年就不是一个支族的人。既不是一个支族,又何必在过六百年之后的1937年之前,撇开城阳陈氏的数万人之众单独把我八世济祖后裔之人,贬下十世,安插其中,这是没有历史根据可依的事,是经不起历史的拆验的,这不是我们不想串联在一起,而是历史不允许我们这样做。
我华夏陈姓,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封占陈国,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陈国国君后裔即以陈为姓,至今约三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生存计,枝分叶布,遍及全球。想我陈氏宗人,无论在国内何地,乃至世界何处,皆属一祖下孙,此乃事实,毋庸置疑。只不过我辈才疏学浅,无从考查而已。因此盼望陈姓后裔中有识之士,将我陈氏大家庭梳理一番,哪怕是大同小异,也不为过,而不是仅凭个人主观臆断,妄加排序。
撰修家乘,是有严格的时间性的,假若是同一个支族的人,因人的因素,没有编排在一起,或者不是一个支族,却牵强附会地强拽到一起,同样都是对历史的不敬,对祖宗的亵渎,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我们的理念应该是: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传承文明,铸造和谐。
谢谢理解。
陈家窝疃 陈龙和 15898988218
前 绪 密 陈龙成 13561982697
13001581167
2016年8月18日


IP属地:山东1楼2018-02-24 23:04回复
    关于陈忠在城阳家谱上的记载有待商榷,与我手里的明朝资料不符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05-10 1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