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se云吧 关注:1贴子:146
  • 2回复贴,共1
1984年至1989年中国经济出现的就是一个标准的通货膨胀。当时的领导人认为通胀是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没有采取政策控制通胀。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通胀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并不仅仅是物价上涨那么简单。通胀会引发虚假繁荣,让很多没有经济效益的项目得到投资,开始生产,最终造成巨大的经济混乱和浪费,甚至引发政治危机,影响社会稳定。
奥地利商业周期理论告诉人们,通胀发生以后,政府唯一应该做的就是立刻停止通胀,停止增发货币和信贷扩张。市场将使用亏损、破产、失业等严厉手段进行清算,剥除那些虚假繁荣期间出现的没有经济效益的投资项目,迫使他们交出资源,让给有经济效益能赚钱的项目。这个严厉的市场清算过程,现实中就表现为经济一片萧条,哀鸿遍地,企业家破产工人失业,大家的日子都很不好过。但这是损失最小的方案。当这个清算过程完成以后——时间并不用很长,经济就可以重新开始增长,而且是健康的增长。困难之处在于,绝大多数政治领导人,都无法在清算期的萧条中坚持反通胀政策。在一片破产和失业中,政府很难无所作为抄手等待。民选或非民选政府都很难承受这样的政治压力。两相比较,重启通胀,缓解眼下痛苦,减少破产和失业,政府出资拯救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企业,即使明知麻烦会变得更大,甚至变得不可收拾,也要把麻烦往后推,得过且过。这几乎是政治领导人的必然选择。
可叹又可喜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当中国必须严厉地反通胀时,不知哪路神仙保佑,给中国派来了那样一批反改革者。他们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中国市场经济的成长,这些无产阶级先锋队起到了资产阶级想起但起不到的作用,做到了资产阶级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反改革者强硬的紧缩政策,让市场清算顺利进行,完全符合奥地利学派的主张。那些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被通胀刺激起来的虚假繁荣中的不合理项目,连同许多合理项目,一起都被干掉了。经济确实陷入了萧条,但也确实准备好了再次出发。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4-03 07:42回复
    有时候你会很难理解,人们为什么兴致勃勃地欢迎那些必将危害他们自己利益的政策,比如庞大的政府福利体系,不但注定难以为继,而且会造成巨大的财政和社会危机。但人们就是热烈欢迎这种自残式的政策。
    从边际的角度就可以理解了。人们的行为,只受到当下边际成本和收益的制约。整体的成本收益,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只有严格的产权和盈亏约束,才能迫使人们从长远的、整体的角度做出判断。而这,就是市场。
    政府干预市场,滥发福利,搅乱价格体系,不能创造出一丝一毫的新财富,能做到的,只是让一部分人在短时间内得到不负责任的机会。而市场则始终迫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状况,可能会让人们不喜欢严苛的市场,而更喜欢貌似仁慈的政府——谁愿意天天承担严格的责任呢?
    问题在于,一个人人不负责任尽情胡来的社会,一个人人严格承担责任谨慎行事的社会,你更愿意在哪个社会中生活呢?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4-03 18:46
    回复
      我希望,你们在大潮袭来时,选择站在理性一边,文明一边,选择站在人民一边。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04-05 18: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