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壶吧 关注:86贴子:512
  • 4回复贴,共1

揭开梨皮泥的神秘面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朝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记载:“天青泥,出蠡墅,陶之变黯肝色。又其夹支(脂)有梨皮泥,陶现冻梨色。",是目前最早的梨皮泥记录。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阳羡茗壶系》


1楼2018-04-04 08:28回复
    梨皮泥原矿特点:
    块状、易酥、不溶于水、产于矿层石英岩板下部贴层
    绿泥矿料呈致密块状结构,易酥开但不溶于水,含矿料较少。一般产于矿层石英岩板(俗称龙骨、黄石岩层等)下部贴层。还有少部分是紫泥泥层中间或紫泥与其他泥层之间的一层夹脂(也称绵头),是以泥中泥的形式产出,比如梨皮泥,产于天青泥的贴层,其出产量更为稀少。


    2楼2018-04-04 08:29
    回复
      梨皮泥的颜色:
      矿料为淡绿色、成品为米黄色
      梨皮泥是以夹脂形式产出的绿泥。矿料外观质地均匀细腻,呈淡绿色致密块状,较软易碎,因含铁量较少,且以铁离子为主。梨皮泥经过高温烧制之后的颜色为米黄色调。


      3楼2018-04-04 08:30
      回复
        梨皮泥的烧制:
        烧制温度在1170-1180℃左右、收缩率为8.5%左右
        熟泥泥质一般比较细嫩,泥料颗粒比含量相对较小,可塑性能较好,粘性较大,其耐火度相对较低,一般烧成1170-1180℃左右,收缩率8.5%左右。烧成后的胎质比较坚结,表面呈梨冻色,胎质呈梨皮状,表面有透而不炫的细致莹洁感,色泽效果极细腻丰富。因泥性较重,易产生变形、起皱、起泡等缺陷。

        图片于《宜兴紫砂矿料》书中扫描


        4楼2018-04-04 08:30
        回复
          梨皮泥的用途:
          多为紫砂坯体表面装饰、少量用于纯制壶
          梨皮泥的外观质地一般比较纯正均匀,含有少量白色云母碎片。在正常气氛中烧成后,除少量颗粒质点的变化外,基本呈现氧化铁晶体的纯正黄色调。因梨皮泥矿料产出极少,同时大件绿泥作品不易烧制,因此绿泥大多是作为紫砂坯体表面的粉饰使用,或是和紫泥、红泥等配合后作为调配泥使用,仅有少部分作品用纯梨皮泥制作。


          5楼2018-04-04 08: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