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语吧 关注:3,320贴子:363,948
  • 23回复贴,共1

安徽启动寻找“江淮官话发音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方言一直被视为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根据教育部语信司、国家语保中心部署,安徽省2018年语保项目15个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开始启动。近日,淮南启动“田家庵区江淮官话发音人”招募、遴选工作。
  2016年5月25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安徽省项目启动工作会在安徽大学召开,工程在安徽省规划调查45个县市地方方言。目前安徽省的第三批语言资源保护工作,共设歙县、祁门、石台、淮南等15个调查采录点,各调查点需招募、遴选4名方言发音人、3名地方普通话发音人及若干名口头文化发音人。
  根据淮南教育局的公告,“田家庵区江淮官话发音人”条件要求为身体健康,形象较好,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音洪亮清晰且不惧场。老年发音人调查时年龄在55-65周岁之间;青年发音人调查时年龄在25-35岁之间,老年发音人和青年发音人之间的年龄间隔应不小于25岁。老年方言发音人最好是当地退休的村干部。发音人必须在当地(城区)出生和长大,父母、配偶均是当地人,能说地道当地方言,且未在外地长住(不超过2年)。老年发音人具有小学或中学文化程度(一般不宜选择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对青年发音人学历不作限制。
  口头文化发音人的条件是:本地(城区或近郊区)土生土长,发音地道,能说当地的民间故事、熟语谚语、民歌童谣,或能演唱当地流行的戏曲、曲艺。如果条件符合,方言发音人可以兼任口头文化发音人。
  最终正式发音人名单将由专家团队确定。正式发音人的采录验收合格后,将向正式发音人颁发由教育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荣誉证书。
编辑: 鲍玉婵
转自——http://www.cnr.cn/ah/news/20180313/t20180313_524163566.shtml


1楼2018-04-13 11:37回复
    这筛选条件这不靠谱啊,,,在外地不得超过两年?在外地住过反而更加有乡音意识啊,特别是会说多地方言的。或者系统学习过汉语言方言发音的不是更合适吗?而且为啥限制老人学历??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4-13 14:09
    收起回复
      给不给钱?????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4-13 16:32
      回复
        一共哪15个点?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4-13 16:35
        回复
          淮南?


          IP属地:安徽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8-04-14 20:38
          回复
            1. 这是第三批,主要的点可能前两批都做了。
            2. 在外地长住的话第一方言使用机会会少很多,第二可能不仅仅会讲家乡方言,难以保证方言纯正性。
            3. 对老人有学历要求是应该的。中小学学历可以保证小时受过方言教育,知道一些生僻字的老派方言读音。很多音韵地位重要的字都并不那么常见,不认识那么多字的话根本调查不出来。
            4. 显然无法判别系统学过音韵学方言学的人的方言发音是自己正的音还是本来就有的音,尤其是遇上出韵字。


            IP属地:美国8楼2018-04-15 08:55
            回复
              厉害了我的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5-26 18: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