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吧 关注:162,182贴子:1,240,536
  • 0回复贴,共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原王朝对周边部族的经济渗透越来越深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原王朝对周边部族的经济渗透越来越深入,周边部落对中原王朝的经济依赖越来越严重,赵宋政府发现,不需要和亲,也不需要打仗,运用经济手段便可以更为有效地控制那些部族政权,用宋代的概念来说,叫做“互市”。
《澶渊之盟》后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向辽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开展自由贸易。后世骂条约不平等,主要是因为岁币。但是,我们嘴上骂归骂,心里要清楚牌局。十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大宋的岁入,是一亿两,打宋辽战争,每年军费是五千万两。关键更在于两国开始自由贸易。这“岁币+自由贸易”可太厉害了。大辽除了卖羊卖马还有什么?几乎没有任何产品可以输出给宋,而宋的每一种商品都是辽需要的。开始辽还卖一些马,后来发现大宋的骑兵越来越多,就不敢再卖马了,边境贸易从一开始就变成一边倒的对宋巨额逆差。大辽收的岁币,又被大宋赚的干干净净,每年还倒赔。大辽不懂经济,开始还自己铸币,后来就干脆不发行货币了,反正发行出来也没有宋朝钱币好,也没老百姓认,大辽皇帝本人也觉得只有大宋的钱才是真正的钱。结果是,一百年双方无战事,大辽的财富通过货币战争,源源不断输入大宋。不仅仅是经济。大宋的先进文化传播渗透进了大辽的每一个毛孔。汴京文人有什么新作几天后辽国就传抄遍了。历法方面更是比宋还玩的666,北宋的历法混乱,很多节气跟历法对应不上。辽国的就十分精确了。后来还闹出了辽宋冬至日相差一天互相指责是对方错误的闹剧。其实辽的历法才是准确的。
金灭辽,大宋跟金打了一下,发现也打不过金,就跑到南方继续与金玩货币战争,大金不知是计,也接受了“岁币+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也放弃了货币发行权,全国继续使用大宋的货币,结果一百年后,大金也虚得不行了。不过这个要提一句,大金内部有个别明白人看的比较透彻,诸如完颜宗翰完颜宗弼之类。在大部分女真人志得意满意志消沉准备安享晚年之时总有部分人保持着清醒,不过南宋几大主力军团越战越勇而金军乃长途奔袭已无法消灭南宋,几次大败之后不得已于1141年同南宋议和,接受了大宋制定的游戏规则。
对于西夏的独立,宋是很不舒服的。不过在几仗大败后玩起了经济制裁。在宋夏一百多年的对峙中,宋王朝军事上并不占绝对优势。但经济上的封锁往往能迫使西夏就范。北宋司马光这么描述宋夏的经贸关系:“西夏所居氐羌旧壤,地所产者不过羊马毡毯,其国中用之不尽,其势必推其余与他国贸易。其三面皆戎狄,鬻之不售。惟中国者,羊马毡毯之所输,而茶彩百货之所自来也。故其民如婴儿,而中国乳哺之矣。”西夏虽然强悍,但经济上高度依赖宋朝。也因此,当西夏拒绝臣服于宋王朝、或者挑衅宋王朝时,宋廷便对西夏实行经济制裁:关闭榷场、停止贸易。这可以重创西夏的国民经济,导致物资严重短缺,物价暴涨,西夏的青盐卖不出去。财政也因此接近崩溃。最后,西夏国主只好遣使求和。西夏的大臣也承认,“国家自青白两盐不通互市,膏腴诸壤,浸就式微,兵行无百日之粮,仓储无三年之蓄,而唯恃西北一区与契丹交易有无,岂所以裕国计乎?”
研究元史发现,其实蒙古人最初也是想跟大宋继续岁币加贸易游戏的。只不过价码要的太高,南宋群臣拒绝议和,非要pk蒙古。结果,汉族的历史走向了黑暗。
宋朝的钱币,五国通用。旁边的政权这方面都干不过宋朝。完全丧失了铸币权。宋王朝事实上掐住了他们的命脉。不过北宋末年经济高度发展造成的钱荒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造多少钱都不够市场消化。导致通货紧缩出现经济危机。不然结果尚未可知也。元朝后来就吸取宋朝的教训。发行纸币,搞得有声有色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13 10: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