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37,917贴子:12,542,103

回复:【原创】为什么不建议历史爱好者读《万历十五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有他那句“一个士兵退伍还乡,就等于增加一个无业游民”,这句话也匪夷所思,因为明朝实行世兵制,当兵的都是军户,回到了家也有军屯,怎么就成了无业游民?(土地被侵占属于社会腐败问题暂不讨论),纵然是后期的募兵制,那么这些士兵没参军之前干什么,回去之后接着干什么就是了,如果这个人回去之后成了无业游民……那么他肯定参军之前就是无业游民好不好?找不到工作完全是他个人的问题,跟部队有几毛钱关系?
与此同时,黄仁宇还想说明朝社会有强烈的重文轻武风气:
“这种制度既经固定,将领们即使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其社会影响,也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
这个其实真心对明代社会生活有了解的学者,都会知道,在市井小民中,最爱听的评书小说就是英雄故事、战争小说,至于那些道德文章,仅仅是在士大夫圈子里流行罢了,怎么黄仁宇对此就视而不见?
总而言之,在黄仁宇的论述中,明朝的重文轻武由来已久:
“也许是有鉴于唐朝藩镇的跋扈,本朝从洪武开始,就具有这重文轻武的趋向。大约经过了一百年,文官集团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他们的社会地位上升到历史上的最高点;换句话说,也就是武官的社会地位下降到历史上的最低点。”
黄仁宇认为,明朝从朱元璋时,就有重文轻武的倾向,这大概是指朱元璋将大都督府拆分成了五份,同时剥夺了五军都督府的调兵权这件事,毕竟连明朝中后期的郑晓都说了嘛:“太祖之意,不欲武臣权重。”
但是,朱元璋对文官集团也没有放过呀,军队的调兵权不在五军都督府手中,可也很难说就在兵部手里,因为军队的调遣必须要经过廷议,兵部尚书也必须在受命“提督军务”或“提督团营”、“协理京营戎务”时,才可以参与军务,而调兵的令符火牌,却在人家御马监手里,而御马监要发布火牌,也必须要有司礼监的批红才可以,而司礼监终明一朝,始终都在皇帝的手掌心里面。
所以,这哪里是朱元璋重文轻武?分明就是文臣武将各砍一刀,以保障皇权的唯我独尊,如果非要说有什么重文轻武的趋向,也是在仁宣之后,因为国家承平日久这才逐渐萌发的。
而且,我个人对“重文轻武”这四个字向来持怀疑态度,因为这句话的含义应该是限制武将军权,防止他们造反,而不是理解成轻视军事力量。
毕竟讲句实话,真没有哪个统治者脑抽到认为自家的军队是越弱越好的,如果你问朱元璋,你拆分都督府是不是为了让你的军队变弱?朱元璋说,我又没病让我的军队变弱干嘛?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8-05-16 16:18
收起回复
    那么这里的问题是什么?
    问题是统治者在限制武将权力的同时,难以把握好程度,于是产生了副作用——战斗力削弱。
    换句话说,限制军权才是目的,至于军队战斗力变弱……这是个意外。
    但无论如何,你黄仁宇也不能把这个作为“轻武”的证据吧?
    没办法,黄仁宇不管这个,反正他就认为,明朝的风气重文轻武,同时文官集团又对武将与军队极尽蔑视与打压,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明朝军队的战斗力菜的一匹。
    “这种制度和风气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早已被事实所证明。本朝的军事窳败尽人皆知,但其败坏的程度却出人意外。北方的边境每年都为俺答所入侵,被掳走的人民和劫去的财物不可胜计。1555年戚继光调赴浙江新任的时候,东南沿海也迭经倭寇的蹂躏。正当悲观和惶惑遍布于滨海各省,一股五十至七十人的海寇竟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们登陆后深入腹地,到处杀人越货,如入无人之境,竟越过杭州北新关,经淳安入安徽歙县,迫近芜湖,围绕南京兜了一个大圈子,然后趋秣陵关至宜兴,退回至武进。以后虽然被歼,但是被他们杀伤的人据称竟有四千之多。而南京为本朝陪都,据记载有驻军十二万人。这样的军事行动,在世界战争史上亦当称为罕见。”
    黄仁宇为了证明明军战斗力辣鸡,举出了两个例子:明军在北方被俺答汗虐,在南方被倭寇虐,而且虐出了世界级别的军事奇迹——败出花样儿来了。
    但我还是要举手反驳一下黄仁宇教授。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8-05-16 16:18
    回复
      首先是俺答汗在北方虐明军,也就是黄仁宇说的俺答汗年年入寇,劫掠人口与财物。
      唉,这个完全就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必然冲突好不?
      黄仁宇教授你告诉我,在工业革命之前,除非明军可以把蒙古部落进行种族灭绝,同时用魔法可以让其他民族不要迁徙到蒙古高原这一带外,还有其他办法能避免这一情况吗?
      明朝的民族理念与清朝不同,很难做到像清朝那样无所不用其极的和蒙古交往,而且清朝能笼络蒙古主要还是多方面的政策而不是军事,对于汉人王朝而言,除非你给明军人人一辆高达,不然这个真心无解。
      再说了,明军与俺答汗的交战实质上是互有输赢,马芳多次出塞捣巢,也把俺答汗气的不轻,他自己的境况也是“边外野草尽烧,冬春人畜难过”,不然如果他真的入寇那么顺利,后来又干嘛要与明朝议和封贡?只是因为明蒙双方利益诉求不同,蒙古经常是进攻方,明朝经常是防御方,所以才显得好像蒙古频频入寇,实际上那真的只是错觉。
      甚至于退一百步说,就算嘉靖年间你俺答汗一路势如破竹打到北京城下了,***?你又能把明朝怎么样呢?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8-05-16 16:19
      收起回复
        说完北方,我们在把眼睛瞄向南方,也就是嘉靖三十四年,一支50~70人的倭寇,居然在东南沿海大杀四方,一路杀到南京城下,而南京城有十二万驻军居然拿人家没办法,最后虽然歼灭了这股倭寇小分队,但整个过程里却被人家杀伤了4000人……
        这就很尴尬了,其实这件事,在网上也经常被人来嘲笑明军战斗力低下,你看看,人家倭寇把明军直接吊打了都……不过我还是要弱弱地举手反驳,因为这件事如果彻底铺开,那就不一样了。
        首先,这股倭寇一开始是从浙江绍兴登陆的,假如他们真的像黄仁宇所说可以“如入无人之境”,那么一直在富庶的浙江抢劫就好了,完全没必要翻山越岭的跑到安徽、南京等地啊,毕竟他们又不是来观光旅游的,跑那么远不累啊?
        黄仁宇在这里,叙述的有点不尽不实。
        首先,这股倭寇最初在绍兴登陆的时候是有上百号人的,结果刚上来还没抢舒服呢,明军就做出了反应,知府刘锡和千户徐子懿分兵而守,向这伙强盗宣布:你们已经被包围了。
        这股倭寇表示很心累,还是很机灵的,他们大半夜把自己绑在木筏上,顺着东河,在官军的眼皮子低下溜了。
        在黄仁宇口中,倭寇小分队是猖狂的,然而在我看来,他们应该是绝望的,因为他们完全回不去了好嘛!他们的人生选择完全是在现在死和等死之间徘徊好不好?
        然后小分队就开始乱窜了,事实上,如果在东南沿海居住过的人都知道,与北方的一马平川不同,南方到处都是水田与丘陵,这种地形很适合隐蔽与逃亡,在没有GPS和摄像头的明代,想在茫茫人海中绝对的剿灭这群倭寇真的很难做到,这跟明军的战斗力是强是弱根本没关系的。
        比如,这些人跑了没多久,就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经过精心筹划,终于打了江阴知县一个伏击,成功杀死……九人。
        消灭了八个民兵,还有一个知县,倭寇表示很开心,可开心了没多久,俞大猷来了,这一战,倭寇被明军斩首79,生擒5,倭寇哭了,于是开始了他们的迷之跑路。
        这哪里是“到处杀人越货,如入无人之境”?
        根本就是被明军追在屁股后面,为了摆脱追兵抓瞎逃跑的好不好?
        至于他们跑到安徽、南直隶后,频频杀伤,这也不能代表什么,因为史料上记载,他们杀的大多数是平民、民兵等,根本没遇见过什么正规军,今天50~70个恐怖分子突然出现在春运地铁站疯狂杀伤老百姓,我估计咱们平民、民警和保安的表现也不会比那时好多少,这难道能证明咱们的人民解放军不行吗?
        其次,安徽、南直隶与浙江不同,以前倭寇都没有深入过这里,承平日久,所以突然被人杀进来,难免会手忙脚乱,反应不过来,但黄仁宇用这里的明军战斗力来以偏概全,说明当时明朝全国的战斗力都是这么感人,别人不说,浙江人第一个不服。
        当然,这股倭寇的战斗力还是值得肯定的,记得知乎上大神总结这股小分队有几大特点,比较好玩。第一,他们可以徒手接飞箭。第二,可以夜间作战。第三,可以百里急行军。第四,刀玩的十分六,堪称旋风小王子。由此可见,这伙人里大部分应该是正规的日本武士。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还不是被浙江人当狗一样撵来撵去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8-05-16 16:19
        收起回复
          经过以上分析,所以俺答汗连年入寇与倭寇在南方疯狂收割人头,虽然不光彩,但也很难当成明军战斗力弱的证据。
          然后黄仁宇教授就开始提出疑惑了。
          日本地狭人稀,而且没有统一的政权,天天内战。
          中国地大物博,而且有个统一的政权,中央可以自由指挥地方,同时还有两百万的常备军。
          “合乎逻辑的倒是本朝的士兵应该越海进攻日本。”
          然而事实上却是反过来了,日本武士把咱们吊打,黄仁宇一阵唏嘘,然后又开始分析为什么……
          作为世界级的教授,黄仁宇竟然不明白,战争的目的是获得利益,日本进攻中国,是因为中国有钱,倭寇可以劫掠获得利益,而中国进攻贫瘠的日本……不好意思,占据那个地方你是打算天天让火山喷还是地震压?这是明朝,不是忽必烈那种只为了自己的面子就把百姓的钱不当钱士兵的命不当命疯狂发动战争的蒙元。
          反正,黄仁宇就认为,现实是日本进攻中国而不是中国进攻日本,所以就等于明朝军队打不过日本军队。
          他华丽丽的把万历壬辰战争时,明军在朝鲜战场以少胜多把日军赶下海这件事给无视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8-05-16 16:21
          收起回复
            但没办法,人家是名教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然后他开始分析原因,说问题出于明代的军事制度。
            声明一下,黄仁宇教授在这里的论述我还是同意的,虽然他也是拾人牙慧,不过这里确实没毛病。
            这就要从明朝的军户制度说起了。
            熟悉明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朝的兵源来自于军户,也就是说,国家会分给一些家庭土地,让这些家庭自给自足,但条件是,你们家必须世代当兵。
            明太祖设立这个制度有两个目的。
            第一:保证兵源充足。 第二:保障老百姓在发生战争时,遭受征兵之苦。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个制度很快就出了如下问题:
            第一:有些人根本就不想当军户,你非要人家当,强人所难,打仗肯定不积极。 第二:有些人当初当军户,只是一时选择,后来人家想干其他行业了,你又不准,那么就很心累,又不积极了,有门路的人就换籍,没门路的就直接跑路。 第三: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当年朝廷给军户分的土地,都被抵押或者出卖。 第四:除了边疆地区,在内地,因为和平无事,士兵也没仗打,于是军官就假公济私让这些士兵给自己当苦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这就是军户制度的四个弊端,这些情况严重的削弱了军队的实力,而且除了军户制,还有其他弊端。
            第一:补给制度太乱,明朝的户部只是一个审计单位,从不会真的去实际操作,在地方,一个卫所,它的补给可以来自于附近十几个府县,可万一几个县出现意外呢?那补给就不够了,其他府县也没给你补足的义务,那么……呵呵了。(这点我就不同意你黄仁宇了,在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古代,你确定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如果哪个府县没能按时缴纳,依律处罚即可,你鄙视补给制度是鄙视个什么劲儿啊?)
            第二:漕运制度,黄仁宇认为“它却无统一调度人力和物资的权能,自然也更谈不上有效的技术分工。”(这句话很专业,因为究竟怎么样才算是“统一的调度”和“有效的技术分工”,这个程度要怎么算?有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依据是什么?不知道,完全就是你黄仁宇自己一言而决,不过考虑到黄仁宇当年的博士论文就是《明代的漕运》,我一个外行可不敢质疑这样的内行。)
            第三:装备不合理,明军给中央军的装备特别好,给地方军的装备就特别差,可问题是,打仗的都是人家地方军,你这样整,战斗力不辣鸡才有鬼嘞。(对于明军装备我所知甚少,不过要读者要注意一点的是,明成祖本来就是想让中央军(三大营)担任战争主角的。)
            第四:文官集团认为“一个将领所应该具备的素质是勇敢粗豪而不在于头脑清晰。”,然后黄仁宇举出了刘綎与杜松的例子,你看看吧,士兵辣鸡,将领也全是莽夫二百五,大明药丸啊。(黄仁宇举例子很显然又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别的不说,本章的主角戚继光就第一个不服,他被那么多文官欣赏是因为鲁莽吗?而且儒家故事里,孔子恰恰是把“勇敢粗豪”的子路给教育成了“头脑清晰”啊。)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8-05-16 16:23
            回复
              然后黄仁宇再次强调了明朝的以文御武制度,然后做出论断:
              “这种军事体制的设计,显而易见,其重点不在于对付敌国的全面入侵,同时也不打算全面进攻敌国。发生在1449年号称“土木之变”的战役,正统皇帝为瓦剌所俘虏,已经暴露了军事体制中致命的弱点。然而这样震惊全国的事件仍然没有能够引起应有的重视与改革。武备继续废弛,军事组织不断衰退。文官们只要在他们的任期中保持平静无事,则一切有关军队改造的计划大可束之高阁。一直到十六世纪中叶,倭寇的势力大张,不仅屡次攻破了被视为固若金汤的东南海防,而且长驱直入,视守军为无物,这才使中枢的文官惊醒,发现这低能的军事制度将要危及整个帝国以及他们个人的安全。”
              说真的,黄仁宇认为明朝以文御武的制度不合理,限制了武将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明朝军队变成战五渣,这个我是同意的,但是,你非说这些是文官集团处心积虑故意而为之的结果,那我就不认同了。
              为了证明文官集团对军队的轻视,黄仁宇说,当年土木之变那么大的失败,文官集团居然依旧粗神经不加以改变,真是悲哀。
              哦,那么黄仁宇教授知不知道,在文官的奏疏里,大多认为这次失败是因为精锐都在西南的麓川,所以我们才败的,还有,文官集团真的没有改革吗?就是在土木之变以后,于谦改组三大营为团营制,同时根据陈梧桐教授的论述,明朝大规模实行募兵制恰恰就是在土木之变以后。
              通读《明实录》的黄仁宇对此熟视无睹,继续表示“这样震惊全国的事件仍然没有能够引起应有的重视与改革。武备继续废弛,军事组织不断衰退。”,嗯,景泰年间郭登发展车营屡挫也先,成化年间王越两次捣巢这些与自己观点相左的材料,果然被黄仁宇屏蔽了。
              不过,黄仁宇为了引出戚继光本人,就告诉读者,文官集团真正愿意改革军事,是倭寇把明军吊打以后才出现的。
              对于戚继光训练的新军,黄仁宇做出了一下总结。
              第一,新军来自于募兵,而且只招老实人。
              第二,戚继光从道德劝说和奖惩机制双方面,严格规定了军队的纪律。
              第三,树立士兵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舞士气,塑造我们常说的“军魂”。
              第四,特别的练军方式:注重整体的配合而不是个人的武艺。
              第五,新的武器(藤牌、狼筅……)与新的阵法(鸳鸯阵)。
              根据以上五条,戚继光所训练的新军战斗力十分厉害,不过,从黄仁宇所说的第五条我们看出了一个疑虑——为什么不用火器?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8-05-16 16:24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8-05-16 16:25
                回复(1)
                  然后黄仁宇又开始他的那一套碎碎念:
                  “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在本质上无非是数不清的农村合并成的一个集合体,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于违法的行为作掩饰则被认为忠厚识大体。各个机构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可资遵守的成文条例。俞大猷当然更不可能预见到,在未来的好几个世纪之内,上面这些情况在我们这个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国家里竟不能发生根本的改变。现代化的技术和古老的社会组织断然不能相容,要不是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组织趋于精确和严密,那就是松散的社会组织扼杀新的技术,二者必居其一。”
                  根据黄仁宇所言,中国这样落后的社会形态,是不可能达成俞大猷“大船数百艘,兵数万”的梦想的。
                  嗯,大船数百艘,兵数万。
                  郑和笑而不语。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8-05-16 16:25
                  收起回复
                    而戚继光就不一样了,与俞大猷的理想化不同,他是个很现实化的人。
                    戚继光训练的新军,从来都是带着脚镣跳舞,完全是在明朝的制度框架内进行的,他当然知道火器好用,但是明朝落后的体制无法支撑起全火器化的军队,于是他只能表示:火器为接敌之前用,不能倚为主要战具。
                    戚继光妥协了,对失败的明代社会和落后的明朝制度妥协了。
                    黄仁宇还特别指出,中国特别的地理环境,也导致相比军队质量上的提高,还是军队数量上的增加更为符合中国国情,但这与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是相悖的。
                    最后黄仁宇也用了退一步的说法,他表示:
                    “再往下推求,俞大猷要求建立现代化的海军以拒敌于国门之外,作战的目的,则在消灭国际贸易,也和世界历史趋势相反。”
                    what?打击侵略者和走私犯就成了“消灭国际贸易”了?你让那些死在倭寇与海盗刀下的平民们情何以堪?哈?你说这些倭寇海盗促进了海洋贸易?这话你对那些死者家属说去,谢谢。
                    而且恰恰在倭寇消灭不久,明朝选择了隆庆开关,中外贸易额反而进一步的扩大。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8-05-16 16:25
                    收起回复
                      我们再说回戚继光。
                      除了提升士兵的战斗力外,戚继光也努力革新了指挥系统:
                      “在临阵前的两三天,戚继光就要求侦察连每隔两小时报告一次敌情。他使用的地图用红黑两色绘制,一目了然;如果有可能,他还让人用泥土塑成地形的模型。他的部队中备有每月每日日出和日没的时间表,当时虽然还没有钟表,但他用一串七百四十个珠子的捻珠作为代用品,按标准步伐的时间一步移动一珠,作为计算时间的根据。能够作这样精密的考虑,就几乎没有任何因素不在他的掌握之中。”
                      因为指挥系统的更新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戚继光与他的戚家军屡建奇功,最终成为一代名将,流芳百世。
                      不过,黄仁宇还是给了戚继光这样的评价:
                      “在抗倭战争中功绩最为卓著的戚继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至善至美的将领,而是最能适应环境以发挥他的天才的将领。他所以获得成功的要点,在于他清醒的现实感。他看清并适应了当时的政治,而把军事技术作为必要的辅助,这是在当时的环境里惟一可以被允许的方案。至于在一个以文人治国的农业国家之内,谁想要极端强调军事效率,提倡技术的发展,而导致军人和文官的并驾齐驱,哪怕他能举出无数动听的理由,在事实上也是绝对办不到的。”
                      一句话,在这个失败的明代社会,戚继光的成功来源于他对时代的妥协,最后又是老一套结论:
                      在文人治国的农业国家里,是不可能实现军事现代化的。
                      是的,《万》的整个第六章,就是为了说明这个结论而已。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18-05-16 16:26
                      收起回复
                        黄仁宇继续行文,他说,戚继光个人的成功主要是得到了谭纶与张居正的鼎力支持,这才能一路官运亨通,最后镇守北方。
                        但在以文御武的制度下,戚继光依旧无法真正意义上的大展拳脚,比如“即以他的官职来说,在调任之初准备授他为“总理蓟州军务”。以一介武夫而总揽全区部队的指挥调度之权,当然会大干物议。”
                        不过虽然在文官集团的干预下,戚继光在北疆行事依旧阻碍重重,但好歹有张居正的支持,戚继光继续带着脚镣跳舞,训练新的防御战阵。
                        但可惜的是,戚继光的战阵落实不久,明朝与俺答汗议和,北疆和平,戚继光的心血终究没有经历实战能给我们留下新的英雄篇章。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18-05-16 16:26
                        收起回复
                          明朝并不是没有人提出要彻底消灭蒙古,比如谭纶对戚继光极有信心,他就这样对张居正这样建议过,不过却被张居正拒绝了。
                          这里面原因多多,首先是北方兵与南方兵之间矛盾很大,就算是戚继光也无法协调,其次是明朝如果要彻底攻灭蒙古,必须要所有文官精诚团结,力往一处使,这个要做到也非常困难,最后,就是明朝打蒙古,在经济利益上说,不论输赢都划不来,这点黄仁宇也深有体会:
                          “说到底,即使本朝的军队获捷一百次,也不能宣布占领了大沙漠;而对方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则可以使本朝彻底垮台。”
                          基于这种情况,张居正决定再次兴修长城,强化防御,我们今天在北京看到的长城,其实不是秦长城,大多是在张居正手里修的明长城。
                          当然,以戚继光的心愿,他肯定是想出塞与蒙古决一死战的,但是职位使然,做不到啊。
                          在这里,黄仁宇又写了另一面的戚继光,那就是他不是一个粗鲁不文的武将,而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于是很多文人墨客把他引为己类,这也是他能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实现自己的军事理想,戚继光不但把自己包装成文人,还对文官集团各种谄媚,尤其是对张居正,在后者回乡的时候,戚继光亲自派六个火枪手当张居正的亲卫,可见戚继光已经妥协到了何种地步。
                          “然而我们的帝国不允许也没有能力作全面的改革,只好寻找出一种妥协的办法来作部分的修补。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妥协的原则,是让先进的部门后退,使之与落后的部门不至相距过远。在组织制度上没有办法,就在私人关系上寻找出路。具体来说,没有文渊阁和张居正的全力支持,就没有强有力的蓟州军区和戚继光。他的部队和他本人充满了矛盾,在火器已经在欧洲普遍使用的时候,他动员大批士兵修建碉堡;在他的混成旅里面,枪炮手和藤牌手并肩作战。他一方面是这样精细,仔细计算日出日没的时间;一方面又这样野蛮,把违反军纪的士兵割去耳朵。这些极端矛盾的事实,在其他国家内,可能彼此相隔几个世纪,而我们的帝国则在一个军区内同时出现。”
                          然而,绕是戚继光如此妥协,却依旧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
                          “他(戚继光)和谭纶、张居正的关系如此密切,虽说他精通政治,但是最后仍不能逃避政治中的现实。”
                          万历十年,改革家张居正去世,万历皇帝开始清算张居正,一场“倒张风波”刮遍了整个大江南北,戚继光生前与张居正走的那么近,自然无法避免,很快就被调任广州,虽然职位不变,可谁都知道,广州根本没仗打,这实际上是变相的架空了戚继光的军权。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8-05-16 16:27
                          回复
                            对于戚继光的遭遇,黄仁宇果然又扯到文官集团与帝国制度上了:
                            “戚继光的不幸遭遇是因为他在一镇中推行的整套措施业已在事实上打破了文官集团所力图保持的平衡。既然如此,他就必须付出代价。”
                            好吧,明明戚继光被褫夺官职是因为政治斗争,可在黄仁宇看来,就是戚继光的军事改革冲击了文官集团的三观,然而问题是,戚继光的操军之法与军事设施人家文官集团可真没动,戚家军也一直存在,最后与努尔哈赤决战于浑河,因为寡不敌众而全军覆没,为大明王朝流尽了最后的一滴血。
                            万历十五年,戚继光在饥寒交迫中,永远的沉睡,文学家汪道昆含泪写下“口鸡三号,将星殒矣”的字句。
                            那一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全军覆没,英国成为新一代海上霸主。
                            那一年,努尔哈赤兼并女真,逐渐形成一个统一政权,大清朝的雏态慢慢成形。
                            时代的浪潮熙熙攘攘,作为后来的人,所以你知道后来的事。
                            但至少在当时的万历十五年,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18-05-16 16:27
                            收起回复
                              七、李贽篇
                              万历十五年,是李贽人生发生转折的一年。
                              如果,此刻李贽忽然出门被石子儿绊倒磕坏脑袋直接归西,可能我们永远都不会关注这个人。
                              这个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可能就此在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里泯然众人。
                              黄仁宇笔下的李贽,是一个矛盾的人,他的思想与人生都是矛盾的,于是,这一章的标题,叫做: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嗯,李贽看了想打人。
                              很显然,黄仁宇为了论证自己的“倒退论”已经把人不当人了。
                              谁不是矛盾的?
                              黄仁宇说,李贽的理论有时候言行不一。
                              难道你不知道人是会变的?
                              人不是死的,他的思想不是静态的,他是活的!
                              我交了一个女朋友,我说:我爱你一辈子。
                              最后分手了,我说:谁他妈爱你!
                              我矛盾吗?
                              不,我当初说“爱你一辈子”的时候是真心的,因为我当初真的这么想。
                              后来那句“谁他妈爱你”也是一样。
                              明白吗?
                              李贽的思想是变化的,而不是矛盾的,更不是前后不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8-05-16 17: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