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花吧 关注:26,182贴子:473,221

【原创贴】《茶花谱》白话解-1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
茶花谱作为保留最完整的茶花类谱籍,至今已有299年的历史,解读茶花谱可以让我们了解数百年前当时的茶花概况,也可以让我们看到目前所流传的部分国茶的历史有多悠久,我们的前人又是如何去对待茶花的。从文化的层面上来看,茶花谱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谱中所记载的知识,甚至到今天都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是一笔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茶花谱作者朴静子成书于福建漳州,我作为漳州人,又是一个茶花爱好者,对茶花谱的解读和传播,可以说是责无旁贷,今天我们来做这件事,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茶花谱原文:
【序。茶花何必谱谱,花盖有意,焉窺其秉,造化之精英,吐枝头之旖旎,殊形变态,开白争红。近年来,来自重洋,种出日本,与中土之各色名茶,后先含笑,容易动人,或有钟情芳丽耳,名而未见者,不以道远维艰,耗财劳力,欲购之,以赏心。如前人不无因花而起事,掘种而致扰也,况以此洋茶乎。茶花之性喜暖畏寒,以气候限其地,移去辄悴,非注谱绘图不得以广博物之学,亦且负天地生物之心。若玩而好之则不免丧志贻识,是虑,第亲政临民,责有攸归者,亦何暇及此哉。惟漳地以四时皆夏一雨成秋,培养洋茶犹易生活,余奉命莅兹,不以费财致远而得之,植之庭院。敢因花以妨政而,每览花明春畅,则知农事之将兴,辞蒂春残以致莳秧之届,候叶裹胎芳则已早冬,望稼枝间剔蕊又及种蓄秋苗贻夫,大冬将到则茶花之含苞丰长,似为田畯报登矣。且其间幕幕翠叶,过雨则萎黄,过旱则焦卷,不免灌溉陪护之勤。几何不同,桔槔声里识民力艰难,此固可以借花察农时也,亦何妨政之。有花谱之作,止可云为花报赛耳。至所谓博物之学,是其小者,意欲见此谱者知花之品类,如此道远难致易地则悴,又如此则购花不如绘谱以供常玩,亦省力惜费之,端不复似因花起事而致扰,则谱花者之大功也,更益以俚句咏各品并为之序。
康熙己亥仲秋 朴静子 题于 漳署之 天海山堂】
(注:茶花谱原文全文由我黄劲斋编译,能用简体字的尽量用简体字,由于部分文字看不太清楚,稍作改动,加上本人文化程度有限,难免有错误的地方。标点符号都是我加上去的。总体来看,保留了原文90%以上的内容,基本可以还原原作者的文采。)
下面是我个人对茶花谱序的解读。
作者说近年来(就是在康熙己亥前)各种日本茶花传到我国,各种花色和我国的传统品种争相斗艳。本地茶花爱好者由于没见过洋茶花,感到很新奇,就不远千里,耗费财力去日本引进茶花品种。
作者说之前就有人因为喜欢某个茶花品种,而发生盗挖的事情,徒生事端。现在洋茶花引入我国,更加会有人因为为了得到洋茶花而发生盗挖闹事的情况。
茶花喜欢温暖湿润而怕寒冷,受地域的限制,移栽容易死掉,劳民伤财。如果不写谱书,供茶花爱好者参考“不得以广博物之学”。
作者在序中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了漳州市的天气,他说“漳地以四时皆夏一雨成秋”,我作为漳州人,深有体会。漳州就算在冬天都经常穿短袖,真正冷的时间很短。一下雨又觉得有几分凉意如秋天。
文中作者说“余奉命莅兹”,从茶花谱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本不是漳州本地人,而是奉命到漳州当官的。来到漳州后也迷上了茶花,自己也花了不少钱购买日本茶花品种。从谱中对部分茶花品种的详细介绍,我们推测这些品种有可能作者都有种植,才能观察入微,用文字做详细介绍。
在序中,作者用大量的文字介绍了茶花四季变化和农务的关系,一再强调养花不会贻误政务,反而能帮助自己体察民情。我想,这也是作者怕别人说闲话,认为他玩物丧志,不务正业吧。还找各种理由来说明自己谱写茶花谱的好处,并且还说“则谱花者之大功也”。
从序文最后的时间,地点,名字上的交代,我们大致可以知道,作者成书至今大约299年,地点在漳州府衙里,天海山堂应该是作者居住的地方。
从序中我们大致可以体会到,在清朝的时候,漳州市已经十分盛行种植茶花,而且能种植茶花的大多是有钱人,一般老百姓还种不起。见到好品种争相追捧,甚至盗挖的事情时有发生。不难看出茶花在旧社会有多金贵。
今天先谈到这里,以后再陆续连载。


IP属地:福建1楼2018-06-04 11:43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6-04 11:57
    回复
      厉害👍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6-04 13:03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6-04 13:19
        回复
          期待!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6-04 13:23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6-04 13:59
            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6-04 14:25
              回复
                茶花谱原文:
                【凡例
                1. 初订花谱原先装成画册,今以登版不能渲染花色,故图绘不具。
                2. 茶花有一种而数名者,如不按名题咏似属简单,今诗多于花咏其别名也。
                3.茶花吐艳扬荣,难容优劣,惟以命名之义以著其品。
                4.花既有谱不问培养诸法似属挂漏,因备载各条于后。
                5.漳地气暖花开无常,虽各种名茶开放或有定时,实难向漳地稽验,因不妄注谱中。
                6. 漳人好藏佳种更喜韵事,每多自命花名谱内,但以经知见者载入或另有遗芳别名,待韵人补之。
                7. 茶花未见前人遗谱,殊难致订,今则妄创品题咏,刊兹集不无差谬, 见着谅之。 】
                凡例是继序之后的几点补充。从数条凡例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一些信息。
                朴静子在完成茶花谱手稿的时候曾经请一位喜欢画画的朋友帮他给配图,画图的事在后面的文章中另有提到。但是在刊登印刷的时候,由于受到当时印刷技术或者设备的限制,无法制作彩图,于是作者就放弃了配图。也正因为没法配图,所以作者对谱中所介绍的茶花品种除了有详细的文字描述,还有大量的诗词来加以描述,以此来拟补没有图片的缺憾,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之良苦。
                作者认为茶花品种各有特色,很难区分它的好坏,只有用“品”来加以区分。这也是历代对花卉做区分的常见方法,具体我们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加以介绍。
                茶花一种多名在清朝已经十分普遍,在茶花谱中多次提到,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具体的情况我们会在以后详细谈到。作者在写茶花谱时并未见到有前人遗留下来的相关谱籍,所以没有什么资料可以作为参考,只能自己来写。实际上关于茶花的古书记载还是有的,可能是作者不知道,或者条件所限,不能查阅到。比如明朝的《花史》中就有记载了不少茶花品种。
                作者多次在谱中提到漳州市的气候,四季如夏。足可见,漳州市几百年前就比较热。前段时间最高温还超过40度,我作为本地人都感到难受。我估计作者作为一个外地人,他来漳州当官,尽管时间也比较长了,让他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漳州的热,难怪他会说“四季如夏”而不是“四季如春”。
                “漳人好藏佳种更喜韵事,每多自命花名谱内”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漳州人喜欢收藏好的茶花品种,更喜欢吟诗作赋,还喜欢根据自己对茶花的理解来给茶花取名字。这点很没办法,因为每个人的认知不同,就有可能出现一种多名的。不要说在古代,就算是在今天,一花多名的情况也是依然存在的。
                这一节就先谈到这里。


                IP属地:福建8楼2018-06-04 16:4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6-04 21:24
                  回复


                    10楼2018-06-04 22:12
                    回复
                      支持力作,让爱茶之人更了解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6-04 23:19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6-05 00:0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6-05 00:30
                          回复
                            赶上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6-05 08:35
                            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6-05 1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