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810贴子:2,975,421

《老子》其实很简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我指出了《老子》一书的底层逻辑,具体操作是这样滴:
a、b是一对相反属性的词汇;
在一定条件下,a的做法可以得到b,反之,b的做法可以得到a。
此逻辑在原著中分两种情况,先说第一种,用同一组反义词作因果转化的情况。
举个例子:
“进”和“退”是一对矛盾体、反义词,
根据底层逻辑,在一定条件下,用“进”的做法可以得到“退”的结果,反之,用“退”的做法可以得到“进”的结果。
用《老子》书上原话叫做“进道若退”(原著第41章)
同一章,“明道若昧、夷道若纇”都是此逻辑下衍生出来的句子(昧,昏暗的意思。夷,平坦。纇 lei,崎岖不平)。
再比如:
“翕”和“张”是一对矛盾(翕 xi ,合拢。张,张开)
根据底层逻辑,想要达到“翕”的目的,势必要先“张”开。
因此老子说“将欲翕之,必固张之”(想要合拢,一定先张开。原著第36章)。
同样这一章的“将欲取之必固予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都是一个底层逻辑衍生的句子。
除了上述这种用同一组反义词做因果转化的逻辑之外,老子还喜欢用两组不同反义词做交叉因果转化的情况。
例如:
“多”和“少”是一对反义词,“得”跟“惑”是一对反义词(得,有心得。惑,有疑惑)。
这两组词语中,“多”和“得”是相同属性的词汇,都象征着增量。反之,“少”和“惑”都意味着减量。
根据底层逻辑,一定条件下,“多”反而会变得更加的“惑”,“少”反而会“得”。
所以,老子说“多则惑,少则得”(原著第22章)。
再举个例子:
“敢”和“不敢”是一对反义词,“活”和“杀”是一对反义词。
两组词语中,“敢”和“活”属于相同属性的词汇,相当于增量。反之“不敢”和“杀”相当于减量。
根据底层逻辑,在一定条件下,“敢”可能会被“杀”掉,“不敢”可能会“活”下来。
因此老子说“敢则杀,不敢则活”(原著第73章)。
原著里符合底层逻辑的句子简直太多,不胜枚举。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所以,a、b是一对矛盾体,或者用a来代表增量词汇,用b来代表减量词汇。在一定条件下,用a的方式可以得到b,反之,用b的方式可以得到a。这就是《老子》的底层逻辑。
简化作:
a则b,b则a
知道了这个底层逻辑之后,我们就可以运用到现实世界了。
举个例子:
吃亏和福气差不多是一对反义词,根据底层逻辑“b则a”可以得出“吃亏是福”的结论。
这句话是生活中很常用的话,很多老人会教导孩子说“吃亏等于福”,所以要敢于犯错。很多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会用“吃亏是福”来自我安慰一下。实际上它的内部理论跟《老子》底层逻辑别无二致。
再比如:
“快速”是一个增量词性;“没有达到”是一个减量的词性。
根据“a则b”,快速会导致达不到,用文学性强一些的话表达就是“欲速则不达”。
再举个例子:
“抓获”和“放纵”是一对反义词,根据底层逻辑“b则a”,“放纵”就相当于“抓获”,用文学性强一些的话表达就是“欲擒故纵”。
……
以上就是《老子》底层逻辑的活用,多的话我就不说了,这个就跟套公式一样,属于是文字游戏一类的东西。我就不着重谈了,我想着重谈的是这种思想是否科学?为什么老子会热衷于这种思想?
经验告诉我们:
一件事努力了才会得到,而老子却告诉我们“无为则无不为”(b则a);
一场赛跑只有努力了才会争得第一,而老子却说“后其身而身先”(b则a);
……
我们在生活中获得的普遍规律在老子这里似乎没用了,老子用一种强势的近乎话痨的方式告诉我们:我这才是正确的逻辑,你能把我怎样?!
老子说世间真正的富豪都是隐形低调的,“良贾深藏若虚”。甚至有些极为成功的富人他们往往表现的极为低调,就如同缺衣少穿一般,“大成若缺”。
但是现实世界中这样低调到近乎穷困潦倒的“富豪”似乎并不存在,存在的都是处处刷存在感,唯恐全世界人不知道自己既富且贵的“富豪”。
老子告诉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才能知晓天下,“不出户知天下”(b则a),不需要向窗外张望就可以看到天空,“不窥牗见天道”(b则a)。但实际上经验告诉我们这些话在古代几乎都违背常识。
那为什么老子要在书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这些违反常识的“理论”呢?
实际上啊,这些理论虽然违背常识,但并非绝对不存在。且看!
“后其身而身先”成立的唯一条件是“圣人”,老子在原文中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啥意思呢?就是说这个人的能力足够强大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界。只有这样的人才会主动选择“后其身”,且最终逆袭成为“身先”所有竞争者的人。
比如一个普通人跟短跑冠军比赛,短跑冠军可以让普通人先跑20米,然后自己再跑,看似短跑冠军似乎不划算,但实际上短跑冠军依旧可以获得胜利,看似至于死地的做法却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这就叫“后发先至、置之死地而后生”。
圣人的另一个解释是这个人的辈分、地位高过所有竞争者,使竞争者自愿或不自愿的成全他,放弃跟他的竞争。使他从原本“后其身”的状态成为“身先”所有竞争者的人。
试问上级领导要跟你比试谁跑得快,你敢跑他前头去吗??
那“不出户知天下”的人世界上有没有呢?答案是有的。比如诸葛亮呗。
因此,老子的理论看似不羁,实则是可以成立的。只是这些成立的案件都属于个案,由于个案往往使人印象深刻,所以很多人就会不自觉地忽略普遍规律而重视个案,并把个案当中的规律总结当成普遍规律。
从这个角度讲,老子这本书就相当于是一本《特殊规律集成大全》,可以做猎奇书籍消遣时间,实际上里面并没有多少指导实践的普遍价值。因为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诸葛亮。
那么问题来了,老子难道不知道自己的著作不适合指导实践吗?为啥还要在书里苦口婆心、歇斯底里的劝谏当时的各国诸侯接受自己的这一套小众主张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当时的社会太激进、太动乱。安静、稳定的生活在那个年代属于不受待见稀缺资源。当时最有价值的学问是如何让国家变得更强大、如何可以称王称霸,如何才能王天下,等等。而这些“强硬”的思想的结果是民不聊生、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看到这些老子很气愤,很无奈。他能做的就是用笔杆子来纠正这个社会,他知道平和的言论不足以说服当权者,“矫枉必须过正”,只能用更另类更极端的话来刺激另一个极端。
所以他说“刚强”并不强,“柔弱胜刚强”,你不是心心念念一直想要强大吗?可以啊,没问题,国家政策必须要“柔弱”才行,柔弱到民不知有政府的存在最好,不能再用“刚强”的治国手段了。否则“强梁者必死”!
可惜,当时的统治者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他的话只有石沉大海。而他本人最终也不得不逃离这个错乱的环境,出走函谷关,不知所踪。
老子走了,他留下的文字没有能刺激到当时的诸侯国们,唯一的价值就是供我们后人评说了。我姑且大胆臆测一下,假如说老子活在一个和平盛世他还会写出“柔弱胜刚强”这样另类的思想吗?另类绝对是要另类的,不另类不老子。但逻辑大概要变一变了……


1楼2018-06-05 22:18回复
    好文


    IP属地:山东2楼2018-06-05 22:59
    回复
      反映了作者自己的格局与界限


      IP属地:上海3楼2018-06-06 09:44
      回复
        对于一本书的解读一定要根据作者当时所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解析,否则单纯只盯着作者文字的解读无异于刻舟求剑。
        老子处在一个战乱的时代,当时的社会逻辑是越是激进的政策国家越进步,简化作“进则进”(a则a)。
        而老子针锋相对的提出“退步说”,驳斥激进说,他认为只有退步、柔弱的政策国家才能进步,简化作退则进、柔则刚(b则a);
        他认为只有柔弱的国家政策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人民安居乐业了,国家才能强大;而激进、刚强的政策只会导致大量壮丁、劳动力为了打仗而脱产,社会生产力底下,民不聊生,国家何谈强大?
        所以老子说柔弱的国家政策比刚强的国家政策要好得多(柔弱胜刚强)。
        老子的目的是为了说服统治者,救万民于水火。怎奈他的言论势单力孤,跟急于霸天下,王天下的统治者的意志相违背。所以,也就没人愿意接受他的主张。
        老子的所谓柔弱政策柔弱到什么程度呢?
        柔弱到民不知有国的程度,就如同文火烹煮小鱼一般的柔弱。
        老子给统治者描述了一个理想的场景,他告诉统治者最好的统治是你什么都没干但是什么都如同按照最好的设想一般干完了(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以为、为无为则无不治)。彼此谁也不打扰谁,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安定且强大。
        好了,暂且就说这么多吧,有时间在再谈。


        11楼2018-06-06 13:07
        回复(1)
          其实就是高中哲学所学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依存”的道理。


          IP属地:浙江13楼2018-06-06 13:57
          回复
            欢迎常来聊聊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6-06 20:22
            回复
              现将《老子》中符合矛盾转化的句子整理如下,原著中符合“a则b、b则a”的句子很多,老子本人称这种转化为“有无相生”、“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然而原著里每个具体转化的情况又各不相同。有的讲的是客观现象、有的讲的是道理、有的是固定句式等等。
              举个例子:
              一、“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有为之人往往不恃才傲物(a则b),功成名就的人往往不居功自傲(a则b)。此处说的是某种客观现象;
              二、“不自伐,故有功;”,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b则a)。这里说的是道理。
              三、词性转换的句子。举个例子:
              “无为故无败”,“无为”否定句式(b);败,失败,否定性词语。无败,双重否定表示肯定(a),无为所以不会失败(b则a)。
              四、固定句式(善……不……、善……无……)。这类句子通常只注重格式工整而意思往往不一定反转。举个例子:
              1、“善战者,不怒”,善于作战的人往往不易怒(a则b)。句子的意思存在反转;
              2、 “善言,无瑕謫”,巧言善辩的人说话往不会招致非议(不给别人留口实)(a则b)。句式工整,但意思不反转。
              当然还有其它句式,这里就不细说了。以下是原著中符合“a则b、b则a”的句子集合(序号代表章节)。


              18楼2018-06-07 0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