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吧 关注:490,953贴子:7,400,296

不知道是短篇还是中篇的可能是科幻的愚公小说,题目标题里写不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愚公愚公,祝您成功】
首先,这个故事的地理背景当然在我们伟大的祖国。
第二,这个故事的时间背景在很久很久以前,具体多久我也不知道,但是根据我听说的这个版本,它应该不会发生在两亿两千六百八十万零两千零一十年前。
第三,没错,这个故事是我听来的(你爱信不信)。


IP属地:陕西1楼2018-06-18 23:57回复
    从前有座山,它原先的名称早已无人知晓,我们姑且称之为无名山。山间有条河,将此山一分为二,姑且唤作无名河。无名河大体呈南北走向,每年夏天来自南方的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在此处受到地形影响得以抬升,产生大量降水,使得无名山的气候整体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相似——我是说这地方它雨热同期。然后,加上无名山脉大致呈“人”字形走向,使得山南形成了一大片冲击平原,或者叫山前冲积扇,刚好夹在“人”字的撇捺之间。有山有水有平地,冲击平地还特别的肥,人就来此定居了。于是,这里的小农经济开始发展,慢慢的形成了村落。不过无名山南的平原太过平坦,所以一旦爆发山洪几乎所有农田都会被淹。无名山的南坡还不是很缓,夏天的降水量还大而且集中,所以在这里真的是“水之为利害也”,水患一直是无名山民的心头大患。
    当然了,凡事总有例外,愚公家的地就没怎么被淹过。原因很简单,愚公家的田在无名河上游的一个较缓的山坡上,几乎可以说那里就是一个平顶。这个平顶的底座是岩浆岩(天晓得无名山是不是一座死火山),然后在此岩浆岩上不知经历了多少年的造化演变,竟然积了厚厚一层灰土,这就是愚公家的田的历史渊源(好吧这貌似是地理渊源?)。总之这里的海拔高度大概比山南平原高了大约100米,水自然淹不到愚公家。
    其实一开始大家都一样,谁跟谁都差不多,但是因为愚公家的水灾受灾概率小,所以愚公渐渐地成了地主——我是说他家很有钱,然后别人的家就都没有愚公家有钱。这固然跟家风传承什么的有关——愚公家深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但是山南平原上有很多跟愚公家人一样努力的人,他们也一样节俭,可是抵不住水灾频发啊,再节俭也省不出足够的财富供洪水破坏。愚公家就这么的成了无名山第一大户。
    但是愚公家的人历代都心地善良,如果你家被淹了实在没吃的,可以跟愚公家申请无息贷款,还款期限一般是三年内还清就行。但是只要你没有拖十年不还或者赖账不承认接过他家的贷款,愚公家的人是不会催你还钱的。这就导致连着不知多少年无名山民都没有打土豪分田地的理由。
    传到愚公这一代,已经是4代单传。愚公他爸死的还早——也不是太早,毕竟古代社会,平均寿命很低——愚公15岁那年他爸去世,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三国时十五而立的孙权孙仲谋。
    扯远了,上面那局与文无关。话说愚公这个人是比较有创新精神的,他有一颗进取的心,他进取的方式是大兴土木。
    无名山最大的缺点有两个,一个是水灾是不是的就犯了,另一个就是交通不便。愚公家的那片田,除了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连之外,几乎就是一个囚笼。整个无名山更是一个更大的囚笼。无名山脉几乎它就是一个半包围结构,还陡峭的不行,仅有的一个口子开向南边,而且水网密布,流速快,河道深,很不利于出行。按说这种地理水运应该是可行的,但是神奇的是:1.河水浅的时候,载不动稍微大一点的船;2.河水深的时候,你不可能有搞水运的心情;3.水运造船好麻烦好麻烦的,我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何苦费力搞那有风险的事情?
    我再多说一句,其实乡亲们并不知道怎么造船,但是正因为他们都不会造船,所以他们都觉得造船好麻烦好麻烦的。
    然后愚公决定大兴土木,他想修一条神奇的天路,带乡亲们走向人间天堂。虽然无名山没有青稞酒酥油茶,但是幸福的歌声会随着天路传遍四方的。愚公坚信。


    IP属地:陕西2楼2018-06-18 23:58
    回复
      想致富,先修路,这是真理,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事情。前文已经说过,无名山脉呈“人”字走向,愚公就计划在“人”字的撇捺交点处建一条路,直通南北,天堑变通途。要知道,繁华之地都在北边,这可是古中国,北方还没有沙漠化,而南方还只是一片乌烟瘴气的蛮荒之地。
      关键在于:愚公家离撇捺交点最近,他们家也是最有购买力的,所以这个决心愚公算是下了。
      然后,在一次村民大会上,愚公宣布了自己的计划,并询问大家的意见。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事情自然大家同意,可愚公家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种大工程需要的资金支持不是一家一户能负担得起的。愚公还是太年轻了,他觉得既然是大家受益的好事,那这钱就大家出呗。然后大家一听要掏钱,纷纷主动放弃。愚公在多年之后回忆此事时说,那一瞬他仿佛苍老了十岁,因为他觉得大家变脸的速度几乎达到了光速。
      大家都放弃,愚公也不好脱离群众搞专制独裁,于是他表示尊重大家的意见。
      然后他娶了三个老婆,生了八个儿子(以及5个女儿),意思是我指挥不了别人指挥我的家人还不行么。然后无名山上就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愚家九丁每日移山。起初有很多人嘲笑他们,但是时间长了九个男人天天干活,锻炼的个个虎背熊腰的,他们也就不敢笑了。
      愚公坚信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五丁都能开山九丁还移不了个山?何况子孙无穷尽,而山是有限的。但是就在这时候,智叟来了。
      智叟是外地的知识分子,闲的**没事找事那种。他对很多事物有着独到的见解,可唯独就是在移山这件事上十分悲观。他总是劝愚公放弃吧放弃吧放弃吧,愚公很不耐烦。但是出于对知识分子的尊重,愚公就当是左耳进右耳出了。他不知道,智叟将会对他产生非比寻常且无人能及的深刻影响。当然,这是后话。


      IP属地:陕西3楼2018-06-18 23:58
      回复
        前方高能预警。我强调一下,这不是抄袭,是引用


        IP属地:陕西4楼2018-06-18 23:59
        回复
          却说愚公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可惜了他家的那些好地。渐渐地,见愚公不再回来,村民们就把他们家的地分了,反正不占白不占。智叟的社会地位也大幅提高,是他赶走了土豪,分了好地。
          但是智叟却不喜欢被人供着当偶像,他说的很多话这帮人都听不懂,关键是他们听不懂还要将其奉为金玉良言,然后按照他们错误的理解四处宣扬。智叟最喜欢的是通过理性和逻辑一步步反驳别人的某一观点,最后让其自己都相信自己错了。这会带给他一种“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快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其实也正是因此智叟在学术界输了一大堆敌,只好东躲西藏躲进了无名山。现在,整座山唯一一个能听懂他说啥的人——也是唯一一个有资格被他折磨的人走了,智叟颇觉无趣,便聚粮三月,动身千里,寻找愚公。
          当他找到愚公时,愚公正在海边晒着太阳。一身白色的长衫,配一壶香茶,仙风道骨寓于其行。
          愚公:“哎呦,你来啦,来喝茶。”
          智叟:“我不渴。你也别逃了。”
          愚公:“……???”
          智叟:“人学会站立,是对森林囚笼的逃离;发展了医学,是对疾病囚笼的逃离;走出了非洲,是对地理囚笼的逃离……你逃离了无名山,没用,我这不是又找上门来了?而且,有一个囚笼从定义上就是无法逃离的,那就是宇宙本身。宇宙有生,所以宇宙必有死,这个结局是宇宙大爆炸开始的那一瞬间就决定了的。毕竟,物质不灭而且宇宙间信息不可通。”
          愚公反复咀嚼着这句话,又是一瞬间,这次恐怕不只是老十岁这么简单了,这次他看到了世界的本质,一种巨大的空虚笼罩住了他。这是真正的空,如真空一样令他窒息。
          智叟仍然自顾自地说道:“即使你死了,组成你身体的物质仍在。而且假如有轮回转世的话,连你都灵魂也逃不掉。”
          愚公再次陷入了深思,并在第二天自杀身亡。智叟看到愚公的尸体,又想笑,又想哭。


          IP属地:陕西6楼2018-06-19 00:00
          回复
            好吧很不科学,但是这个世界是有三界之分的。愚公死后进入阴曹地府,向十殿阎罗讲述了自己的愿望:移山。自从本文第11自然段(从前有座山算第一段)起,愚公的这个决心就没有变过。当然,能不能实现另当别论。
            十殿阎罗很震惊,也很感动。关键这两天舆论对来自西天的地藏王菩萨的宣传越来越多,十殿阎罗急需政绩工程,便将此事上报了高天上圣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玉帝老儿)。玉帝也很感动。关键是玉帝觉得宣扬愚公精神是有好处的,草民们你们要坚持理想和信念,以及伦理纲常,不要造反,就算死了也没关系,我给你奖励一个“至死不渝”,让你死后光荣,搞不好了还能给你个铁饭碗——让你当个土地老儿享受百姓香火,也算混进天庭体制内了哈。
            于是玉帝老儿派巨灵神和大力神将无名山一分为二,西侧的“撇”,成了山西太行山,东侧的“捺”,成了河南王屋山。并且从此,之前无名山的民搬到了河南,成为了王屋山愚公村的村民。愚公用过的井被称为愚公井,愚公用来藏私房钱的山洞被称为愚公洞,这些地方都成了旅游景点,为河南贡献了大量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GDP。
            如果现在去王屋山,愚公村民会告诉你愚公移山,移了十几年,他嫌慢,就找玉皇大帝,玉帝被感动了,就派神把太行和王屋山搬到了现在的位置。
            后来口耳相传,“愚公去找玉帝”就被传没了。反正就是有偏差,一年和一年的版本都不一样。
            然而不论哪个版本,讲故事的人都会在说完故事的时候加一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努力,就能……”
            我今天也讲了这么个故事,我不打算这么说。
            我想说的是:太行山脉搬到现在的位置后,有效阻挡了来自西北的风沙,久而久之形成了黄土高原,并且成为了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对我国发展战略的规划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造化弄人呐。
            【全文完】


            IP属地:陕西7楼2018-06-19 00:00
            回复
              我再强调一下,本文引用了大刘的《吞食者》和老王的《一掷赌生死》的部分内容,但我没打算抄袭


              IP属地:陕西8楼2018-06-19 00:01
              收起回复
                期待吧友们对我作品的反应~


                IP属地:陕西9楼2018-06-19 00:02
                回复
                  我觉得你最好画个图……
                     ——乐子的尾巴很短啦。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6-19 00:03
                  回复
                    新人秒沉啊,又见惨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6-19 12:14
                    回复
                      ⊙﹏⊙不做评论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8-06-19 12:52
                      收起回复
                        2333333
                        不过好像哪里不对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8-06-19 13:11
                        收起回复
                          2333333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6-19 14:19
                          回复
                            怎么沉了,这么悲催吗


                            IP属地:陕西16楼2018-06-20 12:48
                            回复
                              顶顶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6-20 13: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