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吧 关注:1,188贴子:3,418
  • 14回复贴,共1

为何要否定十八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孙传正
为何要彻底否定十八反
2017-12-20 10:39阅读:349
所谓“十八反十九畏”,是中医延续过程中非临床家别出心裁的臆测。最早版本见于五代韩保升的《蜀本草》“相反者十八种”,后人盲目跟风扩充,编成歌诀,世代流传,俗成了用药禁区,对中医药发展危害极大,必须彻底否定。中医辨证论治首创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该经典并无十八反论述。
“十八反”损害最大的莫过于“半蒌贝敛芨攻乌”,因为后人将“乌头”延伸到了附子。人赖阳气以生,观《伤寒论》书名可知人类疾病多生于寒,其病理产物为痰为饮为瘀。乌头逐寒要药,附子生阳补元要药,半蒌贝敛祛痰逐饮要药。倘按其“十八反”,则有寒不能去,阳衰不能生,病理产物不能除,焉得愈病? 观《金匮》赤丸方乌头半夏同用,甘遂半夏汤甘遂甘草同用,《千金》风缓汤乌头半夏同用,大八风散乌头白敛同用。可知后人的“十八反”完全违背先圣辨证论治宗旨和“有是病用是药”法则。续观宋代医药局颁布的《和剂局方》及陈无择《三因方》、许叔微《本事方》均保留多则乌附半夏同用、甘遂甘草同用方剂。延至明代陶节庵《伤寒六书》之回阳急救汤,诚以附子半夏为主药。笔者行医四十余年,乌附半夏同用无数,从未有过差错。更有不少临床家以实践证明“十八反”毫无科学依据,例如1983年第11期《上海中医杂志》39页就刊载有马先造先生的《半夏、贝母不反乌头》一文,列举了用仲景赤丸方损益治愈石姓4岁男孩结核性脑膜炎的案例:患儿昏迷不醒,痰声漉漉,双目斜视,四肢厥冷,时而抽搐,苔白微腻,指纹青黯。处方:制川乌、法半夏、石菖蒲各6克,云苓9克,细辛1克,远志5克,生姜汁5滴,竹沥10滴。二剂后吐出小半碗痰涎,神清厥回,肝风遂平,换方调理二月痊愈。
名医朱良春于2011年发文提出,十八反必须彻底否定。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6-24 22:43回复
    转载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6-24 22:43
    回复
      顶一个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0-15 11:11
      回复
        有人说十八反配合有良好疗效,只是不想让别的医生知道,所以反言之。仲景用药多在反畏恶之间取舍。


        IP属地:河南4楼2018-11-05 11:40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6-14 10:44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7-02 09: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