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客文轩吧 关注:88贴子:9,290
随意记录,一点心得、一句感悟、一首诗词。


1楼2018-06-30 22:24回复
    已阅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7-01 03:50
    收起回复
      山水诗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
      田园诗
      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4楼2018-07-02 12:53
      收起回复
        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 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 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 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一、山水田园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
        1) 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热爱。①王维《积雨辋川庄作》②王维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 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②储光羲《田家杂兴八首》 。
        3) 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①《过故人庄》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 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②《社日》 (王驾 )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 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①《江村》 (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②《村居》 (张舜民 )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 归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① 《过香枳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山水诗特点
        思想内容:
        1、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如杜甫的《望岳》。
        2、描写秀丽的风光,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或表达隐居情怀,如孟郊的《望终南山》
        3、描写羁旅愁思或怀才不遇的不幸遭遇,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5楼2018-07-02 12:59
        收起回复
          二、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 白鹭”、“ 阴阴夏木” “黄鹂”四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四个意象渲染了宁谧清幽的环境氛围,将积雨之时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表达诗人由衷的喜爱之情。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理解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拨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远、近的变化。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一写远眺,一写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听觉角度:
          ①动静结合例如:《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②以动衬静例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
          视觉角度:
          ① 绘形、绘声、绘色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色彩映衬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4)运用各种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等
          5)运用炼字技巧: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6)运用描写技巧:
          ①工笔例如《绝句》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②白描例如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语言运用方面,
          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6楼2018-07-02 13:04
          收起回复
            附:山水田园诗集萃唐诗部分(包含隐逸诗)
            陶渊明(东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陶渊明)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孟浩然)(P50)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P53)
            不知香枳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过香枳寺》(王维)(P55)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王维)(P56)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P59)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汉江临泛》(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王维)


            7楼2018-07-02 13:07
            收起回复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栾家濑》(王维)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王维)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中留客》
              储光仪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边。《钓鱼湾》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江南曲(其三)》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


              8楼2018-07-02 13:09
              收起回复
                王维的山水 田园诗的特点
                一、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是说王维的诗能不失真意的摹刻下自然的风景,在读诗时宛若能欣赏一幅优美的图画,其诗“清新淡远,自然脱俗”。
                二、 王维被称为“诗佛”,其好佛并同佛理,自己对佛家的思想很了解,在写作时融入了很多佛家的禅意(王维很少写过讲禅理的诗,但禅意却融入了他作品中),比如《酬张少府》中“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9楼2018-07-02 13:13
                收起回复
                  蝶恋花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唐教坊曲。《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例词: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可惜旧欢携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冯延巳《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冯延巳《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
                  移得绿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张先《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攲,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意。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朱淑真《蝶恋花(楼外垂杨千万缕)》


                  10楼2018-07-02 22:35
                  回复
                    没细看你前面贴过的,也不知图片里有重复的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7-03 07:35
                    收起回复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词句注释
                      ⑴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⑵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⑶“庄生”句:《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⑷“望帝”句:《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⑸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⑹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⑺只是:犹“止是”、“仅是”,有“就是”、“正是”之意。


                      12楼2018-07-10 21:02
                      回复
                        创作背景
                        李商隐天资聪颖,文思锐敏,二十出头考中进士,举鸿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从此怀才不遇。在“牛李党争”左右为难,两方猜疑,屡遭排斥,大志难伸。中年丧妻,又因写诗抒怀,遭人贬斥。
                        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对《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或以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之笔。
                        《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一般为二十五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一说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13楼2018-07-10 21:04
                        回复
                          作品鉴赏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无端,无缘无故,生来就如此。乐器,琴有三弦、五弦;筝有13弦;而“瑟”却有五十弦。用这么多弦,来抒发繁复之情感,该是多么哀伤。古有泰帝与素女之典故,已是哀伤至极了。诗人以这个典故作为喻象,暗示自喻诗人与众不同,别人只三弦、五弦,而诗人之瑟却有五十弦之多。真是得天独厚之天才。暗示他天赋极高,多愁善感,锐敏幽微。比兴用得多么高妙。下一句,一弦一柱,追忆青春恋爱的年华。首联总起,引领下文,以下都是追忆美好的青春。但又美景不长,令人失落惆怅。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还是蝴蝶之梦为庄周?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此联二句,写的是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诗人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颈联前一句把几个典故揉合在一起,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实不多见。
                          后一句的蓝田沧海,也并非空穴来风。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诗中此句,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诗人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功力。
                          对于诗人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身后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此联和上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对于一般普通人,往往是人到老年,追思以往:深憾青春易逝,功业无成,光阴虚度,碌碌无为而悔恨无穷。但天资聪敏的诗人,则事在当初,就早已先知先觉到了,却无可奈何,无限之惘然若失。这就是诗人李商隐,借锦瑟而自况了。
                          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14楼2018-07-10 21:07
                          回复
                            律诗的“转”
                            一 景入情转法
                            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又如: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再如: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1 不疏远,承接上文,见景生情。
                            2 不脱离。无论轻轻或着力,都不可疏远、不可脱离,不疏远主题、不脱离主题。
                            3 承上启下,所写景或者事、抒情要和承、合有紧密的关联性。
                            4 为合埋下伏笔。


                            16楼2018-07-20 07:55
                            回复
                              二 反转法。
                              就是从正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是与起承相反的情绪描写。 但注意,其主旨还是一致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刻画而已。不同的节点之处,就是这个转。但是要注意,同样要和承、合有联系。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17楼2018-07-20 07: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