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吧 关注:17,516贴子:628,661
  • 13回复贴,共1

人群中的虎狼:司马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说三国的军事家里我最崇敬诸葛亮,那么我最喜欢的应该就是司马懿了。


IP属地:浙江1楼2018-07-01 17:26回复
    早年的司马懿其实很普通,他有着远大的志向和丰富的知识。但是在军事上,很少有单独发挥才能的时候。前期的他,更多的时候是待在曹操身边做参军。即使司马懿没有直接带兵作战,也能看出其强大的政治战略和军事战略。
    从讨张鲁,言于魏武曰:“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晋书.帝记
    帝谏曰:“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晋书.帝记
    荆楚轻脱,易动难安。关羽新破,诸为恶者藏窜观望。今徙其善者,既伤其意,将令去者不敢复还。” —晋书.帝记
    帝曰:“孙权新破关羽,此其欲自结之时也,必不敢为患。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害,不可弃也。”言竟不从。仁遂焚弃二城,权果不为寇,魏文悔之。—晋书.帝记


    IP属地:浙江2楼2018-07-01 17:27
    回复
      曹**后,曹丕称帝,大家知道曹丕和司马懿有一定的交情,他也信任司马懿,但是曹丕也没有怎么给司马懿统领军队的时间,更多的是让他参与政治。后来曹丕逝去,曹睿继位。司马懿开始有了作战机会。
      及孙权围江夏,遣其将诸葛瑾、张霸并攻襄阳,帝督诸军讨权,走之。进击,败瑾,斩霸,并首级千余。迁骠骑将军。—晋书.帝记
      秋七月,孙权听说魏文帝曹丕去世,兴兵征讨江夏郡,围攻石阳城,无功而返。—吴书.吴主传


      IP属地:浙江3楼2018-07-01 17:27
      回复
        斩杀孟达
        孟达,我们知道,这个原先是刘备的将领,后来投降魏国。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此人反复无常,对魏国和蜀国来说都是威胁。
        帝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晋书.帝记
        初,达与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及兵到,达又告亮曰:“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晋书.帝记
        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懿采取了先斩后奏的方法,直接出兵,而且行军速度非常快,孟达本人也是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
        吴、蜀各自派遣将士前往西城安桥、木阑塞来援救孟达,宣帝分派诸将抵抗。—晋书.帝记
        同时司马懿预料到蜀吴会干预,于是出兵阻截抵抗。
        帝渡水,破其栅,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达甥邓贤、将李辅等开门出降。斩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振旅还于宛。—晋书.帝记


        IP属地:浙江4楼2018-07-01 17:28
        收起回复
          抵御诸葛亮
          诸葛亮发动了北伐战争,魏国先后排了张郃、曹真、郭淮等抵御
          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晋书.帝记
          注明:蜀国方面的记载是司马懿被诸葛亮大破,后因没有粮草而退军。两方都有自己的立场。但因为这次诸葛亮的退兵可谓给了司马懿一个提醒。诸葛亮大军虽猛,但是后勤粮食一块似乎非常需要保证,可以待其粮草耗尽,将其击败。


          IP属地:浙江6楼2018-07-01 17:29
          回复
            五丈原对峙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蜀书.诸葛亮传
            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原,将北渡渭,帝遣将军周当屯阳遂以饵之。数日,亮不动。帝曰:“亮欲争原而不向阳遂,此意可知也。”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阳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晋书.帝记
            亮数挑战,帝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帝怒,表请决战,天子不许,乃遣骨鲠臣卫尉辛毗杖节为军师以制之。后亮复来挑战,帝将出兵以应之,毗杖节立军门,帝乃止。初,蜀将姜维闻毗来,谓亮曰:“辛毗杖节而至,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晋书.帝记
            司马懿选择与诸葛亮对峙,就是想利用,诸葛亮后勤的问题,这个方法在上面已经说过了。最终诸葛亮被困死在五丈原。


            IP属地:浙江7楼2018-07-01 17:29
            回复
              诸葛事必躬亲,司马以逸待劳。
              蜀立国之本是复汉,北伐是维系国权正当性的唯一方法,因此征伐是唯一举措,无论成败。蜀北伐在根本上维护的还是王侯将相的利益,这一点和魏、吴一致,所以诸葛事必躬亲;所以司马以逸待劳,他们都很清楚自己在为谁努力。
              曹魏自官渡后势力渐丰,又立国于禅让,这使其重心不在于外部攫取,而在内部分配。至曹芳时,君主年弱,无法形成自君而臣的权力分配。皇权软了下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咬上一口,朝廷内部斗争就这么见光了,所以有“魏晋风度”,所以有“竹林七贤”,所以有“五柳先生”,所以有那么多的聪明小伙活活活成了嬉皮士。
              归根结底,社会资源和权力都是少数人之间的游戏。这游戏时常吃人,偶尔崩溃。即便如此,它还是不缺玩家,永远都不缺。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7-03 10:58
              回复(3)
                嗯,从13岁开始迷恋司马~好厉害哦~(屁,你今年还没到16,才两年多)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7-03 22:44
                回复
                  他的人生观很好,不是怎么理解诸葛亮为什么那么鞠躬尽瘁,他又不欠什么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7-17 05: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