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吧 关注:2,978贴子:209,570

古夏都潍坊青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过来调教调教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7-13 09:59回复
    首先理顺一点,从传说来讲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有一个叫做夷鼓难道黄帝给他儿子起个奴隶的名字?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7-13 10:02
    收起回复
      黄帝子少昊中华之祖,既然少昊是东夷难道黄帝会是西边的吗?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7-13 10:03
      收起回复
        少昊明确是首任穷桑帝,黄帝也是穷桑帝,都是正史记载,五帝时期的政治中心就在鲁西南穷桑地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7-13 10:07
        收起回复
          少昊是自山东日照扶桑地区之北的少昊之国迁移到的鲁西南穷桑地区,这很明确,也完全符合龙山文化遗址密度最大的地区是胶东半岛这个考古事实。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7-13 10:10
          回复
            我先吃饭,这贴得慢慢来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7-13 11:35
            回复
              扯远了,既然确定了黄帝族来自东方那么让我们切入今天的主题夏都!当然这层奉上国家考古部门对黄帝族的解读,此图不容民科反驳,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7-13 12:16
              收起回复
                说到夏,很多人否认其存在性!并列国家在河南挖了5/60年也没挖出夏来。其实我想说再挖5000千年在河南你也挖不到夏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7-13 12:22
                回复
                  让我们找找关于夏的传说和史料记载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7-13 12:25
                  回复
                    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07-13 12:30
                    收起回复
                      看着大部分分布在山东的地名(当然今古地名不可照搬),我突然间大脑缺氧想起了另一个以12为数量命名的古代地名,“禹贡九州”,禹贡分八府四州恰好12个,我突然想查一下禹贡九州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7-13 12:55
                      回复
                        《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河图》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东南神州曰晨土,正南昂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开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东北咸州曰隐土,正东扬州曰信土。”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8-07-13 13:54
                        收起回复
                          若果如此,则古蜀族当原在平邑县东北一带。 冀,金文作“B”正象双角鬼脸人形。中国古有崇鬼风俗,冀州当即鬼州之意。梁《述异记》卷上曰:“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首?],四目六手。……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正是鬼的形象。蚩尤被杀于冀州,看来应是被杀于他的老巢。赤帝、黄帝、穷桑、涿鹿既然都在汶泗上源,由此分析,蚩尤、冀州也应在汶泗上源范围之内。《述异记》又曰:“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山东地区蚩尤遗迹很多,并且也有蚩尤戏,据马德怀先生说:“早年山东泗水县民间保存了此项传统。”也可为证。 再具体说来,笔者曾据《穆天子传》推证洋水很可能就是流穿今新泰市境内的今柴汶河,为汶河的支流之一。关于柴汶河,学界有一定争议。依《水经·汶水注》,古柴汶河原名淄水,因流经柴县故城(今新泰市柴城村)北而“世谓之柴汶河”,但其源头并非今东周河,而是今羊流河。《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曰:“成人伐齐师之饮马于淄者,”成在今宁阳县东北90里,足证古柴汶河确名淄水,郦说当有所据。至于今东周河,《水经·洙水注》则以之为古洙水之源,西南流入泗水。但是今东周河与泗水之间隔有关山,不可能相通,也就是说今东周河不可能是古洙水的上源,而只能向西流注淄水(古柴汶河)。郦道元必是失察。至于《山东通志》言洙水之源在关山,且言小汶河(即今东周河)约在元明时汇夺淄水,那汇夺之前小汶河又流向哪里呢?总不至于自淤成渊吧?所以小汶河当自古就是淄水的一条支流,其名可能曾是洋水。《归藏·启筮》曰:“蚩尤……出自羊水,”如果羊水就是洋水,蚩尤又在汶泗上源范围之内,则羊水只能是以今东周河为源的今柴汶河,蚩尤只能在今新泰市境内。这是很有可能的。若果如此,冀州之地也就在今新泰市境内。 换个角度说,《汉书·地理志上》河东郡平阳县条应劭注曰:“尧都也,在平河之阳。”《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曰:“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广弘明集·对傅奕废佛僧事》引古本《纪年》曰:“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由此可知,尧都平阳应无问题。那平阳又在哪里呢?查阅文献,古名平阳者共有四处:一在山西,《左传·昭公廿八年》:“赵朝为平阳大夫,”《水经·汾水注》引古本《纪年》曰:“晋烈公元年,韩武子都平阳。”今临汾市治;一在河南,《左传·哀公十六年》曰:“卫侯饮孔悝酒于平阳,”今滑县东南;两在山东,《春秋·宣公八年》曰:“城平阳。”今新泰市治;《左传·哀公廿七年》:“越子使后庸来聘,……盟于平阳。”杜注:“西平阳。”《水经·泗水注》引古本《纪年》曰:“梁惠成王二十九年,齐田肸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今邹城市治。 尧在河南并无证据,所以滑县之平阳为尧都的可能性很小,基本可以排除。尧在山东的证据则较多,因而新泰、邹城两处之平阳有一处为尧都是有可能的。进一步说,顾祖禹评论泰安州的形势曰:“州北阻泰山,南临汶水,介齐鲁之间,为中枢之地。山东形胜,莫若泰山;泰山之形胜,萃于泰安。由此纵横四出,扫定三齐,岂非建瓴之势哉!”而这种“介齐鲁之间,为中枢之地”的形势在泰安州中尤其体现在新泰县(现设市)。据考古学研究,山东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海岱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乃是鲁中南山地及其周围一带,新泰正处于该范围的中心位置。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尧虽然可能起于今菏泽地区,但设都于新泰一带,居中以驭四方却是极有可能的。就此而言,僻处西南的邹城是无法相比的,也就是说,如果尧在山东的话,其都平阳最大的可能是在新泰。尧在山西证据也较多,临汾之平阳为尧都虽不能完全肯定,但也无法完全否定。但既然尧在山东比在山西的可能性更大,证据也更多,那尧都平阳之在新泰也就比在临汾更具可能。综而言之,新泰的平阳最有可能是尧都。《左传·哀公六年》孔子引《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陶唐即尧的氏族,其在冀州既明,而都邑平阳最可能在新泰,也就是说古冀州最有可能是在今新泰市境内。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8-07-13 15:34
                          回复
                            明白了这一点,《河图》派九州的分布十分均匀、冀州被称为“正中”的原因就好理解了。《河图》派九州说也就并非无稽之谈了。后来,据《孟子·万章上》说:“舜……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史记·封禅书》正义引《世本》曰:“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可知,舜、禹皆可能都于尧都平阳,皆可能都于今新泰市境内。今市西有禹村镇,历史悠久,为这种可能又提供了一条佐证。为什么要这样呢?当然是与新泰的地理形势(正中)有关了。近来学界已达成共识,周代所封夏后之杞曾长期居于今新泰境内。为什么会如此呢?恐怕是与禹可能都此有关! 到了战国时期,由于疆域的扩大、对古史的遗忘,人们已经很难读懂实际保存了历史真相的《河图》派九州说了。于是便依据当时中国的版图来误读和改写它们,从而产生了《周礼》派九州说。甚至我们还可根据《周礼》派各家所保存的原貌的多少(如正东、正北、正西、正南、东南、东北等以方向定位置的词语)来大体判断其产生时间的早晚,即可能《周礼》最早、《吕氏春秋》其次、《禹贡》再次、《尔雅》最后。后来,邹衍又提出大小九州说,“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这恐怕就是邹衍既见两种“九州”说而又不能解其乖异,遂折中而言的结果。 九州是一个梦想。是天空里的第一滴水,我们希望它能变成海洋。 九州是由中国人来创造的一个奇幻世界,所以它一出生就从血脉中具有了东方的神蕴。 地理总论 在无边海洋中,有着诸多大陆,其中有一块文明繁荣的区域,生活着不同的种族。 古代人族建立、由部族联盟所转化的那个古老晁帝国,曾把他们所探知的已知世界分成殇、瀚、宁、中、澜、宛、越、宁、雷九个州,虽然这一大国早已消亡,但九州的区域却一直留了下来。 因对苍茫大地认识的有限,他们按环内海文明的中心点把这区域分为北陆,东陆和西陆。环绕大陆的是被统称为浩瀚洋的广大水域。同时,浩瀚洋在邻近大陆的各处浅海也有不同的名称。陆地之间是三个较浅的内海,分别称为涣海,潍海和滁潦海。 在对陆地和海洋测量中,长度单位为里和步,高度单位为尺,面积单位为拓(百平方里)。 东陆约为五十四万拓,北陆约为三十六万拓,西陆大约二十五万拓。 (目前设定一九州里与一华里同,一拓为100平方里等于现实中25平方公里,九州总面积不含地中三海约为一百一十五万拓约为三千万平方公里,包括地中三海约为四千万平方公里) 东陆最高的山脉为雷眼山脉,位于东陆中南部,东西向。雷眼山脉以北的大陆被称为中州,因为那里是文明世界的地理大圆中心。南面称为越州。中州东面的那一部分大陆称为澜州,因为那里是所有大陆的最东端。雷眼山脉西尽,西南和西北两个海湾在东陆的西部划出了宛州,由大江与西陆分开。 北陆最东面称为宁州,名字来源于当地部族的各种祭祀。宁州北面是乌扬大江和江北几乎无法飞越的高耸雪山,仅在西北面由狭长的地峡和瀚州相连,瀚州有广阔平原。瀚西面是殇州,两者间是北陆最高的蛮古山脉。 西陆中部是被称为沉沙海的海湾,其北是云州,因此沉沙海南方的雷州是一片长年绿色的温暖土地。两州面积近似。 天文简要 九州所在的苍茫世界是一个球面,然而这个球面有些不同寻常,因为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人们可以向西一直走回东方,大地几乎是无限伸展的。你不回头,就永远回不到起点,前方是永远的长路。九州的大地对其上的生物来说几乎是无限广大的。 当九州上的人们抬头仰望天空,在白昼,他们会看见太阳,但不仅仅是太阳,其他除了谷玄之外的双月及九主星就会按当时力量的不同时隐时现,在昼夜都是这样。各星辰散发着独特色彩的光辉,因为不同主星的影响,所以九州的天空并不总是蓝或白色的,当人们看到幻化的天色和主星们的明暗光晕形状,他们会知道星辰力可能又给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或许是雨季,或许是风暴,或许是一个气候宜和,安定繁育的时代。 而在夜晚,当谷玄主宰了天空,诸星云的光芒被吸收减弱,除了主星们仍有巨大的飘逸光晕之外,其他星云(星象、星环和星簇)就象被随意挥散在黑布上的大小钻石,星云是流动的,时时受到其他星云移过时的引力,和主星们的斥力,他们象风中的云,不停的改变着形状,聚散着。有时一夜晚就能改变得面目全非,有的却几千年来一直未曾变过。正如白昼一样,九州的夜晚也不是纯黑色的,不仅星辰的颜色不同,光晕不同,主星也随着互相力量的消长给夜晚映出暗淡的基色。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8-07-13 15:38
                            回复
                              史书上所说的姬水应该是济水,济和姬上古都读作(zei后演变为济,同齐字读音),而洛水就是是泺水,也叫娥姜水。泺水(泺Luò),古水名,源出今山东济南市西南,北流至泺口入古济水,古济水就是发源于河南的黄河分支,泺水还有名字叫洛水,洛水现在叫小清河。而这条泺水,就是姜水。你在陕西找到的什么姬水姜水的都是牵强附会的讹传。因为人们通常高估古人的活动范围,黄帝和炎帝两个是不同氏族,而不是部族。历史记载黄帝生于寿丘(今曲阜),曲阜古称淹,所以你知道上古时它是一片大泽,不仅曲阜,当时从安徽到山东鲁西南菏泽、泰安南部、聊城一直到今天河北省雄安新区的白洋淀都连成一片,称呼很混乱,或称雷泽、孟渚,或称大泽,但有一个称呼很固定,就是叫“海。”山海经的海实质是这片大泽,山东省菏泽市的名称来历、微山湖、八百里水泊梁山、白洋淀都曾经属于这片大泽,这也是当年大禹治水的那片大泽。山海经的山实质上是指泰山。帝王膜拜泰山的俗例,不是因为泰山高大,而是这是起源于上古东夷时代的旧例,因为泰山是上古东夷的神山,是黄帝乃至夏商时代核心活动区域,是他们的旧都所在。如果你以从菏泽到白洋淀作为海,以泰山为山来看山海经,就不那么荒诞了。我们来看《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海内西北陬以东者。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穷奇状如虎,有翼,食人从首始。所食被发。在犬北。一曰从足。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蟜,其为人虎文,胫有【綮糸换月】。在穷奇东。一曰状如人,昆仑虚北所有。昆仑虚南所,有泛林方三百里。舜夷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列姑射在海河州中。射姑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从这段记载看昆仑之墟位置应在今内蒙至辽宁之燕山,绝对不在中国西部,这里属于东夷故地,也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海内北经,按其位置,正好是从菏泽、微山湖所属之大泽延伸到白洋淀的大泽之正北。而尧舜的活动遗迹绝不在河南西部和陕西,而应该是从东北到山东的位置,这与红山文化的文化特征正好符合。倘若海内理解为中国中部,那么北经应该是荒漠。再来看《南经》记载:“海内东南陬以西者。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一曰在海中。桂林八树在番隅东。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很显然,所谓海内之南,就是湖南、福建和广东,正在大泽之南。很明显,海内就是中原,中原就是东夷古聚落地区。另外,从《史记》所载来看,炎黄大战,炎黄与蚩尤之战,都在古冀州,就是今天白洋淀所在的地区一直向北延伸,即所谓古燕国所在地,而从“燕”这个名称来看,这里显然属于东夷族。
                              再来说,济水。济通齐,齐是什么意思?齐是平整的意思,也是“中”的意思。
                              “《唐韵》徂兮切,《尔雅·释言》音齐,中也。《注》如淳曰: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 又《正韵》庄也,肃也。《左传·文二年》子虽齐圣,不先父食。《注》齐,肃也。 又正也。《诗·小雅》人之齐圣。《注》中正通知之人也。《朱传》齐,肃也。《注》释地曰:岠齐州以南。《疏》齐,中也。中州为齐州。中州犹言中国也。《列子·黄帝篇》华胥氏之国,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注》斯,离也。齐,中也。”另外,古代脐通齐,腹部之正中也。由此可知,齐的古义,有平整、庄重、中正的意思,但作为地理讲时,它的本义是中州,即中原、中国。这个意思,大多数史学家恐怕从未考证过,如果考证过,中国历史研究不至于如此混乱。
                              济水就是中间的意思,中国、中原本来都是齐有关,山东自古被称为齐,那是由来有自的。江苏浙北安徽东部这个地方古时候被称为徐淮夷,实质又分为徐夷、淮夷,其北部就是曲阜,著名的防风氏、蚩尤、西周的徐偃王都是来自这个地方,这个地方这是很多姓氏的发源地,例如徐姓、黄姓、江姓等。这个地方有个伟大的文明遗址叫做良渚文化遗址,在浙江省北部,这是东夷最南端,夷越交界的地方。那么在曲阜以北五十公里的泰山这个地方也有一个伟大的遗址叫大汶口,冲着这条线北上在济南章丘是著名的龙山文化遗址,再北上在辽宁朝阳有个著名的牛河梁遗址,也就是红山文化遗址,再往北属于古肃慎了。这四大文明遗迹都是东夷人的遗迹,与仰韶文化相比,文明程度更为高级。
                              显然中华文明最早起源是这东夷四大文化遗迹,这四个遗迹地理上是一条南北的直线,这就是古华夏国,陶器与玉石文明、纺织、农业都高度发达,远非仰韶能比。如果你否认这一点,那么请你告诉我,远在仰韶的先民使用什么样的货币?崇拜什么样的神山和图腾。中华文明的核心图腾标志以及货币(来自海洋的贝壳),龟、玉、蛇(龙)、鸟(燕子、凤凰)、熊、贝壳(中国人最早的货币)都不是黄土地带的,而是海岱地区的,最重要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8-07-13 15: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