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吧 关注:52,057贴子:326,572
  • 7回复贴,共1

心得分享贴——“我的文选”(长期不定时更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的文选
开篇词:无聊之中受人启发,觉得可以自己选一些东西给所有人分析一下。文言文的文学,是一种正经可以钻研的学问,而偏偏没有比较官方大众的平台,所以就被很多人钻了空子,用以传播自己不正确的学说。这些人一些是看着利益来的,一些是自学走了歧途,总之我想用这样的事情分享一些对修炼古文写作有益的事情。
文选是一种选集,不是大杂烩,是贯彻着选者价值判断的产物。所以可以能产生共鸣,也会有所分歧。拿我个人来说,我就不关注于辞赋骈文的领域,也不支持一些很“升华”的主张,这是我的选择和主张,原则上是不接受反驳和辩论的。当然就文学内容的探讨我会选择对待,而对于一些我觉得不合时宜的内容会不回应、不容忍、不接受申诉的。
总体来说是按照时间的顺序,选人选文,如果是一部书则选其中篇章,不加翻译、不给注释,不做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工作,只给我的见解。


IP属地:北京1楼2018-08-14 21:13回复
    先秦
    《战国策》
    先秦之世,本无文学之发生。《诗》《骚》之美者,本于自然,渊源出乎天才,盖乏后世雕琢之力。至于文章,经传诸子也,其的于传播大道,又非文学。其惟《国策》不然。纵横之说,本于古者行人之官,奔走四方之事,折冲樽俎也。其人干于君王,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然后可建其功。是故欲成其事,必揣摩心理,而精口舌之术,文学之自觉远迈当世。又多言大国交锋,生死征伐,故气势凌人,纵横捭阖,一人而动天下,何其壮也。其辞也饰,其气也强。
    国策之书,纵横也、史也,体又不同。欲以口舌说君王,则必用利用势,既言利与势,必详之。暧昧岂足以动人乎?夫记事也,必记本末,而后知其如何。该其旨在于“尽”也。夫文学之论,多好言“不言”,所以遗情想象,达乎文外之意。而此体则不然,一旦不尽,则事不知其然,理不知其明,而言不知其所以动人,趣味大败。此亦史体之大端也。得之者,史迁也。《左传》言辞艳富,国策则铺张扬厉,恢奇腾转,长于讽喻比兴,曲尽人情事理之妙。则“骥服盐车”、“邻女詈人”、“抱薪救火”是也。
    然游说之辞,好夸其效,不尽其实,至于描摹写实,又无补益。则“摩肩接踵”是也。


    IP属地:北京2楼2018-08-14 21:13
    回复
      【选文】
      (一)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曰:“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若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杀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夫以大王之贤是与齐之强,天下不能当。今乃西面事秦,窃为大王羞之。且夫韩、魏之所以畏秦者,以与秦接界也。兵出而向当,不至十日,而战胜存亡之机决矣。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之臣也。今秦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至闱阳晋之道,径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百人守险,千人不能过也。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夫不深料秦之不奈我何也,而欲西面事秦,是群臣之计过也。今无臣事秦之名,而有强国之实,臣固愿大王少留计。” 齐王曰:“寡人不敏,今主君以赵王之教诏之,敬奉社稷以从。”
      (二)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具体分析】
      ①说理要从听众角度考虑。这是《国策》言辞最重要的道理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动人,否则自说自话,焉有用处?邹忌说齐王,即从自身入手,联系齐王情形,没有就自己的情况而言,而是“推己及人”,巧妙站在了齐王立场上。
      ②做好提前准备,苏秦说齐宣王之语,条理清晰,先明齐国强大用以壮之羞之,又说地理之险,绝后顾之忧。内容又详实,可见要做好充分准备再作文。
      ③善于使用修辞格。排比以足气势,比喻以尽道理。合理调动情绪,有利诱、有激将,这两者在行文中是相互配套的。
      ④巧于构思。《战国策》多寓言多成语即是这一点的表现。他人思路所不及,都被其巧妙构思其中,读来偏偏中于人意。由此一来,就算本来难写的艰深之处,文气也变得爽朗疏阔起来。气势也跌宕有趣。


      IP属地:北京3楼2018-08-14 21:13
      收起回复
        你好,楼主大德,方便加微信请教一下古文方面的知识吗?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2-04 12: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