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回复贴,共1

如何学习中医?中医值得学吗?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何学习中医?中医值得学吗?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背经典,先背《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难经》,再背《温病条辨》、《汤头歌诀》、《濒湖脉诀》等等等等。
有人说:拜师啊,师傅教我啥,我就记住它。
有人说:报考医学院啊,跟着讲师、教授按照大学教材,一步一步学就行了。
可是,这样就一定能学会吗?学完,一定就会看病吗?
现实是残酷的,往往会见到:要么理论说得头头是道,一治病就露怯。要么只知道这个药就治这个病,可是原理却说不清楚。
当然,并不是说背书没用,拜师没用,上学没用。都有用,只是人生苦短,如果花费的心血与最终的收获严重地不成正比,那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
其实中医如今的惨淡现状,是中医自身问题以及社会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
其一,中医没有统一的理论,门户之见太重。同一个病,十个医生开十张方,各有各的理,谁也说不服谁。没有一个简单、明确、严谨的理论体系去从根本上说清楚什么是病,怎么治病。结果,中医难学,难懂,难用。就是因为自己都说不清自己,所以,随意的,玄乎的,迷信的东西都进来了,如今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或在医院或在社区或在乡间,到处都是,坑惨了老百姓,也严重损毁了祖国中医的形象。搞得很多人一提到中医,脑子里就出现“封建迷信”这样的字眼儿。如果一个科学体系,自己内部都不能自洽,这是绝对不行的!
其二,无法快速有效地复制。传统的师承和祖承,花好多年带出三五个徒弟,就算挺多了。而专业院校呢?一个班几十人,学个五年、八年,书学了一大摞,结果呢?连常见药材都分不清,甚至连一个感冒都不会治的,大有人在。老百姓只能感慨:骗子易遇,明医难求!
其三,被捆缚的手脚。常常会有中医这样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确实如此!中药的用量,非常关键。可是《药典》里的量,真的科学吗?3克,6克,9克,能治病吗?特别是现在,大规模人工种植,靠农药化肥催起来、硫磺熏过的药材,那么一丁点药还能有效吗?西医对于中药的用量分析,是科学的吗?比如,半夏煎服20克,会中毒吗?细辛煎服10克,会死人吗?
其四,文化自信沦丧。现在,国人的文化自信已经崩溃,什么都是外国好,什么都是进口的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正统中华文化被肢解、曲解、污染。二是近代历史上,国家贫弱,被轮番欺侮。三是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四是外国文化侵略。结果,各个方面都以进口为尊、为科学、为先进。而以国产为卑、为迷信、为落后。一个医学,失去了患者,不亡都难。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中医还有救吗?中医值得学吗?
我大声说:有救!值得学!
为什么?
因为在危机之中,出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老人,他叫郭生白。
你可能会疑惑:这人是谁?没听说过啊!就他一个籍籍无名的老头儿,还复兴中医?
其实,我也不信,可是,当我看了他讲的《说白伤寒论》,我不得不信,不得不叹服中医的伟大。不得不发自内心地感到幸运,感到振奋,感到中医和中华文化的复兴是必然会来临的。
如果你有志于学习中医,就从《说白伤寒论》开始吧,这才是打开中医宝库的金钥匙。这就是如何学中医的答案!
可能你会觉得我说得太夸张了。
不过,百闻不如一见,与其狐疑,何不看看《说白伤寒论》再下结论?
补充说明:
在优酷视频,或者腾讯视频里搜“说白伤寒论 字幕”,选黄埔医校志愿者做的字幕,这个字幕比较好。书籍和视频同步,参照学习,更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8-19 20: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