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吧 关注:15,290贴子:65,070

【不要绝望,在此告辞】太宰治简史以及太宰治答疑讨论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萌生想发此贴的缘由,是一次在B站看日本HNK有关于太宰治的纪录片时,看到许多评论和弹幕对于太宰治的了解非常片面而且有很多错误之处。这段时间来,我一直在思考是否要写这篇帖子,主要原因在于太宰治吧里的各位对于太宰治的了解程度自然不是B站那些评论者可比的。然而考虑到还有热爱太宰治的萌新有可能会需要这些知识,故而我还是将此贴发了出来,所以,这是一篇特意针对萌新的知识普及贴。夹杂着我个人对太宰治及其文学的感受。对于老手来说,我也希望能与你们交流更多的关于太宰治的看法。
我想,很多人最初喜欢上太宰治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太宰治借用的那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然而,在经过了解之后的大家,或许都会像我一样,更加喜欢太宰治的另一句话——“不要绝望,在此告辞”。看清了浮世的罪恶,是青年特有的愤懑;然而,唯有平淡了人生,才是成熟。太宰治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热爱着世界、热爱着生命的,所以,也千万请大家,未来不论遇到什么,不要绝望,坚强的活着。



IP属地:甘肃1楼2018-10-07 15:42回复
    二楼自占


    IP属地:甘肃2楼2018-10-07 15:42
    回复
      太宰治简史(1909——1948)


      IP属地:甘肃3楼2018-10-07 15:43
      回复
        1933——1937
        1933 于《乡下人》中,首次使用笔名“太宰治“
        1934 被东帝大告知留级 向长兄求学费被拒
        1935 2月 于正式杂志是《文艺》上发表《逆行》 3月 未能通过新闻社入社考试,学费欠缴面临开除危险
        3月16日 只身前往镰仓山上吊自杀,因绳子断了未能成功
        7月《逆行》入围芥川奖 8月未能获奖 9月被东帝大开除学籍
        1936 第二届芥川奖因“二二六“时间无获奖者
        第三届芥川奖新规定前两届候选人不再入选
        10月被师父井伏鳟二与小山初代强行带入医院治疗
        11月作品集《晚年》刊售
        1937 3月 小山初代与小馆善四郎通奸
        3月20日 与小山初代前往古川温泉服用镇静剂自杀
        6月 创作以小山初代为蓝本的《虚构的彷徨》 与小山初代分手


        IP属地:甘肃5楼2018-10-07 16:17
        收起回复
          1938——1945 太宰治29—37
          1938 9月18日 与石原美知子见面 11月16日 与美知子订婚
          1939 1月8日 与美知子结婚
          1941 6月7日 长女津岛园子出生 8月 孤身毁家乡津轻 9月 结识太田静子
          12月9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文坛巨变
          1942 2月受文学报国会所托 企划《惜别》 5月 接受杂志社委托 为书写《津轻》进行津轻之旅
          8月长子津岛正树出生 《津轻》刊售 12月为执笔《惜别》前往鲁迅就读的仙台医学考察
          1945 3月在空袭警报中坚持创作《御伽草纸》17日,与家人疏散至甲府的石原家
          7月 28日开始返回津轻,31日到达金木村,住在这里直到1946年11月
          9月 《惜别》刊售
          10月 《潘多拉之匣》发表于《河北新报》
          11月 《御伽草纸》 出版


          IP属地:甘肃7楼2018-10-07 16:35
          收起回复
            1946——1948 太宰治37—39
            1946 1月15日 于给井伏鳟二的信中第一次提到“无赖派'”
            11月25日 参加无赖派座谈会
            1947 1月 到太田静子居住的下曾我村大雄山庄索取创作《斜阳》的素材,即太田静子的日记。并在此滞留了5日,此期间太田静子怀上了太宰治的女儿,即后来的太田治子
            3月 结识理发师山崎富荣
            10月 八云书店出版太宰治全集
            12月 《斜阳》出版 太宰治名声大噪
            1948 3月 《如是我闻》对志贺直哉等文坛大家大加批判
            3月7日 搬到热海起云阁别馆 在此完成了《人间失格》第一手札和第二手札
            5月 回到东京 完成了《人间失格》第三手札 《樱桃》发表 执笔遗作《Good Bye》
            6月13日 与情人山崎富荣在玉川上水用红绳相互捆绑自杀
            6月19日 二人的遗体被发现 此日恰好是太宰治的生日,后来这天变成了“樱桃忌“


            IP属地:甘肃8楼2018-10-07 16:46
            收起回复
              下面是一些关于太宰治问题的简单解答


              IP属地:甘肃9楼2018-10-07 17:34
              回复
                首先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问:如果我想要了解太宰治,应该通过什么具体的途径去了解呢?
                答,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了解,那么我推荐杂志《知日*太宰治特刊》(如图),以及去B站观看日本HNK有关于太宰治的纪录片(av1659976),这样对于太宰治就有了大体上的了解。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前者会有一些刊印错误,而后者对于太宰治的态度有过度美化之嫌。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就够了。
                而如果想要做一个专业的太宰治研究者,当然是要读大量太宰治的作品,以及大量研究太宰治的论文比如日本奥野健男的《太宰治论》、菊田义孝《太宰治与罪的问题》等等。扩展阅读太田静子的《斜阳日记》,山崎富荣《山崎富荣日记》,石原美知子《回想太宰治》,以及更多太宰治友人纪念太宰治的文章如石上玄一郎《太宰治与我》、折口信夫《水中之友》等。



                IP属地:甘肃10楼2018-10-07 17:56
                收起回复
                  其二,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问:你认为太宰治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太宰治是一个普通人。将太宰治想的太伟大或是卑怯都是不对的。纵观太宰治的成长史,我们就可以发现,太宰治和我们没什么不同,同样的好逸恶劳,同样的渴望被爱、渴求被承认,同样的以自我为中心,这都没什么不对,没什么不好。与我们同样的,太宰治从自身、从周边环境中看出人性与这回之恶来,并为之恐惧、厌恶,与我们不同的是,太宰治将之写了出来。毫无疑问。太宰治只是个普通人。为何我说HNK有过度美化之嫌呢?原因也在于此,HNK认为太宰治是全然为了大义毁坏自己的家庭,我却不这么认为,固然太宰治会有此思想,然而毕竟太宰是个普通人,他的目标绝不完全是这个,而是普通人自身的自制力导致这一切。很多人不喜欢太宰治,是因为不了解。太宰治文风虽然幻灭空虚,然而他写出这些的目的,乃是为了通过自我批判而警示社会与世人,正如文洁若所说,太宰治文学中是隐藏着生命的力量的。像《女生徒》中借主角所说出的话一样——“我好爱这一切”“我想要美丽的活着”——太宰治是深深热爱着生命和这个世界的。


                  IP属地:甘肃11楼2018-10-07 18:14
                  回复(10)
                    其三,
                    问: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意为“失去作人的资格”,那么太宰或说大庭叶藏果真失去了作人的资格了吗?
                    答:不是的。正如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借老婆婆之口说出的话一般“即使不喝酒,小叶也是个神一般的好孩子。”即使是深感自身与人类社会罪恶的太宰治,也并不真的认为自己失去了作人的资格,因为,倘若清醒认识自身,明白自身罪恶并为之悔改者都是失格者,那么那些行着罪恶之事而不知悔改者又该叫什么呢?太宰即使有罪恶,那也是身为一个普通人而可以原谅的,一个人不能背负全社会的罪恶。


                    IP属地:甘肃12楼2018-10-07 18:18
                    回复
                      买太宰全集看了太宰的全部随笔和书信。太宰和一般人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0-08 06:50
                      收起回复
                        其四,
                        问:我可以把《人间失格》《小丑之花》等作品看作是太宰治的自传吗?大庭叶藏的故事是太宰治本人的亲生经历吗?
                        答:一般将《人间失格》《小丑之花》等认作是太宰治的伪自传小说,参见《回忆》《狂言之神》等篇目以及太宰治的个人生平,可以从中发现小说中的剧情与太宰治的生平有诸多相似之处,然而并不能就此认为小说是太宰治的自传,虽然太宰治是根据自身真实经历为小说创作的依据,然而是小说就不免有其艺术虚构的一部分。文学作品是作者思想的映射,对于太宰治或许尤是如此,大庭叶藏是太宰治的化身,是太宰治思想的映射,但大庭叶藏却并非太宰治,这一点需要认清楚。然而即使如此,我们依旧可以通过这些文学作品来了解太宰治本身。在《狂言之神》中太宰治这样说“我得了自我丧失症,关于我自己的事,如果不是借助他人之口,我连一个字、一句话也讲不出来。”小说对于太宰治来说,并非单纯是用来谋生的工具。还是用来叙述自己的方式。


                        IP属地:甘肃15楼2018-10-12 15:15
                        收起回复
                          其五,
                          问:太宰治的文学分期以及各时期的文风问题
                          答:从1925于《校友志会上发表第一篇作品《最后的太阁》到1932年为止,这期间可以算作少年太宰治的文学尝试期,此期间的作品均发表于同人志等地,一部分作品被编入后来太宰治的第一部作品集《晚年》中。相对来说,其中太过早期的部分作品没有太大的文学价和研究价值。
                          在1933 发表于同人志的《乡下人》中,太宰治首次使用笔名“太宰治“。从此文学创作进入稳定期。自1933到1937年,这是太宰治文学创作的初期阶段,也是其自称的“排除与反抗”期。早期的文学作品,一则由于太宰治自小身为六男,得不到家庭重视,父亲忙碌母亲病弱,缺乏父母关爱。从幼年起太宰治就缺乏亲情的关怀,渴求获得他人的承认。偶像芥川龙之介的自杀给太宰治也带来很大的冲击。包括后来在东帝大时,因感情以及政治倾向而与家族的不和,乃至后来因为药物依赖被强制就医。小山初代的通奸事件等等,这都是造成太宰治压力的缘由,这些生活的压力是导致其前期文风叛逆、颓靡、怀疑的原因。
                          太宰治于1935 2月 第一次在正式杂志《文艺》上发表作品《逆行》,《逆行》后来被芥川赏列为候选,甚至同年3月16日 只身前往镰仓山上吊自杀时,有报纸报道此事件时称太宰治为“新晋作家”由此可见,此时期确实是太宰治于文坛初露头角的时候,因而把此阶段定为太宰治的创作生涯前期也是正确的。
                          1938——1945 是太宰治文学的中期阶段,被称为“安定与开花”时期,此阶段太宰治与石原美知子的稳定而幸福的婚后生活(原是老师的石原美知子在婚后辞去工作,全心全意支持太宰治的创作),体会到家庭之爱,后来又获得家族重新接纳,在战争中为人父亲的太宰治。在此期间也终于将隐藏在作品中的对于世界和生命的爱展现出来,此期间的作品大多温馨、幽默,带着些许的温暖,特别是战争期间,文学管制严重的时期,太宰治仍然没有放弃创作,写出能带给人们希望与欢乐的作品。
                          1946——1948,太宰治生命最后的几年,太宰治文学也在此时达到了巅峰。战后面对秩序骤变的社会,太宰治一方面以“无赖派”的创作对文坛的不良风气作抗争,另一方面他最终写出《人间失格》这样的自我反思、认罪的作品,用来警示社会“我们都是罪人”。


                          IP属地:甘肃16楼2018-10-13 15:48
                          回复
                            qaq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8-10-14 10:06
                            收起回复
                              在第六问的回答中,实际上楼主个人隐藏了一部分内容在回答中。这部分是,有些人认为,太宰治本身自杀乃是一种获取文学灵感的把戏,一来,由于每次自杀都会产生一篇以此为蓝本的作品,二来太宰自杀多次也未成功,显得儿戏。实际上,对于这部分疑问,我已经回答完毕了。自杀,太宰治当然是认真的,但显然并非是获取文学灵感的把戏。一来,太宰治本身承受的压力是确确实实的。二来,没死成的原因不是早先的设计,最多是太宰治本人是个确确实实的”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被幸福所伤“的胆小鬼罢了。
                              另外,对于太宰治的第五次自杀。太宰治看似生活美满,事业成功。但实际上,太宰治本身承受着精神和神体的双重压力。精神上,来自敌对者,社会群体,家庭等等各方面的压力,甚至有些事太宰治个人臆想的(我认为完全有此可能),故而太宰治才会反复说”我要败了“,二来,身体病痛的折磨也是实实在在的,有个外国研究者专门研究了太宰治的死因,得出的结论即是如此,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索去看。所以太宰治是不得不去死的。
                              PS:太宰治早先就有《鱼服记》一文,收录在《晚年》中。在此文中,太宰治表现出了明显的”重生“的思想,加上对于现实社会,人性的失望,对于太宰治来说,死亡并非是终结,而是追求新生的开始。


                              IP属地:甘肃19楼2018-10-14 13: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