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吧 关注:1,370贴子:13,807
  • 12回复贴,共1

民国名士挽王太夫人的挽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护国名将蔡锷烈士的母亲:王太夫人(1857—1935),原籍宝庆府邵阳县,生于清咸丰七年,随家人躲避天国“洪杨之变”,流落于山门一带被遗弃,后被柑子塘(今洞口县水东乡庄联村)王家收养改姓王。蔡母一生仁慈贤慧, 乐善好施, 明大理, 重礼义, 其美德操守为当时人所敬重仰慕。1935年5月22日(旧历4月20日),王太夫人寿终于省城长沙,民国政府拔款治丧,享极荣哀典礼。后其灵柩由人护送洞口山门, 归葬于横溪乡雪花塘(又作仙鹤塘)蔡锷祖母颜氏(?—1889)、蔡父正陵(1847—1901)、叔父正阶、姐夫谢育成的墓葬处。蔡母王太夫人治丧期间, 全国各地政界要人、社会名流及乡贤亲友分别致以唁电、幛语、挽诗、挽词、挽联以表哀悼(如蒋中正致“甘泉贻范”、“淑德长芳”;林森致“精忠训子”、“曾贤陈智” 等幛语),其中挽联计有七百二十余副。现根据有关史料, 搜集部分名人挽蔡母王太夫人联如下:
教义讨曹,教忠讨胡,有子为党国豪杰;
知兴似王,知废似灌,吾母真巾帼伟人。 蒋中正
入梦于菟, 劬劳早识非常器;
归神华鬘, 福慧知班上界仙。 何应钦
景慕系群伦, 哀深湘泽中流水;
慈躬育人杰, 撑起西南半壁天。 何应钦
哲嗣建奇勋, 未报慈恩身先瘁;
义方昭令闻, 待传彤管纪仪型。 胡汉民
陵母识大义;
欧阡有至文。 于右任
表阡令德辉中阃;
报国殊勋仰义方。 汪兆铭
此母不凡, 在蓬门设肆之中, 有广厦万间之概;
其儿可敬, 当篝火鸣孤之会, 奋博浪一击之威。 段祺瑞
有子负安民济世之才, 徵自母教;
一生得福寿考终兼备, 共仰女宗。 陈立夫
虎啸鹰扬, 贤母早知恢汉室;
湘波岳色, 英风和凛挟秦淮。 陈果夫
有德有言, 自古女中称尧舜;
知兴知废, 于今海内哭婴陵。 劭力子
四德景慈躬,毕生仁慧为师,更毓英奇奠邦国;
九天逢令子,为道艰难日甚,待凭灵爽壮山河。 孔祥熙
郎君卓荦旧同仇, 怆怀岳麓风凄, 十九年来寒宿草;
国事艰难吾亦倦, 回首乡关云暗, 二千里外致生刍。 程潜
大麓瘗忠魂, 有子名齐黄上将;
重闱终孝养, 报国情同李武阳。 何键
汤阴教忠, 型仪百世;
甘泉画像, 哀感万方。 唐生智
有虎儿奋迹滇池, 曾记扫荡妖氛, 力挽狂澜回世运;
恫鸾驭归真瑶岛, 剩有彰明母教, 长留懿行在人间。 陈济棠
具丈夫之概, 乃能为世生才, 一代扬辉彤史在;
懔师训之遗, 早叹知兴有母, 三湘传耗婺星沉。 小门生李宗仁
惟哲嗣勋隆上将早赫然, 青史千秋兴废溯前知, 母教有方成女宪;
以德心颐养天年以全致, 箕筹五福康宁启逢吉, 孙枝继起振家声。 孙科
令子义不敌秦, 当年誓师四川, 讨逆捐躯承圣善;
太君化行广汉, 此日诗歌南国, 涧繁沚藻失仪型。 戴传贤
伟略挽共和, 六诏义师, 梓舍高勋昭国史;
真灵归寂静, 三湘哀奠, 名门淑德永徽音。 赵恒惕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10-18 15:46回复
    蒋某人在挽联当中尊称王太夫人“吾母”,倒真是很会说话。
    而李宗仁的挽联落款谦称小门生,则更加印证了新桂系诸雄与其校长蔡锷的师承关系。
    段祺瑞程潜两位上将的挽联也颇有看点,一个用博浪典故直接影射袁世凯如同暴君秦始皇,之前可从未见过;一个借怀念同乡学长(程潜与蔡锷同庚,年龄大蔡锷半岁多,但在陆军士官学校比蔡锷要晚3期),抒发自己的满腔忧虑愤懑。


    IP属地:河北2楼2018-10-19 22:56
    收起回复
      邵阳县的姑娘被洞口人收养,最后又许配邵阳的蔡正陵,怕是专为生蔡锷特从邵阳走一遭?小编,现有的知识完全限制了小编天马行空的想像,我只能呵呵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1-09 12:20
      收起回复
        蔡锷1882年12月18日出生原武冈县(现洞口县水东镇杨万村大坝组)颜氏在洪杨之战时带着蔡正陵兄弟从邵阳来武冈,后落在洞口山门水东缝衣做小活郎生意为生。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9-12-31 01:03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5楼2023-02-28 19: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