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吧 关注:15,536贴子:745,254
  • 22回复贴,共1

由《南征日记》看清代围剿黔东南苗族女性的生存状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南征日记》是清代中期生苗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书中还有大量的苗人女性的生活记载,通过这些记录使我们知道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生育率、卫生状况、人均寿命、夫妻关系等历史信息。在残酷的军事围剿之下,她们被卷入时代的漩涡中。时刻面临着颠沛流离,亲人死去,疾病折磨的痛苦。
乾隆元年,复增兵分八路排剿抗拒逆寨,如阹兽网鱼,重重合围,以渐进偪(清史稿语),大量的女性跟随丈夫行军作战或逃难求生。如汪龙之妻和毛绞良之妻。




IP属地:广东1楼2018-10-25 08:04回复
    这里说的是一家三口和女婿的故事。汪龙是老连的女婿,老久是老连之子、汪龙的小舅子。从老连父子的供词看汪龙和老连有买卖婚姻的嫌疑。一两五钱银子当时的购买力在七八百块人民币左右,老连自己说汪龙是苗王,当时的苗王是一方的领导人,相貌、经济水平还是人格魅力想必不会太差。所以老连之女才会真心实意的跟着汪龙到处作战和逃难。可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一起飞“。从后文来看汪龙最后在交蒙山被擒,那么其妻子的结局只能发配新疆或是贩卖外地为奴。


    IP属地:广东3楼2018-10-25 08:05
    收起回复
      据毛绞良供:我年三十岁,是九丢下寨人,后搬到了九间(现在剑河县南哨镇高定村)住了三个月,从前我只拿口刀去郎洞堵过一回兵,今年九间寨子被官兵打了,我们的米谷都被官兵烧了没得吃的。听见九丢招安了后回九丢来。这娄仰绞,商同尹两个就要跟随我到九丢来打工讨吃的,在路上就被他们拿了。
      据榜机丢(毛良绞之妻)供:年三十岁,我是乌沙寨人,嫁与毛绞良已三个月,前日同汉子(丈夫)一路要往九丢去,走到半路被九丢噶包稍他们把我拿来了,听说他们都是砍牛的巴尚,拿我们来这里。


      IP属地:广东4楼2018-10-25 08:06
      回复
        书中的九丢寨不是现在剑河县久仰镇的久丢村,而是现在太拥镇的久仪村。两地苗语称呼非常接近,久仪分为上下两寨。上久仪历史上属久仪堡,为苗汉杂居,下久仪为纯苗族聚居地。从支系和地理位置来看,乌沙、久仪和久间(高定)之间语言服饰相近,双方互有姻亲往来。苗族的粮食多储存于木质粮仓之中,在战中之中极易被焚烧。为了填饱肚子只得到处流窜寻找生存的机会。


        IP属地:广东5楼2018-10-25 08:07
        回复
          当时苗族的人均寿命估计在30岁左右,而且女性的寿命要比男性寿命高一些。大多数男性或是病故,或是死于意外,或是死于官兵之手。一些女性甚至有改嫁两次,两任丈夫都先于妻子去世的。现在来看很多迷信的人认为是克夫,但是从供词当中来看当时改嫁之风非常普遍,如苗女宁么、尼辛和格乌撵的故事。
          据苗妇宁么供:我年四十岁,九甫人。我前汉子叫东党花,已经死四年了。后汉子叫引章乌,死两年了。只有一个女儿嫁给九哨寨赖噶久家去了。我没有儿子跟随寨上的人乱走逃命(意思是没有儿子参与寨上年轻人一起造反)
          据苗妇尼辛供:我年六十岁,是九甫人。我前汉子(前夫)叫勒包计,已经死了。后汉子叫金都廖,也死了好几年。并无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嫁给歹旦革党包,嫁过去已经十七八年了。前日官兵打了寨子,我跟随众人走箐(跑到山里面躲避),跑不动就被歹旦的人拿了。这宁么也是寡妇,同我一样的。
          据苗女格乌撵供:我年十三岁,九甫人。我老子叫包乌撵,死了四五年了。我娘嫁了一个后老子(继父)叫生噶养。生了一个儿子叫生噶才三岁。前日官兵来打寨子,我后老子病了半年,我娘拖着他逃命。由于跑得太慢被九丢苗人将我娘和我后老子杀了,把我两个拿来了(指的是将这个十三岁的苗女和三岁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拿到军营)。


          IP属地:广东6楼2018-10-25 08:08
          回复
            以上涉及的几女性命运和遭遇非常相似,都是连续嫁过两夫,且只生有一个子女。当时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糯质的稻谷再搭配一些野菜。食盐、蛋白质和脂肪奇缺,大多数人营养不良,医疗水平落后。婴儿的夭折率高,妇女的受孕率低,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非常缓慢,人口数量维持在极低的水平,其村落的规模和人口密度都不大。


            IP属地:广东7楼2018-10-25 08:08
            回复
              清代对苗疆的征服给苗族带来深重的苦难,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通过对这些妇女的供词,从大历史背景下看小人物在夹缝中存活。
              据苗妇日纪供:我年六十岁,九甫人。汉子叫养生饶,死了二十年了。没有人要我,我只守着两个儿子过活,大儿子叫久养生,二十七岁。媳妇叫金久榜,还有一个崽(日纪的孙子)。二儿子叫计养生,二十三岁,媳妇叫养噶高,是白谦寨嫁过来的,有两个崽。我背着一个一岁多的孙子到军营里来,结果死了。官兵来打寨子时我两个儿子一个拿枪,一个拿杆子(长矛)在白展那边堵兵(抵抗官兵)。官兵打进来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逃到溪口里面,我年纪大走不动就被捉来了,我的儿子和儿媳妇不知去向。
              应该说这位老妇的家庭生活还是非常幸福美满的,虽然中年守寡。但是有两个儿子,都娶了妻生了子女。但是官兵打进来得时候一切都变了,先是一个孙子跟随她到军营受审夭折了,两个儿子拿起武器抵抗官兵逃难不知去向。一个幸福的家庭就此破灭。正如托尔斯泰原著《安娜卡列尼娜》开篇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据苗女榜宁革供:我年十八岁,九甫人,还没有嫁汉子。我老子叫宁革,年龄四十岁。由于骨头病痛瘫在家三年了,官兵来打寨子时。我扶着他逃命,最后跑不动了就被大兵杀死在了箐里,他们就把我拿来了。我的哥哥叫午陇革,只同本寨的人到东晚坡去劫掠官兵,昨日也被拿来了。
              榜宁革的母亲应该早就去世,所以在供词中没有提及。其父双腿残疾,在逃跑的时候也是被官兵所杀,有一哥哥参与抵抗官兵,最终被拿获擒住。
              据苗妇妍金苟供:年七十一岁,九甫人,汉子党包幺七十五岁。我两口只生过一个儿子,七岁的时候死了就再无儿女。前日官兵来打寨子,我跟随众人逃亡小溪里面躲避。他们跑得快的都走脱了。我跑不动就被捉来了。我汉子跑的是另外一条路,听一同被捉来的本寨的久党毛对我说我汉子被官兵杀死在九甫箐旁边了。

              应该说这个尼金苟老太太是个苦命的人,与丈夫生有一子,不过没有长成人,一生无儿无女与丈夫相依为命,妍金苟七十一岁,丈夫七十五岁,丈夫在逃命期间被官兵所杀。根据后文的描述,妍金苟万念俱灰,重病缠身。该书作者李椅念其年老,又无亲人参与起义赦免其死罪,尼金苟最后也是在孤独,饥饿和重病中死去。


              IP属地:广东8楼2018-10-25 08:09
              回复
                不忍看到这些残酷的历史。愿战争悲剧永远不再重演。愿苗族同胞永远幸福快乐。


                IP属地:河北10楼2018-10-25 20:16
                回复
                  灾难深重,人家不是随便说的。


                  IP属地:贵州11楼2018-10-25 21:16
                  回复
                    苦逼,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10-25 22:13
                    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0-31 21:15
                      回复
                        多发一点出来。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0-31 21:26
                        回复
                          我就是来自巴冶的人,巴冶是个寨子,现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三穗县。少年时听很多老人讲关于苗族历史的故事。抗清苗王万金贵的故事据说三天三夜讲不完。小时候听过,现在忘了。现在有知道历史的人都去世了,本想着毕业了,有时间去走访走访,然后记录下来编辑成书,现在觉得很可惜。现阶段我觉得苗族发现面临着许多问题,各个地区苗族需要沟通起来形成文化的交流。有了交流再统一,统一了再发展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12-04 09:15
                          收起回复
                            阿弥陀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2-12 09:19
                            回复
                              妇女儿童最苦


                              来自手机贴吧39楼2022-09-14 07: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