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史吧 关注:3,539贴子:17,802
  • 10回复贴,共1

如何看待小说《洛丽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10-30 12:08回复
    以下观点转自知乎。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0-30 12:09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0-30 12:10
      回复
        纯徒*丝
        世界骑行中,公众号:流浪家梁二
        下面这个答案是我回答另一个关于洛丽塔的问题的,知乎不像Quora有问题合并功能,使很多资源被浪费。
        以我的体会,很多时候作者的本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的角度和判断。我很诧异其它答案着重于所谓的美学、爱情、文学技巧,或许这和我们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吧?
        ---
        这是我读过洛丽塔之后写的分析和感想。(选择的图片是我认为最能反映本书的一张,因为所有展现洛丽塔样貌和姿态的封面都无不破坏了小说的原意:洛丽塔只是一个想象和象征。)
        1,小说完全站在主人公亨伯特的角度描写洛丽塔,和他一样,读者无法窥见洛丽塔的内心世界。正如末尾亨伯特所承认的那样,他对洛丽塔其实一无所知。洛丽塔的喜怒哀乐、想法和需求、梦想和希望对我们来说是一片空白,只能从亨伯特的叙述中得到及其片面和些微的窥探。而亨伯特对洛丽塔的需求通常是熟视无睹的。
        很多评论者试图对女主角进行分析和判断,我认为这是对此书进行戏剧化的看待,这是不明智而错失重点的。
        2,所以,主人公对洛丽塔的感情几乎完全是他自身欲望的实体化,而不是洛丽塔的真实面目。其描写的具体、生动以及其产生的共鸣,吸引读者落入圈套。毕竟,我们都被欲望控制,诗意化的欲望使人陶醉。这种欲望本身就其人性或非人性而言,是值得探寻、刻画和探讨的,也是本书的精彩和成功所在。
        (在此,我相信洛丽塔可以被看成是一个象征,人类欲望的化身,这也是这个形象在大众文化里扎根的原因)
        3,对主人公内心的描写的真实性和易受同情性,使读者被带入,但这也像所有其他犯罪一样,是可以被同理的。一个沉稳的读者在本书的开篇,当主人公描写自己对幼女的奇特欲望时,就可以发现这一点。随着亨伯特对洛丽塔的霸占以及对其自由的剥夺,穿透作者通过亨伯特高明的语言技巧制造的迷雾(或是亨伯特借作者来迷惑读者?),我们仍然可以看出这对主与奴、夫与妾,暴君与玩物之间的权力的极端不平衡(亨伯特控制了洛丽塔生活的所有方面,她没有任何选择的空间,甚至连与人说话的权利也没有。),及其注定导致的悲剧。
        4,亨伯特的人格是这出悲剧的原点。他是一个凶残和自私的人,除了未成年少女之外,对任何人都没有好感。书中最精彩的片段就是他那些用来在脑海里挖苦讽刺第三者的轻蔑、鄙视和愤怒的语言。他的出发点永远是自己,永远在计算怎样攫取、获得、霸占和剥夺,而其他一切皆不重要。
        这和他对洛丽塔的迷恋形成鲜明对比,但也非常合理的印证了他的病态人格。
        5,同时,亨伯特的智识优势迷惑了他自己和读者(我认为作者除外,这也是我想象中他的天才所在)。很多评论者儿戏般的赞赏主人公的聪慧、细腻、执着和浪漫(?),似乎悲剧在天,在洛丽塔的身体,甚至在洛丽塔的灵魂之中。这对我来说是匪夷所思的,因为我看到的是一个被智力、天赋和所谓修养包装起来的一个破坏者,一个摧毁者,和一个可怜、可悲、可鄙的人,或者非人。这整本书让我们窥探到他的灵魂,如果足够小心,以及我们自己的灵魂。
        (他可以被看作是那耳喀索斯那样的自恋狂,只是他的受害人不只是自己而已。)
        6,最后,此书没有让亨伯特和我们完全放纵自己。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最后一次拜访,对她和家庭的唯一一次无私的帮助(而不是枪杀她的丈夫),他对自己罪行的反省(他承认了自己是强奸犯),让他和我们走回人性之中。他对一个和他一样的剥夺者奎迪的谋杀使其意识到自己和奎迪如出一辙,这也引出了他自己的结局(死于狱中)。
        洛丽塔的死,在我看来,是悲剧的句号,象征着破镜无法重圆。
        编辑于 2016-04-02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10-30 12:16
        回复
          嘛呢
          商英砖业在读生 & 写作爱好者
          87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觉得洛丽塔像一本放大了我们的欲望的书。
          像亨伯特在年轻的时候失去了女友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童年有无法弥补的伤痛。例如失去了父亲或母亲,或得不到赞扬。越得不到,我们就越渴望。比起长大后才明白的金钱和性欲,这种渴望更来势汹汹更容易让我们丧失理智。
          亨伯特在别人看来,英俊,有礼,良好的家境和教养,成功的事业。非常光鲜。但是内心深处却有着难以启齿的“怪癖”。他表面上深爱着他的妻子,背地里却在日记里骂她。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不是吗?
          与洛丽塔之间的感情,更像是征服欲望的过程。他沉迷于洛丽塔,把她看作神一般的存在,她不再是人,而是他的罪恶他的欲念之火。他不在乎自己的做法会对洛丽塔的成长造成怎样的伤害,他拼命地延长与洛丽塔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甚至认同嫖娼一样地与洛丽塔做爱。他汲取着洛丽塔,为了弥补自己年轻时的缺失。这是沉迷欲望的阶段。
          而当他终于失去洛丽塔,并且终于明白再也得不到弥补的时候,他才爱上了洛丽塔。所以在书的最后,他没有做任何过激的行为,例如杀害她的丈夫抢走洛丽塔,例如付钱给她与她做爱等等。而是做出了正常的爱人的行为,希望她幸福,让她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洛丽塔,很多人都说洛丽塔勾引了亨伯特之类的话。可是在我看来,她就是一个小女孩。她任性,单纯,充满活力与激情。她对性与爱,对与错,理智与情感,甚至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界限都很模糊。她做错了事甚至不知道这件事会带来什么后果。她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却没有大人教育她,原谅她。而当她终于明白这一切都是错误的时候,又没有能力去更改。她怀孕以后,明知道联系亨伯特会有什么下场,她惧怕这一切,却还是选择了的时候,她才终于长大了。
          她不再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她对自己也没有了盲目的自信,她像一片落叶一样缓缓地落在地上,做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她愿意主动向这个恶魔一样的继父委曲求全,获得继续生存下去的机会。
          很可笑的是,当我们不再追求弥补曾经的缺失,不再追求完美的时候,我们才会完美。
          也许亨伯特早点明白,这不会是一个悲剧。但是这也不会是一部如此精彩的小说。
          你追求欲望,追求已经无法再弥补的东西,一定会付出代价。
          我已经体会到了。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看法。可撕,但请各位尽量给我留点面子。谢谢。(≧▽≦)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0-30 12:18
          回复
            五指毛
            电影、电影制作 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172 人赞同了该回答
            《洛丽塔》被世人误解为色情/恋童癖文学,也充分说明艺术品是有解读自由的,但也是有境界之分的。
            读一个作家的作品还是要了解一下TA的生平。纳博科夫作为一名流亡的俄国贵族后裔,在政治上是失语的,所以他的整个人生都拒绝参与各类意识形态的讨论,而从事对纯艺术,纯美学方面的研究和追求,研究艺术的极致之美,形式之美(不然为啥他还有个大名号叫文体作家呢)洛丽塔这个形象,也是他心目中一种脱离了世俗束缚(比如道德,传统审美价值观)的美的体现,亨伯特亨伯特也深陷在客观外部现实和对事物纯粹性追求的困扰当中。所以用传统观点尤其是道德批判的角度去解读《洛丽塔》是不公平的。
            纳博科夫作品的深度和丰富性,莫说普通人,哪怕是专门研究纳博科夫文化的专家,也不敢说自己有多懂他(嗯如果没法从原文去分析基本上不可能多懂就是了)。
            如果题主真的对纳博科夫感兴趣,可以看他的一些文学论著和个人访谈,看完可能你还不见得能多懂纳博科夫(比如我看了大半说实话越看完越觉得自己不可能太懂),但在文学艺术的理解上,包你受益匪浅
            豆瓣链接
            独抒己见 (豆瓣)
            这本谈了很多关于《洛丽塔》的创作想法,比如人名“亨伯特亨伯特”这种叠字,起名时就是故意用叠字制造一种“陈腐而淫亵”的感觉,对于一名精雕细琢的文体作家来说,一切都很有讲究
            还有一本极好的
            文学讲稿 (豆瓣)
            里面有很多他关于文学欣赏和创作的理解和个人经验
            曾经和一位已经退休的老教授请教过一些关于文学的问题,此人是华人,之前曾经在美国的大学里教授英美文学。他出于政治正确(笑)还是说了一句“解读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有解读的权利”。接着说心里话“但是你对英语文法、英国语言史没有足够深度的认识,你怎么去读《芬尼根的守灵夜》和《尤利西斯》?什么相关的背景知识都不知道,读了也就是翻过书而已”
            把看到的一句话修改了拿过来:“艺术普及教育的意义,不在于教授艺术知识,而是培养艺术素养;艺术教育的意义,不是把所有外行都变成内行,而是把他们都变成有艺术素养的外行”
            编辑于 2015-05-21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0-30 12:18
            回复
              知乎用户
              140 人赞同了该回答
              纳博科夫在另外一本小说里说,亨伯特这个人死后将被打入地狱,但每天的日落时分,他有权升入天堂,一个人在夕阳中静静漫步。
              纳博科夫的意思大约是,亨伯特是个恶人,狼狈地挣扎于自己的欲念之中,多愁善感又气急败坏,可他的那份爱毕竟是真挚的。他伤害了小姑娘和房东太太,也伤害了自己。他念念不忘地是幼时的海边王国,男孩与女孩扮作国王与王后,相爱又被迫分离。这是纠缠他一生的幻念。
              洛丽塔漂亮、聪明、物质主义,她当然并不爱亨伯特。
              楼上有人说她挑逗着亨伯特,可是小说最开始已说明,这是亨伯特在狱中的自白书,所以,其实全书皆是他的一面之词,洛丽塔的“挑逗”或许只是亨伯特的“自作多情”。所以她会选择出逃。
              他以为自己曾那样地爱着她,却不知是彻底摧毁了她,打断了一朵花开的进程。
              纳先生的这个故事,终究只是一个文字游戏,为了彰显美的自私,舍弃了道德的自律。
              与其做道德批评,不如去安慰海边那个失落的男孩,他的王国刚刚陷落。
              编辑于 2015-05-20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10-30 12:19
              回复
                张弓
                奥等宅术师
                234 人赞同了该回答
                昨天上班老大们全出国了,我无事拿起一本放在抽屉里的Lolita翻了起来——直到旁边一个女同事凑过来问:这书讲的啥呢?
                Lolita讲的啥呢?很多人问过我。但这个问题的价值实际上类似于“蒙娜丽莎到底画的是谁?”很可惜的,纳博科夫的洛丽塔造就了一个名词,却并没有让人了解这本书和它的作者。这就好比蒙娜丽莎捧红了一位佛罗伦萨的青年妇女而不是达芬奇一样。
                Lolita讲的是个40岁的忧郁恋童癖大叔和他媚俗粗野的14岁小女儿之间的故事,前半部蠢蠢欲动,后半部灰暗绝望。这故事的含义呢?这又是一个糟糕的问题,只有我们这些从小学着归纳中心思想的人才问的出来——在国外,艺术作为纯表现手法早就不再受人质疑,除开文笔和手法,lolita不过是个极其无聊的“40岁男子和未成年少女发生不正当关系长达一年”的故事,在这个劲爆的年代即使放在新浪也怕是也上不了首页。
                当然,作者写一本书总是有一些动机的,只不过这可能远比我们想得简单。Penguin classics系列的前言里附带了对纳博科夫家人的采访,他女儿说父亲选择题材完全出于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随处可见但是相当有趣”的场景的拼凑。而当我读了足够的纳博科夫的作品之后我才明白这话的含义:小多洛雷斯的卷曲棕发、长长的脚趾以及故事开头的海滩都来自作者十岁时在里维埃拉的初恋;美国式的鬼脸来自巴黎街头的惊鸿一瞥;其他的诸如奎尔蒂和夏洛特也是纳氏作品中的常客,显然他们一定是作者曾经见过的某些有特点的人;我也毫不怀疑洛丽塔发球时的优美曲线和偶尔露出的鲜红膝盖肯定也来源于美国街道上不小心映入作者眼帘的一些美妙的女孩子——是的,洛丽塔只是漫不经心收集起来的一个形象,作者创作它的目的不过是用来发泄艺术激情和炫耀表达技巧。假如把多洛雷斯换成一个小男孩,这故事依然可以成功甚至不朽,只不过现在某些词的词头将是另一种样子。
                在我看来Lolita的另一个发端是于纳博科夫对美的极高洞察和贵族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他曾经说过:“艺术是非道德的、非社会的、非意识形态的。”在二战刚过大家沉浸在对人性的反思和期待中时,他却以这么一部主题粗鄙可笑的作品把美与热情体现的淋漓尽致,正如抗日时期写《围城》的钱钟书。他们对美的理解已经超越了社会,超越了现实。而这部作品也成功的欺骗了全世界:最早作为禁书被大量品位低下的读者所追逐(我很想知道他们看完全书时脸上的样子,假如真有人看完的话);之后其文学性被慢慢发掘,欧美批评界对它大加研究,一部分人提出洛丽塔的主题是“老迈的欧洲强奸了年轻的美国”,另一部分则认为其主题是“年轻的美国强奸了老迈的欧洲”,两派笔战不辍,蔚为大观;然后到了近十年,这个名词漂洋过海来到东方,几乎成立了一个新的宗教,相关的词句在对这部作品一无所知的年轻人口中无数次流传。纳博科夫的骗局让不同地位不同领域的人一起神魂颠倒,他则在天堂无声的发笑——这是我一辈子见过的最优美最绅士的嘲讽了。
                纳博科夫根本是个骗子:他的内心装满了对世界的鄙夷和满满的优越感,但是面子上依然谦卑有加,在美国的名校之间辗转靠着教授并非自己母语的语言养活了一家人并安度晚年。他扭曲的美学和想法完全不影响他对妻子的爱——甚至洛丽塔的扉页都被提上了to Vera这两个词。而我喜欢他的正是这一点,与其和现实碰撞战斗直到最后牺牲沦为先烈,不如把自己的优越藏在心底然后好好生活,假如找到机会了,再对这人世来一下小小的挑逗罢。
                我合上书,告诉那位同事这是一本描述亲情的优美的小说,她看了看书的厚度,恭维了两句然后离开了。
                我把书从办公室带走了。回到家脱下正装,看着那米黄色的封面下小小的Vladimir Nabokov,觉得这个世界上自己并不是孤独一人。
                发布于 2017-09-25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10-30 12:20
                回复
                  猫又狗
                  23 人赞同了该回答
                  相较于乱伦、恋童的内容和主题,《洛丽塔》的语言和风格才应该摆在第一位。纳博科夫不愧是语言天才、文体大师,原作中英文夹杂着多种外语,随处可见的文学梗,精彩绝妙的文字游戏,辛辣风趣的讽刺艺术,独特的叙述视角和描写手法,以及对细节的执着与痴迷,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场语言的盛宴。对比一下改编的电影就知道了,不论是库布里克的版本,还是97年的版本,都无法展现纳博科夫奢豪的文风,以至于原本还算不错的电影,与原著比起来就显得单调乏味了。虽然主万的中译本也有不少让人诟病的地方,但总体上还是能从中感受到原文的语言魅力。
                  特别需要提一下《洛丽塔》中的讽刺艺术。纳博科夫经常借主人公亨伯特之口,对很多人和事极尽嘲讽挖苦之能事,其中还包括一些恶毒的诅咒、无奈的自嘲、充满偏见的揶揄等。例如,亨伯特对夏洛特的嘲弄,对汽车旅馆的抱怨,对洛丽塔的想入非非……当然任何时候纳博科夫都不会忘了对弗洛伊德做一翻攻击。不得不说,作者实在太坏了!书中就有好几次亨伯特拿夏洛特的死开玩笑,虽然觉得很过分,但,确实很好笑。。。
                  至于本书的内容,虽然纳博科夫十分反感从虚构的小说中探讨现实意义和道德教化,但因为乱伦、恋童癖这样的主题如此具有冲击性(更何况在当时),谁都不免讨论一番。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不管亨伯特说他如何深爱洛丽塔,不管他对自己的行为有着怎么样的美化,正如97年电影版所做的美化那样,他的行为都是自私、肮脏、变态的,他犯了罪,他毁了洛丽塔的一生。而洛丽塔,不管她再怎么蛮横、顽劣甚至近乎放浪,她毕竟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到底是“古老的欧洲诱奸了年轻的美国”,还是“年轻的美国诱奸了古老的欧洲”,这本就不应该成为讨论的重点。没有亨伯特,洛丽塔不一定幸福,但有了亨伯特,洛丽塔就绝对不会幸福。
                  对于亨伯特这个教育良好、富有见解、充满激情的老派欧洲侨民,人们可以痛骂他,说他斯文败类,说他人面兽心,或者同情他,认为他是个脆弱、敏感、至死不渝的罗密欧,但有一个身份很值得注意。说是身份,不如说是自我认同,亨伯特认为他自己是个诗人,在对洛丽塔深情款款的爱意表达中,亨伯特不断援引但丁、爱伦坡等诗人的诗句和故事,在他看来,只有他这个眼光独到的浪漫诗人,才能真正品味洛丽塔的魔力。只有诗人会做这种事,诗人有自己独特的天地,诗人创造自己的世界,并在其中成为一个高傲的王。激情越高涨,诗意越纯粹,诗人的自我的世界,就越容易与现实世界产生冲突。有的人能处理好两个世界的矛盾,在小心翼翼的自我陶醉同时,恪守现实世界的规则,但有的则无视道德和法律,不断冲击现实世界各种规则的底线。
                  亨伯特显然属于后者,他的行为虽然有一些机缘巧合的促成,如夏洛特的死,但他原本也可以以继父的身份让洛丽塔健康成长,可他还是想着要迷晕洛丽塔,并在旅途中对她施行性侵,更何况,夏洛特的死他也有一定责任。从诗意的世界来看,亨伯特是一个热情洋溢、真挚、纯粹的美的追求者,但在现实世界中,他是个拐骗幼女并对其性侵的变态狂。且不说这种特殊嗜好是先天还是后天产生,亨伯特的问题在于,他的这种“诗意的追求”,是与现实世界极端不相容的。试想,假如亨伯特这种诗意追求仅仅满足于偷藏少女的内衣物。。。这虽然为人所不齿,不过毕竟不触犯严重的法律。但悲剧就在这,这个“伟大的诗人”渴望的是性感少女的全部,他一定会滑向犯罪的边缘。
                  这是诗意掩盖下的罪恶,再怎么美丽,它还是丑陋的犯罪。纳博科夫在这部小说中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人是如何以美丽的欲望为名,干着丑陋的事情。而我们所应该警醒的是,如何正视自己的欲望?如何处理好个人私欲和公共领域之间的关系,即在不违反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自由和幸福?而这真的可能处理得好吗?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0-30 12:27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10-30 12:28
                    回复
                      恋童癖精神病患者的自述,悲剧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06-14 19: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