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吧 关注:1,789贴子:21,138

【收录】唐朝亲王10岁以前配备的王府官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吃好喝好


IP属地:江苏1楼2018-10-31 13:47回复
    唐制,皇子封亲王后开府置幕僚,而亲王府官属,严格来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别。
    《旧唐书·职官志》:
    亲王府:
    傅一人, 从三品。汉官有王傅、太傅,魏、晋后唯置师,国家因之,开元改为傅。
    谘议参军一人, 正五品上。  友一人, 从五品下。文学二人, 从六品上。
    东阁、西阁祭酒各一人。 从七品上。
    傅掌傅相赞导,而匡其过失。谘议訏谋左右。友陪侍规讽。文学雠校典籍,侍从文章。祭酒接对宾客。
    长史一人, 从四品上。
    司马一人, 从四品下。
    掾一人, 正六品上。
    属一人, 正六品上。
    主簿一人, 从六品上。  史二人,记室参军事二人, 从六品上。
    录事参军事一人, 从六品上。
    录事一人,从九品上。功仓户兵骑法士等七曹参军事各一人, 正七品上。
    参军事二人, 正八品下。
    行参军四人, 从八品。
    典签二人。 从八品下。
    长史、司马统领府僚,纪纲职务。掾统判七曹参军事。主簿掌覆省王教。记室掌表启书疏。录事参军事勾稽省署钞目。录事掌受事发辰。七曹参军各督本曹事,出使检校。典签宣传教命。
    亲王亲事府:
    典军二人, 正五品上。
    副典军二人, 从五品上。
    执仗亲事十六人,执乘亲事十六人,亲事三百三十三人,校尉、旅帅、队正、队副。 准部内人数多少置。
    亲王帐内府典军二人,副典军二人, 品秩如亲事府。
    帐内六百六十七人,校尉、旅帅、队正、队副。 看人数置。
    典军、副典军之职,掌率校尉已下守卫陪从之事。
    亲王国:
    令一人, 从七品下。
    大农二人, 从八品下。
    尉二人, 正九品下。
    丞一人, 从九品下。
    录事一人,典卫八人,舍人四人,学官长一人,食官长一人,丞一人,厩牧长二人,丞二人,典府长二人,丞二人。国令、大农掌通判国事。国尉、国丞掌判国司,勾稽监印事。典卫守居宅。舍人引纳。学官教授内人。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8-10-31 13:52
    回复
      终亲王一生,只要不是年少夭折的,府中会有很多任官员,所以要将亲王一生所有过的官员全部罗列出来,肯定不现实。因此,这里只录入唐朝亲王10岁以前配备的王府官员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8-10-31 13:56
      回复


        酆王李元亨:
        唐高祖李渊第八子,生于武德二年,武德三年封酆王。
        《大唐故礼部尚书张府君之碑》:
        (武德)九年,又转行酆王府文学
        李元亨7岁时,张君出任酆王府文学一职。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8-11-02 21:17
        收起回复
          霍王李元轨:
          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生于武德二年——武德五年之间,武德六年封蜀王,八年改封吴王,贞观十年改封霍王。
          李元轨幼年时的两个王府官员,因为墓志上没有确切的出仕时间记载,所以情况略有些复杂,后面会详细分析,这里仅作记录。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8-11-03 21:16
          回复
            道王李元庆:
            唐高祖李渊第十六子,生于武德五年——武德六年,武德六年封汉王,八年改封陈王,贞观十年改封道王。
            《大周故泗州司马赵府君(敏)墓志并序》:
            贞观元年,国学生。……四年,道王府兵曹
            李元庆最迟9岁时,赵敏就当上了他的王府兵曹。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8-11-04 18:57
            收起回复
              恒山王李承乾: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生于武德二年,武德三年封恒山郡王,武德七年徙封中山郡王,武德九年为皇太子。
              《东宫门大夫长孙府君(家庆)墓志》:
              以武德五年,奉教直中山府侍读文馆。对扬谈说,未尝不吐微言以索幽隐,精义入神,光登重席。
              李承乾3岁时,长孙家庆出任恒山王府侍读。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8-11-08 21:17
              收起回复
                《□唐故刑部尚书长孙府君(祥)墓志铭并序》:
                起家中山王功曹,寻除方框舍直长,兵部员外郎,又改吏部员外郎。
                李承乾5岁时,长孙祥出任其中山王府功曹。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8-11-08 21:18
                回复


                  濮王李泰:
                  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生于武德三年,同年封宜都王;武德四年进封卫王,贞观二年改封越王,贞观十年徙封魏王。
                  《大唐故柱国燕国公于君碑》:
                  贞观元年,拜卫王府长史。高视首席,匡替□藩,无劳露居之请,自谐匡正之寄。
                  李泰8岁时,于志宁出任他的卫王府长史。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8-11-09 20:38
                  回复
                    庶人李佑:
                    唐太宗李世民第五子,武德八年封宜阳郡王,九年改封楚王;贞观二年徙封燕王,十年改封齐王。
                    《大唐故亭山县令萧府君(汾)墓志铭并序》:
                    贞观二年,授燕王府田曹参军事
                    李佑约莫5岁时,萧汾担任他的燕王府田曹参军事。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8-11-10 21:36
                    回复(2)
                      唐高宗李治:
                      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生于贞观二年,贞观五年封晋王。
                      《旧唐书·儒学传》:
                      许叔牙,润州句容人。少精于《毛诗》、《礼记》,尤善讽咏。贞观初,累授晋王文学兼侍读,寻迁太常博士。
                      李治3岁封王后,就有了许叔牙出任他的晋王府文学。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8-11-12 20:55
                      收起回复


                        曹王李明:
                        唐太宗第十四子,贞观二十一年封曹王。
                        《全唐文》:
                        唐故李思摩妻统毗伽可贺敦延陀墓志
                        夫人姓延陀。阴山人也。……贞观十二年十一月己亥朔日辛丑,诏授统毗伽可贺敦。而报施无徵,福善虚应,所天先陨,同衾以违。抚总帐以衔哀,*穹庐而增思。春秋五十有六,贞观廿一年八月十一日遘疾薨於夏州濡鹿辉之所,奉诏合葬於思摩之茔。承议郎、守曹王府掾普文直监护葬事
                        李明三岁封王后,就有了普文直出任曹王府掾。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8-11-13 23:25
                        回复
                          楼中楼的回复被吞了,重新放在一楼里。
                          李明的生年不详,不过按照唐朝贞观年间的惯例,皇子三岁左右封王,所以由李明贞观二十一年封王的情况来看,李明应当出生于贞观十八年前后
                          虽然有人认为,李明可以很早就出生了但封王可以很迟,这一点且先不说唐太宗所有皇子封王最迟者也不会超过七岁,单看李明之藩的时间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与《全唐文》收录的诏书可知,李明之藩是在显庆四年九月以后。如果李明很早就出生了,那么显庆四年时李明少则二十岁,多则三十岁,而唐高宗不可能一直留着这么大年纪的亲王在长安待着,毕竟唐初能够有幸留在长安一直不之藩的,只有得到皇帝偏爱的皇子们,比如唐太宗时的李泰李治,唐高宗时的李旦。
                          而唐高宗对李明并没有什么深厚的手足之情可言。李明和李恽同样是遭到地方官员诬陷而自杀的亲王,唐高宗处理起来却是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对于逼死蒋王李恽的官员,唐高宗下令全部处死,然后将李恽陪葬昭陵;但对于逼死李明的官员,唐高宗只将其罢免了官职,至于陪葬昭陵更是只字未提。所以唐高宗根本没有理由留着一个年近三十且不得宠的大龄亲王不让他之藩
                          但是反过来看,李明出生于贞观十八年,显庆四年之藩的时候正好十六岁,与唐初其他亲王之藩的年纪正相吻合。所以综合各处史料的记载可知,李明的出生显然不会有多早,而是在贞观十八年左右。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8-11-13 23:28
                          回复
                            陈王李忠:
                            唐高宗李治的长子,生于贞观十七年,贞观二十年封为陈王,永徽三年立为皇太子。
                            《旧唐书·孝友传》:
                            赵弘智,洛州新安人。后魏车骑大将军肃孙。父玄轨,隋陕州刺史。…… 永徽初,累转陈王师
                            李忠7岁左右,赵弘智成为他的陈王师。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8-11-14 21:34
                            回复
                              《大唐雍州美原县令李府君(允)墓志铭并序》:
                              君讳允,字谐道,赵郡高邑人也。……年弱冠,以资补陈王执仗亲事。王升储贰,授太子左千牛备身。
                              李忠5岁时,李允出任陈王府执仗亲事一职。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8-11-15 21: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