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吧 关注:15,537贴子:745,254
  • 19回复贴,共1

苗族逐渐消失的东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苗族逐渐消失的东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10-31 23:47回复
    一个古老的民族,一个有着最久远的稻作文明史的古族。祖先遗留下来的各种文化正在被族人遗忘……
    苗族人口全球1300万(我国占有940万,其中黔390万,湘200万,滇120万,渝48万,桂47万,浙30万,粤25万,鄂17万,蜀16万,外国里 越南50万,老挝30万,泰国13万,美国20万等等分布在全球各地)。就语言而言有东部方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据说为了躲避灾难抹去了文字从此也失传了。当然这些都不是我要写的重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0-31 23:58
    回复
      我只想就身边的经历说说而已,精神层面讲我们苗其实没有信仰什么世界上的那三大教。
      第一:信仰逐渐淡化并消失,我们信仰的是自然,祖先,鬼神,图腾等。清明节当然都过,甚至现在我们苗区有很多信鬼神的,只有少数知识份子不信,比如我啊。“比较叛逆吧”。图腾的话我是没有看见过,在网上看到但已经是它认识我,而我不认识它了。信仰自然也没有听前辈们谈起具体什么,虽然我一有时间就向爷爷奶奶村里长辈们打听各种“知识”。他们大多70-90岁的老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1-01 00:06
      回复
        第二是服饰。
        现在基本都是在婚庆节假日才穿民族服装的,而且我们那的服装大多是结婚时娘家人送的,还有一种就是祖祖辈辈留传下来。比如我奶奶是湖南湘西苗族嫁入黔东北,其实都是腊尔山区的苗。她说等她老了就把衣服送给我妹妹一个人可以有一两套,重要的是男同胞的服装已经彻底看不见了,。我挺想穿穿试试看自己适不适合的。男性民族服装的话,我们那边有人自主拍苗族戏(说苗话,讲述一些帮助地主打工或者根据古代传说编改而拍的)里面有人穿过。这个服装文化,个人感觉如果没有任何外力影响的话可以保存至少四五十年吧。到时得放博物馆供展览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11-01 00:19
        回复
          第三:基本流失的苗姓。
          我只知道我姓龙,曾祖有五兄弟,排最末,而祖父说有辈份排名的,好像是五个字的轮流转,不过他也记不起哪五个了,所以现在起名都是随便怎么好看怎么取,没有了辈份排名庞大的家族就会消失成零散的。而原来是有苗姓的,但我们黔东北那百分之一百都消失了。都是汉姓,我也不知道我们这个汉姓有多久的历史了。比如龙,吴,麻,石等汉姓很多。不过这都不是重点了。发展才是硬道理。不过希望有苗姓保存的苗区同胞继续巩固发展姓氏文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11-01 00:28
          收起回复
            一起加油!


            IP属地:云南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8-11-01 00:45
            收起回复
              第四,民间文学,科学,苗医学,苗歌等
              我读书比较喜欢唱歌,当然我会说苗话但是不会唱苗歌,在我们那年轻一代唱苗歌?基本不可能的。说句真的,不喜欢听了,都听流行歌曲了,这也符合人性好吧。原因可能是苗歌没有得到继承和发展,没有融入新的元素,自然不可能受到年轻一代人的喜爱,就像我国许多民间艺术文化没人继承一样,比如京剧啊等等。所以苗歌可能不久也得放博物馆了。直到我爹那辈,也就是70后喜欢听一些苗歌还能勉强听懂和唱出几句。他们都是刘德华和张学友的粉丝,尤其特别喜欢粤语的歌,why ?显然粤语跟随时代进步,融入各种乐器比如西方打击乐,吉他等音乐元素。如果苗歌在形式和唱法以及加入背景音乐,或许能火还不一定哦。然而很重要的是,很重要的是,很重要的是,苗歌几乎代代口头相传,里面有大量关于祖先迁徙和民间传说等一些重要的故事。对于苗族史的研究比较有价值。也是苗族史最最有力的证明资料。
              科学的话,有一些太阳历等,不过没人知道了。苗医还是很常见的。最擅长的有一些草药很厉害,能治近代医学治不好的病,这个基本属实的。别人口中的“蛊”,我奶奶也不会那个蛊,好像也就是把一些人的近身品跟一些草药经过炼制最后找个非常隐蔽的地方比如悬崖下或者深竹中放下藏好。应该也就是一种祈求亲人平安或者他人不平安的东西罢了。失传已久咯。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1-01 00:47
              回复
                第五,所谓载歌载舞,有苗歌还能没人跳苗舞吗?
                答案在我们那黔东北是肯定的。真的没人跳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这些舞的名称都是网上看的,我们那没人会也没人记得有舞一说。看见其他地方过节还有跳舞感觉好羡慕,我们那过节只能杀猪,宰羊对山歌。这个苗族舞也得需要发展的,这个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啊,连国家都有保护义务的更别说身为本民族舞了。我们国家想成为国际强国,自然需要软文化实力的保养和继承,可不能都崇洋媚外,自己老祖宗的东西都没人去继承发展了,都去学西方舞,那不本末倒置吗?可以借鉴一些元素。不过我推测就像武学上说的,最高境界往往都殊途同归,这个民族舞的发展最后还得是中西方交替化或者其他化。比如最后大家都会同一种舞——“广场舞”。此处只是比喻。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11-01 01:00
                回复
                  第六,民族以前的标志性建筑
                  我也知道是吊脚楼。,小时候去外婆家,就是吊脚楼,加“私楼”。都是木房子的,下面是用木桩顶着,可以栓牛羊,不,就是栓牛羊和关养猪的。不过也得看地势而言,我老家就是大木房子,听老一辈说,那些房梁都是从远方人工自己搬来,其中的艰苦和困难说来就让人不耐听了,因为都能想象。在初中知道我们苗族有四面鼓。学校的课间操都换成打苗族四面鼓,可惜是在我毕业初中后才有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11-01 01:09
                  回复
                    第八,节日
                    自小到大,感觉最让我感觉高兴的就是过苗年了,就是除夕。因为可以吃,吃,吃。家族外出打工的都要回来一起过年,过年那天早上,比如别人家还没吃饭不能到人家家里去玩,不能说脏话,或者不好听的话。玩穿新衣服等等。
                    其他节日,比如元宵,四月八,端午(屈原好像是楚国苗族的),六月六等等。
                    希望其他地区的苗族同胞们保持住你们那边的各种文化,要勇于发展创新,才能让新人接受继承。不能太墨守成规了,没有变化的东西只会气死沉沉,气死沉沉的东西只会被埋入地下。在如今国家发展如此快的脚步下,我们应该响应国家发展,民族发展,积极的贡献,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发光发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11-01 01:44
                    回复
                      凤凰苗族路过。。。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1-15 17:27
                      收起回复
                        该死的汉人会替我们保存传统文化? 迫不及待想统一你呢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1-25 06:07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11-26 15:47
                          回复
                            耳鼓和大粗耳环。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11-27 05:42
                            回复
                              已加精!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11-27 13: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