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3,894,504贴子:70,549,001

【嘉云社】从愤青到大师 金庸的人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引言:金庸先生于2018年10月30日下午5点左右在香港养和医院与世长辞,享年94岁。


IP属地:四川1楼2018-11-05 20:43回复
    作为一名小说家查良庸先生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他的小说可谓称霸20世纪后半叶,在可以预计的未来也将持续发挥余热。人们很少知道,老先生还是剑桥大学的博士,其历史论文受到所有剑桥大学教授的认可。但是,他的文风却被反对者吐槽过于老旧和啰嗦,根本不符合近代以后西方创作技法的要求。
    对于我们这种看金庸作品长大的人来说,无论是那个在西方顶级名校获得博士学位的金庸,还是被人各种吐槽过于传统和保守的查良镛,其实一个人,他仿佛“分裂”的公众形象,也对应着他出生成长的年代。


    IP属地:四川2楼2018-11-05 20:43
    收起回复
      民国出生的愤青
      作为一个上世纪二十年代生人,金庸成长于一个老文化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欧美思想大量输入的时代。但千万不要以为欧美的文化等同于今天美国三句话不离口的“自由民主”,和后来的社会主义,还包括对当时的中国人非常新鲜的民族主义。
      在那个内忧外患不断的大时代,民族主义在尚是青年的查良庸心中打下不可磨灭的烙印。青年时代的他没有后来那种世故,在学校里看到不平的事,就要替受害者出头。因为多次写文顶撞校方,查良庸的学习生涯总是和“劝退”“开除”相伴。


      IP属地:四川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8-11-05 20:44
      收起回复

        年轻时候的查良庸先生非常热血


        IP属地:四川4楼2018-11-05 20:44
        回复(5)
          这个时间段的武侠小说也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愤青”味,虽然在写作手法上与传统公案小说并没有区别,可立意与取向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往好的小说往往会隐射社会的黑暗面,对现实的讽刺加上作者卓越的写作技法,使得观众们如痴如醉。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武侠小说,开始大量加入国仇家恨的内容,它们或借古讽今,或指桑骂槐,或明贬时政。为后来新武侠打下了的坚实基础。而查良庸就在这个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
          这个阶段的武侠小说还有一个特点:以往的武侠小说,扣除神鬼部分,还是比较贴合现实的,比如展昭这种高手往往是朝廷中人,他们就算是为民做主,也是以官府身份去办;《水浒传》中的梁山泊好汉无论实力多么高强,最后都要归顺朝廷。民国以后随着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一起冲入中国,这个大方向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改变在金庸的小说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那就是无论什么模板的主角最后的最后都不会是政府中人,哪怕是韦小宝这种贪财好色之徒最后也离开了康熙。


          IP属地:四川5楼2018-11-05 20:44
          回复

            郭靖这种人在古典小说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IP属地:四川6楼2018-11-05 20:44
            回复(6)
              可就是这么一批“散兵游勇”,在关键时刻却要比国家机关中的人更爱国。郭靖从小生长在蒙古,在遇到七个师傅之前,没有接触过除母亲外的其他汉人,成吉思汗更是待他不薄,不但让其统领蒙古大军,还把女儿嫁给他。在正常的伦理和真正的历史中,这样的人最后都会成为蒙古军中的汉人勋贵。他们对南下灭宋没有半点心理负担不说,还为此洋洋得意,如就张弘范亲自率军歼灭最后一支南宋水师,逼死陆秀夫和小皇帝,还刻下“灭宋于此”的石碑宣扬自己的功绩。


              IP属地:四川7楼2018-11-05 20:44
              收起回复

                张弘范是汉奸?当年河北地区的汉人集体被宋朝打为“番儿”,可没把燕云人当汉人啊


                IP属地:四川8楼2018-11-05 20:45
                回复(7)
                  移居香港和新武侠的正式诞生
                  在移居香港之前,金庸的思想就已经成熟,简单地概括下,就是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并行却又不排斥自由主义,认为个人为国家牺牲是天经地义;可与此同时他也受到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对于成为“朝廷鹰犬”有着潜意识的反感。这也解释了金庸在父亲被当作地主枪毙后,没有对新中国产生怨恨,因为这是“必要的牺牲”。

                  青年时的金庸


                  IP属地:四川9楼2018-11-05 20:45
                  收起回复
                    作为英国的殖民地,香港也有着非常强烈的泛自由思想。这对金庸的影响非常深远,我们在他的笔下看到的都是福尔摩斯式的民间人士,看不到古典小说中常见的如展昭之类的公门人员就是明证。
                    与此同时民国时期的思想乱流对金庸的影响是伴随终生的。抨击金庸的人往往就是攻击他半文半白的小说风格,有着太浓郁的古典小说的影子。在1955-1972年成稿的金庸小说被人们称之为旧版,相比大众所熟知的三联版要更为古典。用今天的分级制度来说,旧版的金庸武侠全是18禁。


                    IP属地:四川10楼2018-11-05 20:45
                    回复
                      这个阶段的金庸武侠是非常典型的民国小说衍生。里面人物有很明显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特征:1.认同国家利益大于一切,却没有政府背景。2.口口声声仁义道德又杀伐果决。3.家国大义常年挂在嘴上,却又不喜欢诉诸法律,攻讦不同意见的人也喜欢隔空用骂战的形式,如果我们看过鲁迅等人的相关文章,就可以理解这种颇有江湖气的“盛况”了。


                      IP属地:四川11楼2018-11-05 20:45
                      回复

                        无论是《连城诀》中的知府还是《射雕》中的吕文焕,作为中原的政府人员的他们形象一直不好


                        IP属地:四川12楼2018-11-05 20:46
                        收起回复
                          同时相比民国那些真正考究强调“技击”的武侠小说而言,金庸小说的武功就显得非常夸张。在最早版本的《天龙八部》中乔峰与慕容博交手,隔着十几丈远的距离一掌击去便将身为一流高手的慕容博震的手臂发麻。这个威力已经远胜于早期火药,这在过往的武侠小说中非常罕见。
                          我们也能从部分作品中感受到金庸受到的西方影响。以金庸作品中最为“黑深残”的《连城诀》来说,作品中的人物除男女主角外几乎没有好人,但仔细读原著会发现其架构非常严密,故事逻辑远比其他的“章节回”要好。这是因为金庸是参照着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去写的《连城诀》,而西方的小说非常强调前因后果与逻辑关系,类似于天龙这样前后顺序颠倒也无碍的小说在西方是卖不出去的。


                          IP属地:四川13楼2018-11-05 20:46
                          回复

                            《连城诀》的故事有很浓郁的《基督山伯爵》的影子


                            IP属地:四川14楼2018-11-05 20:46
                            收起回复
                              旧版的金庸武侠或者说新武侠就是这么一个结合古典中国、近代中国、西方古典的混杂体。它有着古典武侠的外壳,古典西洋的技法,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想。我们所熟知的三联版则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产物。不同于以往连载于报纸的旧版小说,三联版作为正式发行的刊物需要考虑市场,因此要改为全年龄向。
                              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部分改变电视剧里面的帮派都“人畜无害”,一点也没有旧时代黑社会的影子,就是金庸改版的结果。今天人们抨击金庸“不写实”很大程度也是受了三联版的影响,比如旧版中杨过乃是杨康强奸其母秦南琴的产物。三联版后金庸将杨过生母改成穆念慈,杨康的形象才一下子变得痴情。


                              IP属地:四川15楼2018-11-05 20: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