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吧 关注:685,143贴子:42,146,676

两宋与漕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镇海节度-韩滉 @tengchunhai309 @遥想当年少年勇
两宋的中心和以为朝代区别很大,从选择来说开封除了魏大梁就没有成为过中心城市,杭州主要是吴越中心。但是在宋朝这两座城市却成了两宋的中心。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11-09 10:22回复
    大宋就喜欢玩不同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1-09 10:39
    回复
      很明显开封是以交通起家的城市,如果有足够的军队可以凭借开封优越的交通条件大杀四方。根据《宋史·河渠志》载,汴都“有惠民、金水、五丈、汴水等四渠,派引脉分,咸会天邑,舳舻相接,赡给公私,所以无匮乏”四渠中运量最大的是卞水。北宋攻打南唐时宋军利用开封的漕运优势通过卞水运输大量物资和军队。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11-09 10:49
      回复
        早期汴河岁运江淮米三百万石,菽一百万石;黄河粟五十万石,菽三十万石;惠民河粟四十万石,菽二十万石;广济河粟十二万石。凡五百五十万石。至道初,汴河运米增至五百八十万石。大中祥符时,最高达七百万石。景德四年(1007)定额汴河每年上供六百万石。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8-11-09 11:02
        收起回复
          六百万石的运量足够养活近百万人口,通过运河开封可以获得大量的钱粮。当时的开封府商税达到 402379贯,酒课240558贯外加丝1088两。而且宋朝对于地方的税收是收九成像专卖品收入更是全部上交。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8-11-09 11:10
          回复
            开封劣势很明显那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所以不断堆人外加大量的官员加上原来城内人口,关于北宋人口一直有争议但是开封城很挤却没争议。北宋时期除了西北,河东跟河北有重兵外其他地方没有多少军队财力也不足。部署重兵的地方也是将领常换再加抽人,各层官吏也是直接委派宋朝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地方官。所以不用担心失控,北宋就这样通过开封延续一百多年。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8-11-09 11:15
            回复
              说完北宋再说南宋,南宋初期在商丘,之后到扬州然后建康又到了临安。之前在南方政权中以临安为中心的只有吴越还有李子通的吴政权。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8-11-09 11:19
              回复(2)
                五代时杭州并没有经历严重战乱北宋时期除了方腊那次闹腾了几个月外没啥大的破坏。
                据《宋史》卷88《地理志》载,北宋崇宁年间(1101—1106)户口数字与元丰年间大致相等,户数达203574,口数达296615。据《乾道临安志》、《宋史·地理志》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杭州和其他几个城市的人口对比。
                杭州主户164293客户38523
                苏州主户158767客户15202
                越州主户152585客户303
                建康主户118579客户49865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8-11-09 11:23
                回复
                  杭州本身就处于太湖流域,周围就是产粮区《咸淳临安志》载,北宋熙宁十(1077),杭州及其所属九县的夏税是:纳绢95831匹,绸4486匹,绫5334匹,绵54000两。绢可是硬通货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8-11-09 11:30
                  回复
                    相对于江南其他主要城市除了人口多外,商业也更繁荣。《宋会要辑稿》载,熙宁十年之前,杭州每年商税12万贯左右,当年商税高达183800多贯,超过了江南大城市江宁府(今江苏南京,57283贯)、成都府(171630贯)、广州南海郡(68695贯)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8-11-09 11:36
                    回复
                      《浙江胜迹》载说:“杭之为郡,枕带四海,远引瓯、闽,近控吴越,商贾之辐辏,舟船之骈集,则浙江(钱塘江古名)为要津焉。”钱塘江杭州段更为繁荣,苏东坡为杭州地方官时,曾建议开凿石门运河,以疏通江运。他在《乞相度开石门河状》中说钱塘江上游两岸“自衢(今属浙江)、睦(今浙江建德)、处(今浙江丽水市)、婺(今浙江金华)、宣(今安徽宣城)、歙(今安徽歙县)、饶(今江西波阳)、信(今江西上饶、贵溪一带)及福建路八州往来者,皆出入龙山(渡)”。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8-11-09 11:42
                      回复
                        南宋在南迁中,《吕中大事记》载,当时提出三种方案:李纲请营南阳(今属河南),宗泽请幸京城,汪、黄请幸东南。争论的焦点是坚守中原还是巡幸(迁都)东南。
                        李纲在分析了宋、金双方的军事形势”提出了并建三都的设想,:“天下形势,关中为上,襄、邓次之,建康又次之。今宜以长安为西都,襄阳为南都,建康为东都,各命守臣,葺城池,治宫室,积糗粮,以备巡幸。他的出发点是去西安有关河防线西安也是西军大本营。襄阳有汉水天险近可攻退可守,建康虎踞龙盘。三个方案里都没有杭州,但是杭州选中却是意料之中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8-11-09 11:48
                        回复
                          在渡江以前宋高宗住在扬州因为扬州繁,但是住了一年多随着女真南下扬州也不安全了,然后去建康。但是他觉得建康也不安全。吏部尚书吕颐浩乞留跸,以为江北声援,群臣附议。独有王渊提出“请幸杭州”,他说:“镇江止捍得一处,若金自通州渡江,先据姑苏,将若之何?不如钱塘有重江之阻。”此论虽未得到几多支持,却正合赵构心意,于是赵构当即决定:“今夜径趋杭州。”廷议中,朱胜非因故外出片刻,待他返回时,高宗告诉他:“适议定,不若径去杭州。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8-11-09 11:56
                          回复
                            宋高宗在苏州时曾经召集英殿修撰、提举杭州洞霄宫卫肤敏入对。卫肤敏说“:余杭(即杭州)地狭人稠,区区一隅,终非可都之地。”但他一看高宗的态度,马上转圜说:“为今之计,莫若暂图少安于钱塘,徐诣建康。”表示尊重赵构的“圣裁”。卫肤敏这种貌似折中,实为附议的论调,安抚了群臣,支持了高宗,深得上心。二月壬戌(十三日),“诏令”改州治为行宫,以显宁寺为尚书省


                            IP属地:吉林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8-11-09 1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