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探讨吧 关注:605贴子:4,755

致尼采: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遥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咩咩上学时听过一句话:
“到女人那里去,记得带上你的鞭子。”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家尼采。
也因为这句话,尼采被广大女同胞们喷了一百多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那时候班里的半大小子们都爱聚在一起侃历史,小伙子们最爱的聊的,一是三国,二是二战。
说起二战,大家都爱聊希特勒,颇有几分崇拜之意。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11-20 18:16回复
    提起希特勒,又绕不开尼采。
    希特勒是尼采的粉丝,向墨索里尼祝寿时,曾以尼采文集作为礼物相赠。
    他还向士兵分发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小册子,命令士兵满怀着“比博爱做着更伟大的事情”的冷酷意志去征服别的国家和人民。
    尼采的“超人”思想好像成了感染德国纳粹的毒药和瘟疫,使他们变成了残酷的机器。
    由此他又多了一项骂名,一个鼓吹德国纳粹,崇尚残酷独裁的政治犯。
    毕业后认识了老王,一个主业是流浪汉,副业是开大货车的河南汉子。
    老王见多识广,知识渊博,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地没有哪他没去过,天上飞的海里游的没有他不知道的。
    当然这些都是吹**的,却把当时的我唬得一愣一愣。
    我问:
    你这么厉害,你知道尼采是个怎么样的人吗?
    他答:怎么样?人渣呗,和自己妹妹乱伦的人能好到哪去?
    于是尼采又多了一条罪名。
    至此,性别歧视、法西斯、乱伦三大罪状正式成立,把尼采压得永不能翻身。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1-20 18:17
    回复
      01
      早期生活
      1844年10月15日,尼采出生于普鲁士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
      儿时的尼采是个沉默的孩子,两岁半才学会说第一句话。
      1849年7月,尼采的父亲死于脑软化症。数月后,年仅2岁的弟弟又夭折。
      当时尼采才5岁,亲人接连的死亡,使尼采过早地领略了人生的阴暗面,铸成了他忧郁内向的性格。
      父亲死后第二年,尼采随同母亲和妹妹迁居瑙姆堡,从此便生长在一个完全女性的家庭里。
      1864年,尼采进入波恩大学攻读神学和古典语言学,但第一学期结束,便不再学习神学了。
      他不迷信,说上帝死了,说太阳是他的睾丸。
      只喜欢沉思“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1-20 18:19
      收起回复
        在莱比锡期间,他偶然地在一个旧书摊上购得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欣喜若狂。
        每日凌晨2点上床,6时起床,沉浸在这本书中,心中充满神经质的激动。
        后来他回忆说,叔本华的书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现了世界、人生和他的心境。
        他觉得叔本华好像专门为他写了这本书一样。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11-20 18:20
        收起回复
          1867年10月,尼采被征召入南姆堡炮兵联队。从马上摔下,胸骨受重伤。
          1869年2月,年仅24岁的尼采被聘为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
          1872年,他发表了第一部专著《悲剧的诞生》。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11-20 18:21
          回复
            书中第一次公开抨击了普鲁士的霸权主义,指出:
            普法战争虽以德国胜利告终,其险恶后果却是使德国文化颓败。
            “使德国精神为了“德意志帝国”的利益而遭失败乃至取消”。
            引来一片喝彩声的同时也遭到了帝国的排斥。
            此后尼采一贯批判强权政治,并且在德国陷入民族主义的政治狂热之时自称是“最后一个反政治的德国人”。
            反感强权政治的尼采何以会是纳cui先驱呢?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1-20 18:21
            回复
              02
              莎乐美情缘
              1879年,由于受到当局排挤,尼采辞去了巴塞尔大学的教职,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涯。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1-20 18:22
              回复
                1882年4月,尼采到罗马旅行。
                在那里,他结交了富有魅力、极其聪慧的俄国少女莎乐美。
                这个女人可不简单,她是欧洲的一朵传奇玫瑰。
                被尼采所深爱、受弗洛伊德赏识、与里尔克同居同游。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11-20 18:22
                收起回复
                  这三个男人,一个比一个厉害,却只有围着她转的份。
                  拒绝了尼采的两次求婚;
                  尼采朋友保尔·里为她跳崖自杀;
                  而她的丈夫把刀刺进自己的胸膛才威胁求婚成功,但婚后却不允许发生性关系,让丈夫和女佣生孩子;
                  自己则和大诗人里尔克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以及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风流快活,意外怀孕直接打胎。
                  莎乐美的故事,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11-20 18:23
                  回复
                    尼采心醉神迷的拜倒在这位外表娟秀,气质脱俗的女孩的石榴裙下。
                    两人结伴到卢塞恩旅行,沿途,尼采向莎乐美娓娓叙述往事,回忆童年,讲授哲学。
                    但是,羞怯的性格使他不敢向莎乐美吐露衷曲,于是他恳请保尔·里替他求婚,殊不知保尔·里自己也爱上了莎乐美。
                    莎乐美对这两位追求者的求爱都没有允诺。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11-20 18:24
                    收起回复
                      三人一起游玩时拍的这张照片很好地说明了一切,鞭子拿在谁手里,主动权在谁手里,一目了然。
                      最后,两人只能保持着友好的接触。
                      仅仅5个月,尼采生涯中的这段幸福小插曲就终结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1-20 18:25
                      回复
                        03
                        发疯去世
                        1889年,尼采的灾难降临了。
                        长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在都灵大街上抱着被主人虐待的瘦马嚎啕大哭。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11-20 18:26
                        回复
                          哭喊着:“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呀!”
                          就这样发了疯,再也没有恢复精神正常。
                          数日后,他的朋友奥维贝克赶来都灵,把他带回柏林。
                          尼采进入了他的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先是住在耶拿大学精神病院。
                          1890年5月,母亲把他接到南堡的家中照料。
                          1897年4月,因母亲去世,尼采迁居到位于魏玛的妹妹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的家中居住。
                          1900年8月25日,尼采在魏玛与世长辞,享年55岁。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1-20 18:26
                          回复
                            04
                            关于歧视女性
                            事实恰恰相反,生活中的尼采,对女性的态度是无比谦卑和羞涩的。
                            在他上大学时,面对一群在舞台上唱歌的女孩。
                            他只敢跑到帷幔后面去为她们喝彩。
                            尼采还对他一见钟情的几位女性写过无数封求婚信。
                            但由于表达太突兀直白,结果让信全都石沉大海。
                            在女性面前,尼采更像是一个孩子。
                            有一回他被朋友带到了一家妓院,在无数名风尘女的众目睽睽下,他飞快的弹奏2首曲子后就逃之夭夭了。
                            1876年,尼采结识了一个冷艳而高贵的荷兰少女。两人相谈甚欢。于是尼采鼓足勇气向对方求婚。
                            他唐突的行为让这位少女不知所措,结果还是被少女婉言拒绝了。
                            这时的尼采,在遭受了一次次情感上的挫败后,对爱情已经心灰意冷,他只想一门心思的投入到自己的写作中。
                            莎乐美的出现犹如清风一般吹散了尼采生活中的阴霾。
                            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尼采发现莎乐美不过是把他当成一个消遣的玩偶。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1-20 18:27
                            回复
                              她自己是用一副游戏的态度来面对婚姻大事的。
                              他们一起相处了大半年,最后不欢而散。
                              再回到“别忘了你的鞭子”这句话。
                              它更像是尼采回顾自己的恋爱经历时,一种自我嘲讽式的调侃。
                              纵观尼采的情感世界,你会发现他太钟情于异性了。
                              当他太过于依附女性的时候,他情感中最脆弱的一面就呈现出来了,那其中包含了太多小男孩式的狭窄意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11-20 18: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