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吧 关注:43,080贴子:755,221

文字、宗教与城市:日本与西方城市空间中的文化线索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11-25 20:00回复
    日本与西方的城市空间显然不同,甚至在有些方面截然相反。论其原因,不免追溯至悠久的文化传统,与其孕育的思维方式的根本差异。槙文彦生动地使用了“时钟关系”与 “云状关系”二词来形容西方与日本的城市结构,前者部分和整体条理清晰,后者则处于不稳定的平衡状态。芦原义信则指出看似混乱无章的日本城市面貌背后存在着根植于地理、历史与文化的“隐形秩序”。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1-25 20:00
    回复
      随着启蒙运动催生的欧洲中心论的偏见,日本建筑与城市曾一度遭到西方的挑剔与蔑视。当现代主义浪潮兴起,框架结构、模数、连续空间、建造方式的自明性、去装饰化等日本建筑特征突然以其惊人的“现代性”进入西方建筑界的视野之时,东京因缺乏广场、公园、人行道、市民空间等象征西方文明城市特征的硬件,仍然是那座灰暗、单调而丑陋的“临时之城”。直到20世纪后半叶,冈特·尼契克、波同德·伯格纳等学者才开始从久被诟病的日本城市中挖掘价值,他们指出,必须抛弃西方对于封闭与实体概念的执着,才能欣赏日本式的空间,因为日本的空间感并非由其组成元素构成,而是由“事件”所创造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1-25 20:01
      回复
        回溯西方对于日本的态度变化具有某种黑色幽默。人们往往以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附会他者,而忽略了彼时彼处的文化语境。但城市空间是宽泛的文化背景下极为复杂的综合体,与各类文化要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仅选取文字、宗教两条脉络进行梳理,通过建立它们与城市空间的联系,能帮助理解日本与西方城市空间差异的“为何”与“如何”。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11-25 20:01
        回复
          本文观点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学者巴瑞·谢尔顿(Barrie Shelton)所著的《向日本城市学习:城市设计向东看》(Learning from theJapanese City:West meets East in Urban Design),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校正和拓展。该书于1998年初次出版,2012年再版,受到日裔妻子冈山惠美子的帮助和影响,观点生动有趣,涵盖面广。日本与西方的对比贯穿始终全书,对比的结论包括一系列关键词——分散(而非集中)、拼合(而非网络)、横向(而非纵向)、逐渐(而非整体)、流动(而非固定)、暂时(而非持久)、灵活(而非固定)、重内容(而非实体环境)、物体与周围界限模糊(而非清晰)——可以用以概括日本的城市特征。形成这些特征的城市设计方法强调的概念包括:区块,碎片,转化和变形,部分独立,细节和局部先于整体,灵活及无限,相异部分的叠加、并置和共存。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11-25 20:02
          回复
            文字的书写与排版是一种空间排列行为,这与在建筑中排放墙体、地板、家具,在城市中排放广场、道路、树木有共通之处。罗德·孟罕指出“语言的排列方式将最终影响人类的思维”,反过来说,文字的排列,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一样,均对思维模式有所反射。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1-25 20:03
            回复
              日语的语言结构受到中文与英语的双重影响,其书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由汉字、平假名、片假名甚至罗马字组成。汉字可以单独表意。假名由汉字简化而来,表音而不表意,但并未取代汉字,而是相互结合使用。假名与英文中的字母有类似之处,需要组合才具有意义,但字母的抽象性显然更为突出。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1-25 20:03
              回复
                在文字的书写上,孩童时代的学习过程可以被引为佳例。日语练字本是正交的方格网;而英文练字本则由横向线条组成。前者是区块状的,后者则是线状的。单个文字的书写亦颇有讲究,大多英文字母可以一笔写成(至多两笔),仅需将字母嵌入指定的横线之间;而汉字笔画繁多,必须把握笔画间的平衡,将重心置于方格中心,方可美观。因此书法在东方得以成为一门学问,未经专门的陶冶训练,实难掌握。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11-25 20:03
                回复
                  在书写方向上,西方字母基本上是单向的,只能在页面上从左至右横向书写才易于辨识。相对而言,日本文字却是多向的,既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自右往左的书写方式,也能适应源于西方的从左自右的横向格式。在今天的日本出版物或店招中,我们常能看到同一版面的文字采取两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11-25 20:04
                  回复
                    两种文字的根本区别体现在两种文化的传统书写工具——毛笔和翎笔上。翎笔的设计适合于横向书写(笔画竖向宽,横向窄),而毛笔则具有往任意方向的灵活性。对应的握笔方式也相殊甚远。毛笔需纵向握笔,手悬空于纸张上方,而翎笔则须控制一定角度,手腕紧贴桌面,分别适应于团块和线性的书写模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11-25 20:04
                    回复
                      两个书写系统另一重要区别是西方字母和日语汉字的数量不同,英语只有不变的二十六个字母,而日语汉字数量已逾五万。许多汉字是由两个以上已有汉字拼合而成的复合字,如“雷”、“峙”等,在拼合过程中,原有的汉字形态发生变形以达到新的平衡。这也体现了日语汉字系统的灵活和潜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1-25 20:05
                      回复
                        总而言之,日语文字相对独立、排列多向、组成复杂,是灵活的区块系统;而西方文字相互依赖、排列单向、组成简单,是较为僵化的线性结构,两者有着根本区别。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11-25 20:05
                        回复
                          此外,由于日本文字的区块特征,文本与图像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往往能在同一版面互相融合、叠加,形成错综复杂的版面效果,不同与西方清晰明确的版面结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1-25 20:07
                          回复
                            日本的主要宗教为神道教和佛教。神道教为日本本土宗教,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前就早已存在。神道意为“诸神之道”,是一种泛灵多神信仰。神道教认为“万物皆有灵”,包括日月星辰、河流山川、风雷雨电、树木岩石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与非生物中,都寄居着神灵。神灵之间相互平等,没有真正的等级之分,更不存在绝对的造物主或统治者。不同的祈求对应着不同的神灵。诸神各司其职,创造了世界。这与基督教世界至高无上、无所不能的上帝形成对照。上帝居于天堂,而神道教的神灵则栖息于土地。神道教世界几乎没有冲向天空、俯瞰大地的欲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1-25 20:08
                            回复
                              佛教于六世纪自中国由朝鲜传入日本。佛教的传入并未导致神道教的衰落,而是与之和平共存,两者共同成为了几乎所有日本人生活的一部分。在今天的日本城市中,神社随处可见,并在很多时候与佛教寺庙共存,鼓励神社里的神灵向佛,而神灵则守护着众多的寺庙。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11-25 2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