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安吧 关注:2,978贴子:68,973

回复:【天下长安】唐朝政治制度、官制的相关介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 礼部:礼部、祠部、膳部、主客
〔1〕礼部司: 掌礼乐、学校、衣冠、符印、表疏、图书、册命、祥瑞、铺设,及百官、宫人丧葬赠赙之数。
〔2〕祠部司: 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筮、医药、僧尼之事。
〔3〕膳部司: 掌陵庙之牲豆酒膳。
〔4〕主客郎司: 掌诸蕃朝谨之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12-02 20:06
回复
    4. 兵部:兵部、职方、驾部、库部
    〔1〕兵部司: 兵部郎中一人判帐及武官阶品、卫府众寡、校考、给告身诸事;一人判簿籍及军戎调遣之名数。 员外郎一人掌贡举、杂请,一人判南曹,岁选解状。
    〔2〕职方司: 掌地图、城隍、镇戎,烽候、防人道路之远近及四夷归化之事。
    〔3〕驾部司: 掌舆辇、车乘、传驿、厩牧马牛杂畜之籍。
    〔4〕库部司: 掌兵器、卤簿仪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8-12-02 20:08
    回复
      5. 刑部:刑部、都官、比部、司门
      〔1〕刑部司: 掌律法,按覆大理寺及天下上奏诸案件。
      〔2〕都官司: 管理俘虏,奴隶的簿录,给以衣粮医药,并审理其诉讼事件。
      〔3〕比部司: 负责通会内外赋敛、经费、俸禄、勋赐缺乏物资,以及军用物资、器械等事。
      〔4〕司门郎中、员外郎: 管理门禁关卡出入登记,以及各地上缴失物的处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8-12-02 20:11
      回复
        6. 工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
        〔1〕工部司,掌城池之工役程式,为尚书、侍郎之助手。
        〔2〕屯田司,掌天下屯田及在京文武官员之职田、诸司官署公田的配给。
        〔3〕虞部司,掌苑囿、山泽草木以及百官蕃客菜蔬薪炭的供给和畋猎之事。
        〔4〕水部司,管理河流过渡、船舻、沟渠桥梁、堤堰、沟洫的修缮沟通,以及渔捕、漕运诸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8-12-02 20:13
        回复
          九寺五监:
          独立中央职能部门,和尚书六部在职级上基本平级,与六部没有法定隶属关系,但职权与六部重叠之多,实际存在分工和制约关系。六部主管政令,九寺五监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九寺基本由秦汉九卿发展而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8-12-02 20:17
          回复
            九寺:
            1. 太府寺
            北魏孝文帝末年,改少府为太府,以卿、少卿为正副主官,掌财称库藏。
            2. 司农寺
            北齐始建,历代沿置,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及京朝官之禄米供应等事务。司农寺旧置判寺事二人,以两制、朝官以上充;主簿一人,以选人充。掌供藉田九种,大中小祀供豕及蔬果、明房油,与平粜、利农之事。
            3.宗正寺
            北齐设立宗正寺,宗正改称宗正寺卿或宗正卿,副官称宗正少卿,掌管皇族事务。管理皇族、宗族、外戚的谱牒、守护皇族陵庙,因为唐代道教是国教,所以宗正寺还管理道士、僧侣。
            4. 太常寺
            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5. 光禄寺
            秦代称郎中令,汉初沿置。武帝时改称光禄勋。东汉末复称郎中令。为宫廷宿卫及侍从诸官之长。魏、晋、南朝宋、齐及北魏均同。以后废置不常,至南朝梁改名光禄卿,北齐置光禄寺,设卿及少卿,此后皆以皇室膳食为专职,与汉代执掌完全不同。
            6. 鸿胪寺
            秦曰典客,汉改为大行令,武帝时又改名大鸿胪。鸿胪,本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大鸿胪主外宾之事。至北齐,置鸿胪寺,后代沿置。
            7. 卫尉寺
            北齐设立卫尉寺,卫尉改称卫尉寺卿或卫尉卿,副官称卫尉少卿,隋唐两宋相沿。掌管仪仗帐幕,比秦汉时已成闲职。一直延续到南宋被并入工部。
            8. 太仆寺
            中国古代朝廷的中央机构之一,秦、汉九卿中有太仆,为掌车马之官。
            9.大理寺
            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8-12-02 20:20
            回复
              五监:
              1. 国子监
              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2. 军器监
              唐武德初年有武器监,后屡废置,开元三年(715年)置军器监。
              3. 少府监
              少府监是出现较早,延续时间较长的中国古代官名。历代职掌不一,隋确立之后,唐以后多称少府监。唐代少府仅掌管百工技巧诸务。
              4. 将作监
              掌管宫室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器皿的制作和纱罗缎匹的刺绣以及各种异样器用打造的官署。
              5. 都水监
              汉代的太常、少府、水衡都尉之下均设有都水长丞。西晋便专门设有都水台,掌管舟船及水运事务。隋、唐、金、元改称都水监,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务。
              各监官员:
              国子监长官为祭酒,少府监、将作监长官均为监,同为从三品;军器监长官为军器监,正四品上;都水监长官为都水使者,正五品上。国子监副长官为司业,少府监、将作监副长官为少监,均从四品下;各监丞为从六品下,主簿从七品下,录事从九品上(国子监录事从九品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8-12-02 20:32
              回复
                ——————————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8-12-02 20:35
                回复
                  以下是军事制度的相关介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8-12-02 23:44
                  回复
                    府兵制:
                    府兵制是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府兵制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年~551年),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5年)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唐初,中央在各地设置军府,府兵由各地军府从所在州县的农民中挑选,年二十入役,六十免役,平时在家生产,农闲训练。在唐代,府兵还要到京师“番上”(府兵制下府兵们的轮番值勤制度)。但是,各地军府只是管理府兵的户籍和日常训练, 既不能统领“番上”的府兵,更没有战时指挥权。“番上”的府兵,由十六卫大将军统领。战时指挥权,在皇帝选派的元帅手中。
                    府兵制不仅节省了国家的军费开支,还保障了经济农业建设。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8-12-02 23:46
                    回复
                      卫府制:
                      卫府制,就是以“卫”统“府”。“卫”(十六卫),既是卫戍京师的禁兵,又是统领天下“府兵”的领导机构。唐朝“十六卫”遥领天下六百多个“折冲府”(军府),居中御外,卫戍京师,是府兵和禁军的合一。但值得强调的是,十六卫大将军对天下军府只是“遥领”,并不具备真正的战时指挥权。战时,由皇帝临时派行军大元帅为最高指挥官。
                      军府、地方州县长官、十六卫和行军大元帅互相制约,没有人能够单独控制军队。这样,虽然天下府兵驻地分散,仍然是皇帝能够直接控制的中央军队。
                      中唐以后,均田制遭到破坏,府兵制土崩瓦解,十六卫丧失战斗力,从此之后,仅为仪饰之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8-12-02 23:49
                      回复
                        十二卫:
                        隋唐十二卫,是隋唐十六卫中,遥领府兵的前“十二卫”。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8-12-02 23:55
                        回复
                          “十六卫(十二卫)”历史沿革:
                          1. 北周武帝时,设置司卫、司武官,统率府兵宿卫宫禁;又有武侯府﹐统率府兵巡警京城﹐各置上大夫。这是分置诸卫﹐统率军府宿卫的始创。
                          2. 隋初沿北周之制﹐设置十二府以统率禁卫之兵﹐此即十六卫的前身。隋初十二府中﹐仅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侯六个府统领府兵宿卫。
                          3. 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将十二府增改为十二卫四府﹐合称十六卫府或十六府(后人习惯上也称十六卫)。其十二卫为:左右翊卫(原左右卫府)﹑左右骁(骑)卫(开皇十八年设置的左右备身府)﹑左右武卫(原左右武卫府)﹑左右屯卫(原左右领军府),左右候卫(原左右武侯府)和左右御卫(新置);四府为:左右备身府(原左右领左右府)和左右监门府(依旧名)。十二卫统府兵、宿卫京城;四府不统府兵,左右备身府负责侍卫皇帝,左右监门府分掌宫殿门禁。
                          十二卫所统之兵称“外军”,各有军号如下:骁骑(属左右翊卫)﹑豹骑(属左右骁卫)﹑熊渠(属左右武卫)﹑羽林(属左右屯卫)﹑射声(属左右御卫)和佽飞(属左右候卫)。此外,左右翊卫又兼领“内军”。“内军”指左右翊卫下属的亲﹑勋﹑武三侍(隋初为亲﹑勋﹑翊三卫﹐唐代同隋初)统辖的五军府和另属东宫的三卫三府之兵﹐均由高官子弟充当。
                          4. 唐初沿袭开皇旧制﹐仍称十六府。龙朔二年(662年)唐高宗改百官名时﹐始正式定称为十六卫。在中央设十六卫,其中的十二卫为府兵的领导机构: 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和左右金吾卫;又在全国范围设置“折冲府”;“十二卫”遥领天下657个折冲府,分领诸军府到长安上番宿卫的府兵,居中御外,卫戍京师,是府兵和禁军的合一。十六卫另外四卫是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掌诸门禁卫,左右千牛卫统率千牛备身等为皇帝侍从、仪卫。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8-12-03 09:52
                          收起回复
                            各卫府的机构设置:
                            各卫府的长官设置﹐前后略有不同。
                            隋初十二府中﹐除左右监门府各设将军﹑郎将﹐左右领军府各设长史﹑司马外﹐其余八府均设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下属有长史﹑司马﹑参军﹑行参军等。
                            炀帝十六卫府中﹐十二卫各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下属略同隋初﹐仅无司马﹔左右备身府各设备身郎将一人、直斋二人,左右监门府则各设二郎将。
                            唐十六卫均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中唐以后﹐又有上将军一人﹐为卫之长)﹐下属有长史﹑参军﹑中郎将﹑郎将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8-12-03 10:44
                            回复
                              关于折冲府:
                              折冲府是唐代府兵制基层组织军府的名称。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有时增至一千五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
                              “折冲府”正副长官名称多变,曾名“军头、府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统军、别将”,贞观十年正式改为“折冲都尉、果毅都尉”。
                              每府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别将、长史、兵曹参军各一人,这是府一级的组织。府以下,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及旅帅;五十人为队,有队正、副;十人为火,有火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8-12-03 11: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