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吧 关注:190,779贴子:413,378
  • 2回复贴,共1

8000斤大铁炮,一发炮弹打出8里地:最强红衣大炮,轰塌无数城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视频来自:百度贴吧


1楼2018-12-17 16:58回复
    求视频出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1-17 10:48
    回复
      清代这种重型火炮不适合作为野战炮使用,作为海防炮也十分鸡肋,因为火炮倍径低,导致射击精度低,射程近。就拿现存的清末最大红夷炮“耀威大将军”来说吧,该炮重达1.2万斤,长346厘米,口径18.5厘米,倍径18,看倍径作为攻城加农炮还是很好的,但是拿来作为海岸炮就不大合适了。
      为什么清军的火炮会这么重呢?原因就是清朝铁炮铸作水平不高,为了避免炸膛故而加厚炮管。这种牺牲机动性,来增加火炮可靠性的方式也是水平有限的无奈之举。
      如果没有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四五千斤以上的大炮如果要被当做野战陆炮来随军移动,是极其不便的,尤其的地势崎岖的地方,就算调动大量民夫参与搬运工作,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清朝也不傻,通过历次对外陆战,都可以看见清军很少使用超过三四千斤的重炮,就拿征讨准噶尔来说吧,清军携带的火炮也多为一百七十斤左右的威远将军铜炮(口径4.4厘米,使用铅弹,属于一磅炮的水平),甚至更轻便的子母炮。原因就是战线太长,跨越了中国地势起伏的三级阶梯,重型火炮难于运输。
      而且这种重型火炮机动性差,难以配合步兵快速移动,胜不能追击,败不能带走,可谓是十分鸡肋。
      欧洲陆军在十七世纪前期就开始了陆军火炮轻量化的进程。
      瑞典军事家古斯塔夫二世在十七世纪早期炮兵武器上进行了最为重大的技术革新,目的是要提高炮在与步兵及骑兵联合作战时的效能。
      为了能够提高火炮的发射速率,更重要的是要使炮能够及时进入恰当的阵地。这就要求炮具有很高的机动性,反过来也意味着必须减轻炮的重量。
      为此,他把瑞典野战炮的口径标准化为适合发射24、12和3磅炮弹的三种口径。
      他首先取消了使用48磅炮弹的笨重火炮,并且改用机动性很强,发射速率较高的3磅炮取代了原本的8磅炮。3磅炮作为瑞典陆军不可或缺的步兵支援型火炮,于是被冠以“团属炮”的称呼。
      经过反复试验后,通过提高火药质量,进而缩短炮管长度,达到减轻重量的目的。3磅炮采用的炮管长度为4英尺(1.2米),连同炮车仅重625磅(566斤)。它采用了整装式炮弹,从而简化了装弹程序,提高了炮弹的发射速率。这种武器完全改变了炮兵的功能,古斯塔夫军队中的每个团都配备有一门这样的炮(后来改为两门)因此使瑞典军队的作战火力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在许多年里,配备有这种炮的团是唯一能够与步兵协同作战的军队。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1-21 13: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