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回复贴,共1

经常听别人说晚上阴气重,不适合做艾灸,晚上做艾灸会对身体造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经常听别人说晚上阴气重,不适合做艾灸,晚上做艾灸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影响!那白天没时间做,晚上又不能做,岂不是没机会艾灸了呀?
其实这么理解也是有史书记载的: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中记载:“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人身的阳气,白天主司体表:清晨的时候,阳气开始活跃, 并趋向于外,中午时,阳气达到最旺盛的阶段,太阳偏西时,体表的阳气逐渐虚少,汗孔也开始闭合。所以到了晚上,阳气收敛拒守于内,这时不要扰动筋骨,也不要接近雾露。如果违反了一天之内这四个时间的阳气活动规律,形体被邪气侵扰则困乏而衰薄。
中医养生讲究的“顺天时”
其实艾灸是顺应这个自然法则的。
《素问·生气通天论》里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需,气门乃闭。”
意思是: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密切相关,早上阳气生发;中午阳气最盛;晚上阳气潜藏,毛孔闭合。人体要根据自然界的这个变化来安排饮食起居。
晚上的2个时间段:
9点-11点:属于亥时,也就是“人定”。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人应该安静下来了”。亥时,又是三焦经当令,三焦经主管百脉通五脏,如果这时睡觉:百脉受益,一生无大碍。就是这时不睡,也应该安静下来,安五脏以利睡眠。
11点-1点:这时是子时,三焦经大家不太熟,但是稍有养生常识的友都知道“睡子午觉”。大睡子时觉,就是这个时候。子时是自然界和人体阴气最盛,也是人体经气”合阴“的时候,这时睡觉最利于”养阴“。
而艾灸主生发,是生发阳气的。因此晚上艾灸影响睡眠。影响睡眠事小,伤阴就事大了!那么上班族早出晚归,下班后吃饭、洗刷完后已是9、10点了,到底还灸不灸呢?!灸,又怕伤阴!不灸,那就真没什么时间可以灸了!
可不可以灸呢?灸!
只是说:晚上灸不好,但并不是说绝对不能灸!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上午9点到11点,我们正在上班,艾灸的时候火急火燎的,那么这个时候虽然艾灸了,但是大家觉得会有效果吗?而晚上下班之后,吃过晚饭,没事坐在沙发上优哉游哉的看着电视,然后一边艾灸,心情舒畅艾灸效果肯定是翻倍的。
晚上艾灸,对身体不好的人确实会引起“阴虚火旺”的症状:
五心烦热、面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大便干结、鼻腔热、口腔溃疡、神疲消瘦等。
但是《黄帝内经》又讲“寒热虚实,火自当之。”所以不管是寒症、热症、虚症、实症都可以进行艾灸。只要灸对就能既能补阳又能养阴的效果!实际上通过泡脚;搓脚;再艾灸涌泉穴、太冲穴、太溪穴、三阴交都能改善阴虚火旺的现象!
养阴步骤:
1,泡脚:每周挤时间,泡脚3次;每次20分钟左右;温热水、艾草水、盐水、醋水.......均可。
2,搓脚:搓整个脚底板各50个以上,泡脚后搓脚很容易出汗,这时要忌大汗,自己灵活调整搓脚个数。
3,艾灸:取穴“涌泉穴、太冲穴、太溪穴、三阴交”,各灸10分钟。
那么,什么时候更适合艾灸呢
第一、最重要的是坚持用正确的方法艾灸!
早晨阳气生发,到中午最旺,过午后开始下降。但事实上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坚持用正确的方法艾灸!总之,学会用艾灸养阴非常重要!
①从节气上来讲
艾灸注重节气灸,因为在节气时候是人身体内阴阳交替的时间,这时艾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冬春轮换之际,人体内阳气开始升发,而身体阳气一旦充足就会自动冲击潜藏了一冬的病灶,给体内阳气加一把火,一鼓作气把潜藏的病灶给清除!
中医养生讲冬病夏至,意思就是冬天得的病要追溯到夏天,是冬天落下的病根,要从夏天开始调理,然后就有了三伏灸。冬至是一年中“一阳升”的时候,最适合做艾灸来补充阳气,比如我们常讲的三九灸。
②从季节上来讲
冬季是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一个季节,那时若不注意调养,会因阳气不足而引发很多病症,因此冬季艾灸针对寒性体质的女性朋友来讲尤其重要。
③按疗程来讲
前3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10天隔一天再灸。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理论上,上午是最适合艾灸的时候,但艾灸养生是比较灵活的,可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和舒适度选择艾灸的时间。
养生可以艾灸一些保健穴:中脘,神阙,命门,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等。如果找不到具体的穴位,经常艾灸腰部和腹部也比较好的。
第二、古医书说的不一定适合现代!
古医书是根据当时古人的生活习惯定了很多规矩,比如古医书说艾灸需在白天进行。
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的是原始农业,冬天的时候是不用耕作的,所以他们白天会有很多时间养生、治病。
而现代人,白天要上班,基本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12-24 13:23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20-03-26 08: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