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衡吧 关注:4,083贴子:47,973

【元若皓月】迟暮 齐衡×明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这是以盛家盛长柏的孙女盛小六的视角来写,以齐衡为主线,回忆为副线,虐文,泪点低的勿看。文笔渣,还请各位手下留情。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1-22 23:12回复
    顶楼主加油抢一下你的二楼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1-22 23:28
    收起回复
      悄咪咪的放弃码文来顶帖


      4楼2019-01-22 23:40
      收起回复
        顶顶


        5楼2019-01-22 23:44
        收起回复
          蹲楼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1-22 23:45
          收起回复
            暖暖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1-23 01:00
            收起回复
              盛小六(一)
                我家是名满金陵的宥阳盛氏,自我高祖父幸中探花却惜英年早逝,曾祖父盛纮公致仕之时已官至从二品,三子皆为进士,入仕为官,其中我的祖父盛长柏公,更是已入封名臣阁的两朝元老,四次入阁三度拜相,履及六部十三省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而我,只是这个清贵之家中的一个小小庶女,还是不受宠的儿子生的。
                虽是如此,但有幸祖母严明,大伯母也治家有道,仆妇们亦是不敢看人端菜碟,便是我这样庶出的也不用为吃穿用度而费劲争宠。
                我乐得自在,姨娘却是为此恼怒的很,觉得我大抵是个不争气的,没甚上进心,是我那一众姐妹中最不出挑的。姨娘是恨铁不成钢,虽常常训诫我,与那邱姨娘明争暗斗,待我却也是极好的,也因如此,我是从不怕我姨娘的,还常常与她争辩,而她向来是说不过我的。
                我并非是真的那般不思进取,只是人贵有自知之明,爹爹不受祖父祖母宠爱,也不是什么达官显贵,姨娘尚且不受宠,我又是个庶女。若是事事都做的都比我那些姐妹好,我的日子又岂会好过?倒不如守拙自保,混着过些舒闲日子来的实在。
                如此这般,倒也相安无事。直至过了十岁那年,祖父的故交好友齐国公终于结束十几年的外放生涯,奉旨返京入六部为阁臣。他和祖父是自小的朋友、同窗、同年,外加同僚,情同兄弟。
                那年元宵,因齐家的儿孙和媳妇们都还未从外地回来,老公爷就到府与我家一起过节。祖父便叫阖府的儿孙来给老公爷磕头行礼。
                我照例穿着喜庆的大红袄子,裹得跟个肉粽子般,胸前是所有姊妹都有的金锁,头上梳着两个圆圆胖胖的秋秋,髟髟,用红珊瑚珠串简单地缠着一一姨娘不是不想给我梳髻戴钗,可.一张肉团团的小脸怎么看也不搭,只得放弃。
                看着七妹妹穿着一身精致的酒金绣折枝花的桃红束腰长袄,鬓边垂着一支小小珠钗,秀丽得好像一只百灵鸟,姨娘再看看我,懊恼得几乎想哭了。
                挤在兄弟姊妹中给齐国公行过礼,上头祖父和老公爷正拎着几个堂兄说学问。我开始犯困,慢慢地,不动声色地往不起眼的角落处挪。
                我在这个家里本就不大起眼,不受重视,少了我一个并不打紧,也不定能引起谁的注意来。
                话虽是如此,我却亦是不敢偷偷离席溜走,只敢偷偷躲在角落里悄悄打个盹儿,等着宴席结束。
                “那穿大红衣裳的胖丫头,过来我瞧瞧。”声音苍老清朗,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满屋的浊气,众人的目光齐齐向我看来。我猛打一个激灵,向后退的脚步猛地一顿,立刻醒了,被人推着搡着来到前面。
                我怯怯地抬起头,先看看祖父一一祖父的神色很复杂,皱眉看了看身侧的好友,若有所思。齐老国公却很慈祥,拍着我的肥猪蹄,一句句问我多大了,读什么书,爱吃什么,待知道我行六时,老国公尤其高兴,连声道:“好好,六六大顺,好!”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1-23 07:21
              回复
                出自原著,有所修改,因为是原著走向,第一章用原著打开视角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1-23 07:23
                回复
                  盛小六〔二〕
                    我却是暗自腹诽,好什么好,家中女孩多,是以没有正经起名,不过按着齿序叫“五娘’”,七娘”云云。爱开玩笑的二堂姐见我和气,很少生气,就叫我小六子”来打趣。
                    我是典型的窝里横,除了教育姨娘时,在外头我其实不大会说话。老国公问一句我答一句,又呆又木,偏老公爷待我极耐心,笑眯眯地听我结结巴巴地说着傻话,一旁的五堂姐眼珠子都快爆出眼眶了。
                    自那以后,老国公便常到我家来做客,每到这时,祖父便会差人来唤我同姐妹们前去。再到后来,只要是老国公来了,去的人便只剩下我一个,其他姐妹们都是不必去了的。
                    我那几个伯母都是极为精明的人,如此一来二去皆是心里有了有本明白账,见着没什么好处可讨,自是不愿让自己的女儿再去做那陪衬。
                    对此,我乐见其成,一来我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我的日子也可过的舒坦些,二来嘛,我是极其喜欢老国公的,能常常见到他也是极为舒心的一件事儿。老国公颇为疼我,待我极好,比我亲祖父,亲爹娘都要好。每每来都会送我许多好吃的好玩的,贵重的首饰,时下最为流行的胭脂水粉和漂亮舒适的衣裙,我不敢收,连连推脱不掉,只得求助的望着祖父。祖父只是神色复杂的望了老国公几眼,最终笑着让我尽管收下。这与祖父平日里的作风大相径庭,我觉得颇为奇怪。
                    哦,不对。奇怪的不止祖父,老国公也是奇怪的很。他见我时,常常是笑着的,只是那笑意不达眼底,温和却又透着落寞,分明是望着我的,却又好似是透过我望着另一个人。况且,我实在不知,我一个最不起眼的庶女为何能得他如此青睐。
                    我问祖父,祖父笑而不答,我摸不着头脑,问姨娘,姨娘则满心欢喜得意,说是老国公慧眼识珠,问爹爹,爹爹揣摩着,最后得出是老国公膝下无孙女承欢,我得他眼缘,便将我当做亲生孙女对待了。我心里甚是恼火,知道缘由的祖父不愿说,我又不愿去问老国公,就只能自己憋着,此事尚且作罢。
                    有得必有失的道理,我向来明白,我即是从老国公了得到了不少好处,在我那一众姐妹里就要少不得受罪。
                    姐妹们的刁难欺负我都一并受了,忍气吞声的日子我虽也是极其不愿的,可日子得继续过下去,该忍的我还是得忍。只因我明白在这个清贵之家里,是不会有人愿意为了我的这么些个委屈而费心费力的要帮我出头的。所以,我谁都要瞒着,哪怕是姨娘也不能知道。
                    有一日,父亲回来带我去向曾祖母请安,说是想要见一见我。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1-23 16:31
                  回复
                    加油


                    12楼2019-01-23 16:35
                    收起回复
                      暖暖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1-23 17:59
                      收起回复
                        盛小六 齐小二
                        曾祖母坐于上座,我同父亲规规矩矩的行了个礼后,便安安静静的站着,任曾祖母打量。
                        曾祖母瞧了我许久,忽的说道:“像,太像了!且不说这幼时的模样如何相像,就是这通身的气派亦是相差无几的。也难怪老国公如此欢喜你!”说着又望向了站在一旁的妈妈,“你说是不是!?”
                          那妈妈含笑,也说道:“是,六娘与其当真是相像的很了。”
                          我在一旁听得糊涂,像?我像谁?曾祖母的故人,还是盛家的哪一位姑娘?可这又与老国公有何等关系?爹爹也不甚明了,正欲再问,却是被曾祖母打发了去。
                          那日,我在曾祖母哪儿呆了许久,她问了我许多话,很是慈爱,倒不像是如传闻中那般凶神恶煞的毒妇人。看来,众口铄金,三人成虎,那些传闻终归是信不得的。
                          我临走时,曾祖母取下一个极为贵重的手镯带在了我手上,语重心长道:“你是个好姑娘,虽是庶女命却是极好的,万事朝前看,好好过日子。”
                          我虽不解其中深意,却还是乖乖点头应下,辞过曾祖母准备离开。刚走没两步,便听得祖母同身边的妈妈说,“老国公也是个痴情的,都这么多年了,竟是还未放下。”
                          “哎,只是可惜了老国公……”曾祖母话未说完,语气里满是惋惜,我却是兀自好奇,老国公有何好惋惜的。
                          那妈妈却好似在劝诫曾祖母,笑道:“瞧老太太,又在说胡话了,老国公有甚好可惜的,不过人各有命罢了。”
                          曾祖母不再说话,我对老国公却是愈发好奇了起来。
                          老国公再来时带了一个公子哥,祖父既没有叫其他姐妹们来见见,亦是也没有叫我回避,如此,我便也就既来之则安之了。
                          彼时,我方知这公子哥是老国公的孙子,排行老二。只是这人羞涩拘谨的很,与我一处尚有些手足无措。我瞧着倒是甚是有趣,小心谨慎的打量着眼前的少年郎,发现这人与他祖父就那双眼睛生的最为相似,好看的打紧。不过,就算撇去那双眼睛不说,他也是生的极为俊逸的,品行端正,是个温润如玉的君子。
                          自那以后,老国公每来盛府,必要带上齐小二,我开始倒还不觉得什么。只是时日久了,也觉察出不妥来,一日两日倒也就罢了,只当是两位老人家关系好,但若是回回如此,便是说不清了。女儿家的,最是重清誉,若是清誉有损,连们好婚事都是极难寻到的,这一辈子的好前途怕也是毁了。
                          老国公和祖父的心意我是明了的,可我却也是不敢贸然行动,毕竟两家老人都未明说过什么,是八字没一撇的事儿,既无婚帖又无明媒,倘若出现一点点变故,这后果也是承担不起的。
                          是以,每每齐家的小公子来时,我都推脱不去,这么一来二去的,祖父和老国公也明白了我的心意,来时再不带齐家的那位小公子。只是,我心中有愧,觉得对不起两位老人家一番苦心,又觉得寒了老国公的心。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1-23 18:38
                        回复
                          顶顶


                          15楼2019-01-23 19:06
                          收起回复
                            LZ加油


                            16楼2019-01-23 19:48
                            收起回复
                              啊,小六和小二,写得好赞!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9-01-23 19: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