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吧 关注:88,978贴子:783,349
  • 10回复贴,共1

殊途同归结局——鲁迅《故乡》与电影《孔雀》之比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鲁迅的《故乡》实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和《阿Q正传》一样,写出了一些人性共通的东西,深刻、简约,意象化的写景配备上哲理化的结尾,很有点抒情笔调。电影《孔雀》也恰恰具备这些特点。
《故乡》里最精彩活泼的无疑是描写少年闰土的部分。月下少年的英武神采,只用寥寥数语勾勒,却是相当传神。而电影《孔雀》中刻画姐姐高卫红梦想成为伞兵时,用了一组长镜头,她把降落伞绑在自行车后面,自己骑着在街道上飞驰。虽说是长镜头,在电影里也就几分钟时间。一个英姿飒爽,生气勃勃的女孩形象,忽地跃入观众的眼帘。而这随之而来的,是街上人们异样的眼神。《故乡》中闰土活泼爱玩,又在父亲的管束之下,终于和迅哥儿只相处过一次。那萧索的荒村,杨二嫂之类的社会环境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成长中的闰土,正如街上人们异样的眼神吞噬着高卫红的梦想一样。
《故乡》就是用这种简约的语言,写出了岁月和社会环境对于人们的侵蚀。《孔雀》也是用简单平凡的故事——即一种逻辑简单的电影语言,道出了一个同样的情形。在《故乡》中是杨二嫂这样的麻木愚昧的小市民汇集而成的社会大环境改变了闰土;在《孔雀》中是以父亲为代表的自私狭隘的小市民们扼杀了姐姐。有趣的是《故乡》和《孔雀》都是用观察者的视角,来写自己看到的变化。不同的是,《故乡》从头到尾都是“我”,即迅哥儿的视角来观察。而《孔雀》要复杂些,是通过三姐弟视角的转换来观察三人的变化过程。原因可能是《故乡》是短篇小说,篇幅有限,视角多变显得零乱。《孔雀》作为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要反映的是三姐弟的各自命运,无法只用一个人的视角来叙述。
《故乡》的结尾是很有名的了。当人们都朝着一个目标努力的时候,希望就有了。鲁迅设计了宏儿和水生的友谊,社会在前进,给人们留下了希望。《孔雀》的结尾似乎是很悲哀了。孔雀转过脸去,并不开屏。高卫红一副普通人装束,抱着孩子。此时的她完全忘掉了当年的梦想,和婚后的男伞兵一样生活化(庸俗化)了。但是正如艾特玛托夫在《白轮船》结尾说的那样:高卫红的梦想“像闪电一样,亮了一下,就熄灭了。但闪电是能照亮天空的,而天空是永恒的。这又是给我的一个安慰。”闰土和高卫红有着殊途同归的结局,在同样的结局里都透着各自的希望。
让我引用朱自清先生《春》的结尾来结束全文吧:“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IP属地:上海1楼2019-02-07 21:09回复
    《孔雀》我没看过,听您这么一介绍,倒想看看了


    IP属地:安徽3楼2019-05-24 16:33
    收起回复
      我看过路学长导演的《卡拉是条狗》,不错


      IP属地:安徽4楼2019-05-24 16:36
      收起回复
        少神气活现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2-03 10:48
        收起回复
          你拒绝私聊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7-23 01: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