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意义
指导益店镇的开发建设,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空间结构,改善城镇环境,全面提升镇区的综合功能。
二、规划期限
总体规划期限为2018-2030年,其中近期2018-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三、规划范围
镇域规划范围:规划面积48.93平方公里。
镇区规划控制范围:规划范围东至妙家庄村西边界,西至杜家堡村东边界,北至镇区北环路以北200米处,南至104省道,规划区范围面积267.58公顷。
四、规划内容
(一)性质定位
以农副产品加工和集市贸易为主的农贸城镇。
镇区规模
人口规模:2020年6200人,2030年10000人。
总建设用地规模:2020年62.4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00.65平方米/人;2030年118.66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8.66平方米/人。
(三)规划结构
依托镇区现状用地布局,以和平路为主要道路骨架,形成 “一心三轴四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指和平路与麟眉路的交叉口,集中布置行政办公、集贸市场、商业等服务设施,是镇区的综合服务中心。
“三轴”:分别为依托和平路形成的商贸服务轴,两侧布置有文化设施、行政设施、商业设施等;依托麟眉路形成的商贸服务发展次轴;依托蒲益路形成的生态景观次轴,两侧通过美化河道景观,形成镇区休闲娱乐的主要空间。
“四区”:包含镇政府周围、和平路两侧的公共服务片区、一个以农贸物流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片区和分别位于镇区南北两侧的两个综合居住片区。
(四)规划布局
1、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主要布局在镇区的南北两侧,镇区新建住宅集中布置与北部,并将镇区东环路两侧原有居住搬至北部,其他片区在现有用地上进行环境整治及用地梳理,填补空缺用地,改善居住环境质量,形成西北、东南两片相对集中的居住片区。规划居住用地总面积为34.8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9.34%。
工业用地
规划区现状工业用地布局分散,主要集中于眉麟路东侧以及蒲益路西侧,规模较小,设施简陋。考虑城镇主导风向及规模效应等因素影响,建议远期将镇区西侧的化工厂搬迁至县级工业园内。镇区东侧的工业用地向东迁移至东环路,减少对镇区内部环境的干扰,同时方便物流运输。规划生产设施用地总面积为5.6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4.75%。
3、公共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保留镇政府,其他较小的行政单位向镇政府西侧集中,形成一个集中型的全镇行政服务中心。规划行政办公用地总面积为2.3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00%。
教育机构用地:拆除原蒲益路西侧已废弃的益锋村小学,保留镇区其他教育设施用地,包括,位于益店镇镇区医院西侧的益店镇初级中学、位于益店镇东南侧的并紧邻镇政府的益店镇小学、位于镇区现状汽车站东侧的益店镇高中。规划教育机构用地总面积为7.9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6.72%。
文体科技用地:保留镇区现状教堂,将教堂东侧木材市场改建为文化用地,用于镇区文化设施建设。规划文体科技用地总面积为1.7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47%。
医疗保健用地:原有卫生院基础医疗设施完善,基本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规划医疗保健用地总面积为0.5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0.46%。
商业金融用地:主要分布于和平路及眉麟公路两侧,结合居住区配套建设商业服务设施。规划商业金融用地总面积为5.9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5.01%。
4、对外交通用地
规划承接西安至法门寺城际铁路,建设一座轻轨站,并于镇区南北向主路进行联系。将现状汽车站搬迁至轻轨站附近,方便交通换乘。规划对外交通用地20.2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7.08%。
5、道路广场用地
。规划广场三处,其中镇区南部的广场与医院北侧的广场为现状保留用地,另在高中西侧原汽车站改为广场。规划对外交通及道路广场用地总面积为22.2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8.76%。
6、绿地
保留麟眉路西侧现状公共绿地,在镇区内部各个居住组团中布置公共绿地;东部工业用地与西部居住用地之间设20米的防护绿地,主要道路设置10米公共绿地绿化带,同时在高压线两侧设置20米的防护绿地。绿地总面积为15.0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2.69%。其中防护绿地5.33公顷,公共绿地9.7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9.73平方米/人。
7、仓储用地
在镇区东侧工业片区设置仓储用地。规划仓储用地总面积为0.8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0.69%。
8、工程设施用地
保留镇区西北角现有的一座10KV变电所,以及镇区东侧的水厂;原有邮电所保持不变,位于镇区中部,镇政府北侧。规划工程设施用地总面积为1.2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03%。

指导益店镇的开发建设,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空间结构,改善城镇环境,全面提升镇区的综合功能。
二、规划期限
总体规划期限为2018-2030年,其中近期2018-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三、规划范围
镇域规划范围:规划面积48.93平方公里。
镇区规划控制范围:规划范围东至妙家庄村西边界,西至杜家堡村东边界,北至镇区北环路以北200米处,南至104省道,规划区范围面积267.58公顷。
四、规划内容
(一)性质定位
以农副产品加工和集市贸易为主的农贸城镇。
镇区规模
人口规模:2020年6200人,2030年10000人。
总建设用地规模:2020年62.4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00.65平方米/人;2030年118.66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8.66平方米/人。
(三)规划结构
依托镇区现状用地布局,以和平路为主要道路骨架,形成 “一心三轴四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指和平路与麟眉路的交叉口,集中布置行政办公、集贸市场、商业等服务设施,是镇区的综合服务中心。
“三轴”:分别为依托和平路形成的商贸服务轴,两侧布置有文化设施、行政设施、商业设施等;依托麟眉路形成的商贸服务发展次轴;依托蒲益路形成的生态景观次轴,两侧通过美化河道景观,形成镇区休闲娱乐的主要空间。
“四区”:包含镇政府周围、和平路两侧的公共服务片区、一个以农贸物流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片区和分别位于镇区南北两侧的两个综合居住片区。
(四)规划布局
1、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主要布局在镇区的南北两侧,镇区新建住宅集中布置与北部,并将镇区东环路两侧原有居住搬至北部,其他片区在现有用地上进行环境整治及用地梳理,填补空缺用地,改善居住环境质量,形成西北、东南两片相对集中的居住片区。规划居住用地总面积为34.81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9.34%。
工业用地
规划区现状工业用地布局分散,主要集中于眉麟路东侧以及蒲益路西侧,规模较小,设施简陋。考虑城镇主导风向及规模效应等因素影响,建议远期将镇区西侧的化工厂搬迁至县级工业园内。镇区东侧的工业用地向东迁移至东环路,减少对镇区内部环境的干扰,同时方便物流运输。规划生产设施用地总面积为5.6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4.75%。
3、公共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保留镇政府,其他较小的行政单位向镇政府西侧集中,形成一个集中型的全镇行政服务中心。规划行政办公用地总面积为2.3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00%。
教育机构用地:拆除原蒲益路西侧已废弃的益锋村小学,保留镇区其他教育设施用地,包括,位于益店镇镇区医院西侧的益店镇初级中学、位于益店镇东南侧的并紧邻镇政府的益店镇小学、位于镇区现状汽车站东侧的益店镇高中。规划教育机构用地总面积为7.9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6.72%。
文体科技用地:保留镇区现状教堂,将教堂东侧木材市场改建为文化用地,用于镇区文化设施建设。规划文体科技用地总面积为1.7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47%。
医疗保健用地:原有卫生院基础医疗设施完善,基本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规划医疗保健用地总面积为0.5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0.46%。
商业金融用地:主要分布于和平路及眉麟公路两侧,结合居住区配套建设商业服务设施。规划商业金融用地总面积为5.9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5.01%。
4、对外交通用地
规划承接西安至法门寺城际铁路,建设一座轻轨站,并于镇区南北向主路进行联系。将现状汽车站搬迁至轻轨站附近,方便交通换乘。规划对外交通用地20.27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7.08%。
5、道路广场用地
。规划广场三处,其中镇区南部的广场与医院北侧的广场为现状保留用地,另在高中西侧原汽车站改为广场。规划对外交通及道路广场用地总面积为22.2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8.76%。
6、绿地
保留麟眉路西侧现状公共绿地,在镇区内部各个居住组团中布置公共绿地;东部工业用地与西部居住用地之间设20米的防护绿地,主要道路设置10米公共绿地绿化带,同时在高压线两侧设置20米的防护绿地。绿地总面积为15.0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2.69%。其中防护绿地5.33公顷,公共绿地9.7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9.73平方米/人。
7、仓储用地
在镇区东侧工业片区设置仓储用地。规划仓储用地总面积为0.8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0.69%。
8、工程设施用地
保留镇区西北角现有的一座10KV变电所,以及镇区东侧的水厂;原有邮电所保持不变,位于镇区中部,镇政府北侧。规划工程设施用地总面积为1.2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