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山吧 关注:2,772,045贴子:72,811,124
  • 10回复贴,共1

闵子骞路:济南一条凸现孝文化的马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闵子骞路
济南著名的“孝子”街
跨历下区和历城区
为南北走向的次干路
北起洪家楼南路南首
南止解放路

闵子骞路的名称源于
曾在此居住历史文化名人
二十四孝子之一
闵 子 骞
为了纪念闵子骞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济南市政府于1985年
将闵子骞墓西边的公路定为闵子骞路

作为济南市唯一的一条
以历史文化名人命名的马路
闵子骞路虽极其平常
但注定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
闵子骞——单衣顺母
闵子骞(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在历史上,闵子骞不仅以孔子高徒而著称,更以其孝心而闻名,闵子骞单衣顺母的故事在二十四孝图上排名第三。

闵子骞为人特别孝顺,从不忤逆父母。相传,闵子骞八岁丧母,其父后续娶妻。后母对子骞常常冷眼相待,穿的衣服吃的饭食也与自己的亲生儿子相差很大,但子骞却从来没有怨言。一年寒冬,后母给亲子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把用芦花缝制的衣服代替棉衣给子骞穿,子骞被冻得瑟瑟发抖。但父亲却认为子骞不识好歹,不懂得领父母的情。便用鞭子抽打子骞,衣服被打烂,芦花露了出来。父亲知道原因后,非常生气,想要赶走后母。子骞跪求父亲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最后父亲答应了,后母事后非常感动。自此以后,对待子骞视如己出。
这就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单衣顺母”和“鞭打芦花”的故事。孔子曾夸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宋朝也曾有诗句夸赞“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闵子骞路拥有厚重的人文积淀
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不仅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更是代表着
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
闵子骞路的历史发展
80年代,闵子骞路是一片属于甸柳庄一望无垠的庄稼地。而那时闵子骞的墓也还没有迁移,依然在甸柳庄村后的大片荒冢墓地中。而甸柳庄因为地处偏僻,经济比临近的地方相对落后。仅有的一条还是由行人走出来的通往洪楼方向的泥巴路。那来来往往的平板车,自行车硬是在那狭窄的田间小路上轧出来了一条条深浅不一的坑坑洼洼的车辙。

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的春风吹来,甸柳庄在济南市政府的支持下,经济迅速发展,以前本来是大片庄稼的农田陆陆续续的建起了一座座大型工厂,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昔日破旧简陋的村宅已经被一幢幢独立的居民楼所代替。那条曾经晴天尘土,雨天泥巴的羊肠小道由政府部门出资建设拓宽成现今宽阔的柏油马路,1985年命名为闵子骞路。1986年,济南市政府又在路东建成了百花公园,闵子骞墓就在其西邻。

二十四孝墙上贴
现在的闵子骞路虽然不像济南其他的古街古巷那样依然保存着古老的建筑,狭窄的小巷。但它却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在近1500米马路边的墙上,排着一块块书写着孝子故事的木板。“二十四孝”便化为文化被写在了墙上,过路的行人都会停下脚步来阅读墙上的故事,学习先辈对我们的教诲。

一个流传多年的故事
一段关于礼孝仁义的传承
树荫斑驳的闵子骞路
不仅见证着济南的发展
还守护着自古以来的文化积淀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1楼2019-03-07 15:48回复
    好贴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3-07 15:54
    回复


      3楼2019-03-07 16:05
      收起回复
        鱼台的闵子骞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3-07 18:33
        收起回复
          以前有张自忠路,也是人名命名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3-07 23:14
          回复
            因为我的压哨出生 给我爸在分房子的关键时刻加了分 我们就分到一套闵子骞路的房子 这条街承载着我的童年啊,就在百花公园斜对面 桃园大酒店正对面 省丝绸公司宿舍。跟我媳妇认识也是因为她一个外省人来济南闵子骞路法盟考法语。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加拿大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3-07 23:2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0-14 05:3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5-12 14:04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8-08 12: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