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吧 关注:152贴子:710
  • 2回复贴,共1

天桥百货:第一家股份企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人们还在争论股份制姓“社”还是姓“资”的时候,有一家百货商场己经在进行着股份制改造的工作。这就是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3年4月,原名为中国百货公司北京市公司第四批发部,后定名为天桥百货商场。它有着优良的成绩:1958年,成为全国闻名的红旗单位。天桥百货商场倡导开展“比、学、赶、帮、超”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被命名为“全国第一面商业红旗”;在全国掀起“学天桥;赶天桥”的热潮,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并获得许多光荣称号。1958年周恩来总理曾经视察过天桥商场。但是,由于在旧的体制下,只能长期维持简单再生产,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当时商场的财务审批权限仅在10元以下,没有自主经营权。
1983年,天桥商场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大胆选择了股份制公司这种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组织形式,借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和发展的一条新路。
  1984年,商场开始实行一系列股份制改造工作;并以每股100元人民币,由工商银行代理分期发行,共1000万元。同年7月26日,天桥百货股份公司召开成立大会。一期发行股票300万无,1988年二期又发行700万元。
  改造后的企业经营资产增加到1.6亿元,营业额达2亿元,面积扩大到17000平方米。1992年元月19日,扩建的新商场举行开业典礼。到1992年底,天桥百货共发行股票总额2870万元。
  天桥百货股份公司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率先突破,使其成为北京市第一家实行股份制的企业,同时也是全国第一家正式注册的商业股分制企业,还是全国第一家由国营企业转制为股份制的企业。


IP属地:河南1楼2019-03-30 16:01回复
     作者:俞欣 来源:法制晚报 2005-7-26
      5年还本分红 开创股份制先河———
      上世纪80年代,当人们还在争论股份制姓“社”还是姓“资”的时候,有一家百货商场已经在进行着股份制改造的工作。1984年7月25日上午,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随后,上海、广州、沈阳等地也开始悄悄进行企业股份化的尝试。
      曾是“全国第一面商业红旗”
      中国的百货商店在40年代以前一般规模不大,私营的较多。50年代开始,国家对当时的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了一批,收编了一批,新设了一批。此后,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百货商店默默地、年复一年地担负着保障供给、搞活流通的职责。其自身的实力虽有所壮大,但一直没有跳出“短缺”的圈子,常常出现货架上没货的现象。
      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3年4月,原名为中国百货公司北京市公司第四批发部,后定名为天桥百货商场,成为全国同行业中的佼佼者。1958年,周总理还亲临视察。不久天桥百货商场开展“比、学、赶、帮、超”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并获得了“全国第一面商业红旗”的殊荣。
      天桥商场实行股份制比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还早3个月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政府对股份化改造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支持。其实,早在会议召开的3个月前,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率先突破禁区,成为北京市第一家实行股份制的企业,同时也是全国第一家正式注册的股份制商业企业,还是全国第一家由国营企业转制为股份制的企业。
      1984年4月,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召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会后下发的座谈会纪要指出,股份制应该成为城市集体企业和国营小型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的一个办法,搞活的办法是“允许职工投资入股,年终分红”、“可选择少数企业试行跨部门、跨地区发行股票或债券”。
      在这个纪要的影响下,天桥百货商场把企业推上了股份制改造的新路。经过和前门百货商场的合作磋商,1984年7月25日,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家以百货零售为主营业务的股份公司一成立便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此后,在全国范围内的股份制试点工作开始启动,一批由国营企业改制的股份制企业相继出现。


    IP属地:河南2楼2019-03-30 16:04
    回复
       300万股5年还本分红,五六天认购一空
        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责任制。它参照国外条文,辅以对解放前我国存在的股份制经济的印象,制定了公司章程,对宗旨、经营范围、股份、盈余分配及股票的发行和转让均做了规定。原天桥百货商场及其前门分店的资产折为股份,吸收本企业职工入股,同时允许北京市、外省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及个人投资入股。公司发行的股票是由北京印钞厂印刷的,股票面值100元,偿还期限为5年,年息为5.4%,到期还本分红。公司首发股票300万元,五六天时间就被认购一空。
        过去商场的财务审批权限仅在10元以下,没有自主经营权。商场里要修个厕所,都必须先向上级申请600元。现在一集股,企业急需的资金转瞬之间得到了。改造后的企业经营资产迅速增加到1.6亿元,营业额达2亿元,营业面积扩大到1.7万平方米。
        然而当时社会对股份制和股份公司普遍缺乏了解,证券市场并未开放,要搞股份制,就不得不迁就公众模糊的投资意识和金融意识。故而公司在发行股票时只能采用“保息还本”的形式,使股票带有浓厚的债券和福利色彩。
        发行股票的同时,公司还进行了内部机制的配套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采取择优汰劣的用工制度,分别按不同情况与职工签订短期、中期、长期合同;推行干部聘任制;总经理同中层经理签订任期目标责任书;打破原来的级别工资制,实行效益与奖金(工资)挂钩的分配制度。
        ■链接 天桥商场简史 50年代,天桥商场是“全国第一面商业红旗”。80年代初,天桥商场第一个打破中国30年来实行工资制,将商业11级改为新8级。
        1984年7月25日,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发行股票300万元。 1988年,天桥商场兴建营业面积为8000平方米的新楼。


      IP属地:河南3楼2019-03-30 16: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