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世界亚服吧 关注:47,180贴子:628,476

开个帖子科普战舰知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saber名言:游戏是游戏,喜欢史实不如去当兵。
话说游戏为了平衡性肯定不可能史实的,不然你让坦克世界虎王吊打谢尔曼和t34,美系苏系玩家怎么玩。为了可玩性肯动得平衡的。
但另一方面,还是很喜欢二战军舰知识的,开贴科普,并解答问题。线上刷完战斗来贴吧科普、水,休闲一下,这样劳逸结合才好。


IP属地:广东1楼2019-03-31 19:19回复
    第一,战舰世界的千岛湖大战问题,和超越核动力的机动能力
    首先为了游戏平衡性,战列舰的副炮被削成狗,并加了许多岛屿让驱逐舰和巡洋舰当挡箭牌。要是史实么,谁敢开驱逐舰去自杀冲锋,没接近战列舰就被轰成筛子了。历史上一般都是一列驱逐纵队远距离弹幕释放鱼雷的,而且往往由于海浪等原因即使弹幕释放等鱼雷游过去也分的很散,很难打中战列舰
    而且这么多岛明显水深不够是浅水,开船不搁浅么?搁浅不进水么。然后hp应该一直掉才对。
    话说历史上二战的军舰都是蒸汽轮机,光预热机器就要半天,没错就是12小时或更多,而战舰跑起来之后,从前进切换到倒车档至少要10到20分钟。哪有可能遇了岛屿还像开坦克一样打伸缩。


    IP属地:广东2楼2019-03-31 19:28
    回复
      不过,没岛屿就成浴缸大战了,没处躲巡洋舰和驱逐舰也没得玩,就会人人都只玩战列舰了


      IP属地:广东3楼2019-03-31 19:29
      收起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3-31 19:33
        回复
          催更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3-31 19:39
          回复
            第二点到感觉是游戏能改进的,不过也许真改了操作变难玩家难以上手,我们就是来撸炮爽一发的,不是来上军校的


            IP属地:广东7楼2019-03-31 19:40
            回复
              回到第二点
              史实的战舰一般都列成纵队对轰,这是因为在开始战斗的时候,必须凭借观测,弹道速查表(相当于小学的开放速查手册一类提前算好的数学表)和炮长经验,首先试射找到敌军距离,实现夹叉后才会开始齐射。(当然美帝和英绅有炮瞄雷达和最原始的物理计算器,可以直接首轮骑”射,日军则要吃八目鳗补维生素亮眼。)
              所谓夹叉,就是每次从前部一炮塔射两管炮,同时后部一炮塔也射两管炮,这四管炮发射的角度都略有出入,从敌舰和我方间可观察到的水域,慢慢观察炮弹落下的水柱,直到前后两组炮都有一枚炮弹落在内测,另外两发落在外侧被敌舰船体挡住看不到,就确定了敌舰距离可以开始齐射了
              夹叉这个过程很花时间,而且必须看到水柱才能试射下一轮,否则每组试射的水柱会互相干扰,无法确定地方距离


              IP属地:广东9楼2019-03-31 20:00
              回复
                而如果两列战舰甚至巡洋舰、驱逐舰对轰的时候是不可能做到集火同一个目标的,因为必须首先夹叉同一个目标,但己方混乱的炮火会导致分不清水柱是谁打出的,结果谁也找不到射击参数。
                史实上,战列线或者其他纵队,甚至驱逐舰,对轰的时候都是轰自己对应排位的船,轰陈了下一位往上顶继续对轰,绝对喜感
                当然美帝和英绅有炮瞄雷达和早期物理计算机(巨大的由齿轮组成的计算器,输入和输出数据都是纸条上打的针眼),是可以用雷达和计算参数集火同一目标的
                至于IJN,人家想出的是给炮弹里装荧光剂,不同船的炮弹打出的水柱颜色不同,五颜六色,炫彩夺目。不过实战中还是会因集火水柱太多影响观测,所以仍没有集火的实战出现。


                IP属地:广东10楼2019-03-31 20:17
                回复
                  那我继续补充一个关于鱼雷的问题。
                  二战史实中除去本子歪点科技树,提前发明了氧气动力鱼雷之外,潜艇多使用电动机推进的鱼雷,因为这种鱼雷噪音很小而且基本上不受干扰。而水面舰艇则不采用电动鱼雷,因为鱼雷入水时的冲击力会造成电池装置的破裂,故而多使用以萘烷(十氢化萘)为燃料的蒸汽推进的鱼雷,这东西首先是航速没有那么快,不存在游戏里的光速雷。其次就是可靠性出奇的感人,往往是自己跑着就自爆了,还有击中不炸的,不一而足,所以舰队决战不会把宝都压在鱼雷上。相反本子依靠氧气动力鱼雷才想出了一个夜战鱼雷的战术,结果是***。而游戏里鱼雷是大杀器,多少大小船只倒在了鱼雷的毁灭打击下。


                  IP属地:北京12楼2019-03-31 20:39
                  收起回复
                    仍是第二点,不过是关于大角度入射炮弹和直射炮弹的问题,以及轻弹、重弹,存速和穿透力问题
                    日德兰海战的教训,重弹存速和末端贯彻力都比较强,如果是重弹的话,即使是30度射向(要按游戏机制得跳蛋了)厚度只有口径一半的装甲板,也可以凭借惯性轻易在装甲板上砸一个口子
                    钻进去。而轻弹的话,存速并不是问题(只要流线型好存速就不是问题),但惯性太小,不具有重弹那种破坏性的穿透力,根据史实轻弹只要口径3/4厚的装甲板就能阻止穿过,
                    按史实的话,即使船头对敌,也会被中‘出的。不存在反弹,除非是装甲盒真的很厚。
                    至于16千米以上的英美大角度落弹,一战后英国俘获了很多德国船,拿来打靶,发现大角度落弹容易钻过装甲带上方的窗口,直接钻进船体,而美国也用自己退役的军舰进行了打靶,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二战时英美军舰设计有意加大炮弹落角,而不是平射的平直弹道
                    装甲带是很重的东西,船的浮力有限,装甲带一般很难延伸到上甲板,往往延伸到装甲甲板或者穹甲往上一点就没了,再往上都是薄装甲,高角度入射弹很容易绕过装甲带直接射进来。英美全都采用了盒式装甲射击加厚了装甲甲板厚度。至于德国穹甲是一战射击,属于中等厚度装甲,根本抵御不了大角度入射炮弹,事实上皮斯麦的打捞就发现了多处穹甲被击穿,但游戏里德国是科学之国,德国黑科技,炮的德国轻弹穿透力不仅比欧美重弹还强,穹甲还成了钛合金的永不爆核心区


                    IP属地:广东13楼2019-03-31 20:41
                    回复
                      当然,不论轻弹或重弹,2千米以内的对轰请无视区别,因这个距离上轻弹的贯彻力似乎还是有的
                      不过游戏是拿来休闲的,撸个炮干嘛那么烦,德国黑科技就是好,反正开心就好。


                      IP属地:广东14楼2019-03-31 20:45
                      回复


                        IP属地:广东15楼2019-03-31 20:45
                        回复
                          继续说一下装甲带
                          装甲带是表面硬化钢板,不是钛合金。日德兰海战和丹麦海战(威尔士亲王和俾斯麦对轰)都出现了一发炮弹导致装甲带松动翘起的现象。而日德兰海战的经验更能说明问题,两发大口径炮弹击中同一区域就会造成装甲带碎裂或者和船体连接部分断裂,也就是说同一小区域的装甲接两发炮弹就废了,再打就松动脱落了。
                          斗鸡还掉毛呢游戏里只要摆个角度装甲带怎么射都不会松动脱落


                          IP属地:广东16楼2019-03-31 20:53
                          回复
                            不过要是搞那么复杂让人怎么玩


                            IP属地:广东17楼2019-03-31 20:53
                            回复
                              第三,昼夜和太阳方位的影响
                              首先没有夜战,不能体现IJN的精华说好的打了手电(探照灯)对射呢?当然美帝是照明弹。而且二战早期和中期飞机都是没有导航雷达的夜间很容易飞到海里或者降落时撞到飞行甲板上,更别提夜里平能见度从2千米高空搜寻目标了
                              史实是夜战有雷达的吃香,所罗门海战美帝凭借雷达击沉了几艘IJN战舰


                              IP属地:广东18楼2019-03-31 2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