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化吧 关注:1,336贴子:10,198
  • 4回复贴,共1

与清明节有关的历史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历史上有一个故事与清明节有关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4-05 11:35回复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了躲避骊姬的诬陷,流亡他国,忠臣介子推一直追随重耳,不离不弃。在重耳最窘迫的日子里,介子推曾割自己腿上的肉,煮汤让重耳充饥。待重耳做了晋国国君后,对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封官加爵,却把介子推忘记了。这时,许多人建议介子推面君讨赏,介子推却悄悄地携母亲到绵山隐居起来。重耳闻此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但在绵山找了三天三夜,未能找到介子推。此时,有人向重耳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待大火熄灭,人们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被烧死。当晋文公在绵山找到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4-05 11:40
    回复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4-05 11:42
      回复
        据传说久而久之,这一天形成了寒食节,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4-05 11:46
        回复
          原来如此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4-05 13: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