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吧 关注:19,443贴子:53,327

喜欢过夏目漱石的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他写死亡,写得淡泊但读着深沉;他写爱情,不着痕迹却惊心动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4-25 11:26回复
    夏目漱石的小说,几乎都读过。其中最喜欢的还是《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4-25 11:26
    收起回复
      书中的我和先生像两条不平行的线在某个节点交织在一起,明明可以毫无关系,但偏偏发生了联系,彼此寄托了信任,交换了对生死、金钱、人际关系的了解。如果只读故事,那确实是平淡如水,基本上从字里行间就能猜到结局。所以,不要看戏,而是去捕捉作者的思想。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4-25 11:26
      回复
        先生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4-25 11:27
        回复
          我被人欺骗过,而且是骨肉至亲的欺骗。我决不会忘记。他们在我父亲面前装好人,可是父亲刚一去世,他们就变成了无法饶恕的坏蛋。他们对我的侮辱和伤害,我从儿时起一直背负到今天,大概要背负到死吧。因为,我至死也不会忘记的。但是,我一直没有去报复。因为,我现在做的事是超越个人的爱恨情仇的,我不仅憎恶他们,而且由此学会了憎恶他们所代表的那类人。我想,这就足够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4-25 11:28
          回复
            受过一次骗,终生难忘却。先生年轻时,失去至亲,无依无靠,万万没有想到看似用心照顾自己的叔叔竟是在打自己的主意,想趁机将父亲留下的家产收入彀中。正是有了这种刻骨铭心的经历,才会生出每个人“平时都是好人,至少是一般人,可是一到关键时刻,有可能突然变成坏人”的想法,时时谨慎,从而时时与人保持距离,不敢相信任何人。敏感如遗产的话题,是当今很多为人子女的脑袋里盘算着却从不敢提出,当长者过世后却争个头破血流的。所以,先生的观点是功利呢?还是接受现实?还是仅仅是他的一种心态,没有强加给别人,却已自然而然侵入读者的头脑,要他们认清生死和变故都是转念之间的事,人心叵测,不可不防。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4-25 11:28
            回复
              先生和朋友K在同时喜欢上房东家小姐后又过这么一段对话——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4-25 11:28
              回复
                他(K)说:“知应该前进还是后退。”
                我(先生)又追问道:“如果后退,你能做到吗?”
                结果他答不上来了,只是说:“很痛苦。”
                他的神情一看便知,确实是很痛苦。
                倘若对方不是小姐的话,我一定会让他久旱逢甘露一般,得到一个最渴求的回答。我相信,自己生来就是具有这般慈悲心的人,但是,那时的我却没有这么做。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4-25 11:29
                回复
                  如果这事发生在今天,很正常,两个最好的朋友同时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他们彼此试探着心迹,却又在拼命压抑着呼之欲出的情感。先生就是属于特别怯懦型,反倒是他的朋友K,后来居上,竟先开口告诉他,自己喜欢着房东太太的女儿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先生惊慌了,原本以为更懦弱的人在爱情面前表现得比自己勇敢,让自己失掉了优先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4-25 11:29
                  回复
                    其实,两个人都面临着前进还是后退的选择,先生暗算了他的朋友。他在朋友已经向自己表明心迹 的情况下,请求不了解实情的房东太太把女儿许配给他。这最后一个子儿下得确实很阴,先生自己仿佛也从那一刻起,从一个讲义气的“好人”变成了出卖朋友的“坏人”,也正是这一招,将K的内心彻底击垮,含着满腔痛苦自尽。而且,K的遗书没有指责先生,只是说自己是因意志薄弱、怯懦无能、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的,甚至遗书中还带着谢意。这件事带给先生的,不是抱得美人归的幸福快乐,而是追随他毕生的内心折磨和拷问。真相被埋在心底一生,是他怕再伤害到任何人,永远没有说出口的悔恨和歉意,最后,通通写给了“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4-25 11:30
                    回复
                      我想让你知道,多年来,我一直过着波澜不惊、平淡无奇的单调生活,而内心却经受着这样痛苦的战争,不等妻对我感到不满,我自己已不知苛责过自己多少次了。当我在这间牢房里无论如何得不到安宁,又无论如何也冲不出去的时候,便发觉对懦弱的我来说,最容易办到的事,就只有自杀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4-25 11:30
                      回复
                        苟且偷生不如死去,先生的余生始终活在自己一手造就的阴影中。不论他每个月都去为朋友K扫墓,还是他用尽一切可能爱护自己的妻,都不能让他洗清内心的罪孽。他的妻问他,男人的心和女人的心难道就不能紧紧地靠在一起吗?先生回答道,也许只有年轻时可以吧。这是一个不尽人意的回答,因为他与妻的心甚至于年轻时都没有靠在一起过。当他暗恋那时还是“房东太太的女儿”的她时,她反而跟K走得更近些;当他不择手段地得到她时,他已经因朋友的死而找不到自己的心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4-25 11:31
                        回复
                          于是,先生铁了心要去死,他想留给妻的,不过是一段所谓纯洁的没有被玷污的回忆罢了。所以他在给“我”的心的末尾,千万地叮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4-25 11:31
                          回复
                            只要我妻还活着,你就把它们作为我只告诉你一个人的秘密,全部埋藏在你的心底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4-25 11:32
                            回复
                              这样,先生把他的善与恶全部转交给了我——一个原本可能是陌生人的“我”。这封信是抖落了几十年的包袱,先生也可轻身而去了。夏目漱石的笔下,他那份厌世的坚持至此也戛然而止了。如果我们看清了他内心的矛盾,一定也会像文中的“我”一样为之惊诧、辛酸、扼腕。那份微妙莫测的人心,如烛火明灭,一个人一生的悔恨,诉与谁人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4-25 11: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