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吧 关注:1,363贴子:27,550
  • 13回复贴,共1

关于宇文觉“第十一世孙”的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墓志的宇文夫人说是孝闵帝第十一代孙。考虑到墓志主人的年代,的确有点意思。
这宇文夫人可能是认祖宗,但也可能是真的。个人倾向真的概率大些。
首先,周书记载了很多被杨坚砍掉的北周宗室,但宗室男丁甚多,史书没有一一记全。宇文俭墓志就是个例子,墓志证明除了长子宇文乾恽,他还有三个儿子。老二宇文緷,老三宇文綪,以及不知是不是夭折了没写名字的老四。
这仨儿子史书既然没记,就不排除有其他宇文家兄弟的子孙也被漏记了,哪怕是宇文觉的子孙。
宇文觉死时年龄小,只有一个儿子宇文康。大概二十来岁时因违法乱纪被宇文邕处决。然后史书上说他有个儿子宇文湜,承袭爵位,最后被干掉。但上面提到了:史书有漏记现象。那么可以做个假设:宇文康除了宇文湜,还有别的儿子。二十来岁,古代生育早。生育力强的早造出好几个儿女了。举顺治的例子,他死时23周岁未满,但是有包括康熙在内的八个儿子、六个女儿。
只要宇文觉有未记载的后代漏网,就能开枝散叶。这是前提一。
其次,年代与世代匹配。
古人墓志乱认祖宗很常见,比如于谨后人乱认东海于史。不过那些乱认的,大多爱挑个N百年前的名人,胡乱说自己祖宗……
这个宇文夫人生于748年左右,在唐朝中期。追溯至宇文觉生年,不到二百年代差,以古人平均生育年龄,十一代差不多了。追溯至隋朝建立的581年,一共167年。167除以9,大约18.55无限循环,符合古代不到二十岁一代的辈分差。古人除非像刘秀、范仲淹这种很晚才结婚的,男人都是少则十三四生子(孝文帝和献文帝,宇文赟和宇文阐……),大点也就十六七(比如宇文邕)。
唐朝中期,距离北周尚不算过于遥远。家里族谱修得好,几百年上千年都能缕清,一二百年是小菜。仅仅一百多年,一个官宦世家连自己家来历也搞不清,基本不可能。
然后,墓志记载清晰,宇文夫人曾祖至父亲世代为官。虽然不是大官,是五六品、六七品的位阶。
一个家族能在唐朝世代为官,起码证明这家有点来历。祖上是个目不识丁的大老粗,根本挤不进官宦队伍……这时候,科举制还不够完善呢。
这里也不得不提到高家、陈氏,以及杨政道后代的遭际。这些祖上是皇族的,改朝换代后,很多是地方官中层官吏的待遇,很少能做到大官。杨政道后裔杨慎矜三兄弟被李隆基杀了,子孙受连累,更没法在官场上走下去了。
宇文泰十几个儿子,十几个人再生很多孙子,那么多男丁,的确有概率出现漏网之鱼。大宗都快没了,少数的躲过,只要隐姓埋名,恐怕也很难被追究……
不过,即使宇文觉的后裔真活到了唐朝,也不重要了。因为天朝这片土地上,从来没有家族万世富贵。王谢辉煌二百年,侯景一来,残存的照样飞进百姓家。此一时,彼一时。
那么多皇胄辉煌一时,终将归于平庸。而宇文泰后裔里,终出了个能力甚至胜于秦皇汉武的唐太宗。


IP属地:北京1楼2019-05-02 22:55回复
    分析的有道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2-05 02:21
    回复
      比较合理,宇文氏的确有可能有漏网之鱼,原先有风声的时候不排除有先见之明的人先就跑了,天高皇帝远,海阔任鸟飞。古代没有GPS应该能隐藏下来的。
      不过不同意李二能力胜过秦皇汉武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3-05 12:11
      回复
        夫人宇文氏,河南郡人也。昔吾君夏后氏之子,霸有幽都。皇运北兴,鼎图南起,开宝符而帝天下,抚璿玑而王中国。则后周之受命武帝之云孙,夫人四代祖也。曾祖某,失周子之封,亡山阳之国;虽存天子之胤,已类咸阳布衣,植德早夭。祖某,隋朝官澧州沣阳县令;父某,龙州司法:皆承家席宠,代有令名。
        夫人贲穠华,袭繁祉,崇徵惠穆,秀色苕荣,自于幼年,有令仪也。十四,适于高府君。夫其温慈惠和,信肃修穆;行有法度,动有礼经;严恪以理家人,僩瑟以和君子,则已含乎光大矣。若乃宗庙衷敬,仁孝也;娣姒祇和,谦顺也;蠲洁酒食,妇仪也;黼黻玄黄,女工也:宏此四德,而务六亲,鞶帨以文之,杂佩以发之,猗可以作范母仪,昭宣壶则矣。至于训子以睦,教女以顺,爱下以慈,与人以让。外以赞府君之德,内以光中馈之教,皆曰:闻其进,不见其退也。呜呼!仁而不寿,生也永终,永淳元年五月,遘疾,终于宛丘县之官舍,时年二十七。呜呼哀哉!高府君寻以公事罢职,山茔未卜,望旌来归。府君思北海之魂,留东园而殡,日月遂往,九岁于兹。府君方崇树先茔,增封旧域,以大周天授二年太岁辛卯二月癸卯,启殡于东园,迁祔于洛州某原,礼也。哀哉夫人!雅有高行,终而不忘,以为厚葬非礼也。是以珠玉不饰。砖瓦是藏,高府君聿尊其志,率以薄葬。于戏!非古之明德淑女,金玉其光,何以跻之?吾忝门闾之宾,睹其家道矣。雍穆懿铄,实有清风,故叙之而未弃德也。铭曰:
        夭夭桃李有华兮,灼灼淑人宜家兮。修睦妇道不哗兮,窈窕嫔仪孔嘉兮。荣采之方茂而云亡兮,谘嗟!
        参见《大唐陈州宛邱县令高府君夫人河南宇文氏墓志铭》
        这位可信度更高,这位宇文夫人656年出生,高祖父是周武帝宇文邕,还没出五服,父亲祖父生活的时代很多见过周武帝的人还在世,基本没有冒认可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3-12 19:09
        收起回复
          每个王朝应该都有“后代保护机制”吧,避免被屠尽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4-12 09: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