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人吧 关注:62,618贴子:11,691,731

回复:耶路撒那个冷三千年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章节为大卫的崛起之年轻的大卫。本节内容也算较多,但重中之重是大卫的隆重登场。相比大卫,其他显得都不那么重要了。
摩西在从埃及到迦南的路上,虽然按照上帝的旨意办事,但还是多少犯了些错误,严格的上帝就不让他们进到迦南,而是让他们在临近迦南的旷野上呆了40年,其目的是让这一代信仰不坚定的人耗死,摩西等人死后,上帝指派约书亚带着以色列人开始进入迦南。
但当地的耶布斯人和海上入侵者非利士人都是以色列人的敌人。
在约书亚带领下,与耶布斯人战斗。
几百年后(此处跨度较大)的非利士人就不那么好对付了,因为他们是海上民族,比起游牧民族的以色列人来说,见多识广,装备精良。非利士人还曾抢走过约柜。
以色列认为该有个领导了,于是推选了扫罗为王。但“扫罗不适合当国王”,后来上帝看上了一个年轻人“大卫”。西方关于大卫的艺术作品简直是数不胜数,最出名的应该是位于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的大卫雕像。注意看他手中拿着的是甩石带。

书中还提到大卫会弹奏竖琴,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摄于耶路撒冷老城大卫墓前)。
非利士人中有个战无不胜的巨人“歌利亚”,以至于以色列军中无人敢出来应战,年轻的牧羊人大卫自告奋勇,没人相信他,但大不了死一个牧羊童,没人在乎,就让他去了。大卫把牧羊的本领甩石带(书中的投石器)用来打中歌利亚的额头,再冲上去用刀割下歌利亚的大脑袋,就这么简单,以色列人胜利了(摄于卢浮宫)。
圣经《撒母耳记》上说“妇女们从以色列各城里出来,欢欢喜喜,打鼓击磬,歌唱跳舞,迎接扫罗王。众妇女舞蹈唱和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 一个千一个万,这下引起了扫罗对大卫的嫉妒并要加害大卫。于是大卫只能逃跑了。

不过大卫和扫罗可能都不知道,大卫因为有着上帝的庇护,才能杀死歌利亚,也是不会被扫罗杀死的。
书中本节最后提到,国王本人(扫罗)也挥剑自尽。
下节,大卫开始称王。
大卫不仅是犹太人和基督徒心中的英雄,也是穆斯林心中的英雄。David译作大卫、戴维等,穆斯林的名字叫“达伍德”。书中描述大卫时还说他是“耶路撒冷的缔造者,诗人,杀人犯,奸夫”。
下节再解释。本节多次提到先知,先知是犹太人中见多识广,知识丰富,有一定的预见性并能得到上帝启示的人,比如亚伯拉罕,摩西,撒母耳,施洗约翰等等。
伊斯兰教承认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所有先知,但他们把耶稣也当做是一位先知,而不是基督教的救世主,穆罕默德则是伊斯兰教中的最后一位先知。
本文所有照片为博客的作者本人拍摄于佛罗伦萨、耶路撒冷和卢浮宫,混混表示非常非常的佩服,为这些配一些自己拍摄的图片是件很耗时耗力的事,必须点赞!


IP属地:北京44楼2019-05-15 13:06
回复
    非利士,在大概现在的加沙地带


    IP属地:北京45楼2019-05-15 13:14
    收起回复
      第三章 王国的圣殿
      第一节,大卫:王城
      本节开始讲一个年轻人跟大卫说他杀了扫罗,大卫反而把他杀了,这个人本以为扫罗多次要杀死大卫,大卫会恨扫罗,本来扫罗是自杀的,这个人却想讨好大卫或想邀功请赏,结果反被大卫所杀。
      因为大卫心中明白扫罗是上帝安排的国王,尽管上帝后来不再喜欢扫罗。
      大卫沉痛哀悼了扫罗,并作诗一篇(大卫会弹奏竖琴,会作诗)。扫罗死后,大卫成为南方犹大(也可称犹太)部落的国王,定都希伯伦。希伯伦这个地方我们在新闻中应该常听说,现在属巴勒斯坦地区。
      扫罗的一个叫做伊施波设的儿子统治北边的以色列。
      这一年大卫30岁,7年后,大卫通过战争统一了犹太和以色列(这一年历史学家推定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我国西周),又做了33年的国王。
      大卫是上帝膏立的以色列国的第二位国王,而且是以色列史上最著名的国王。
      大卫统一以色列时,耶路撒冷城还被耶布斯人占据着,城防固若金汤,易守难攻,就是瞎子和瘸子防守都攻不下,大卫军通过一个地下的水道系统攻克了耶路撒冷城。
      这个古代的水道现在还存在,书中提到的基训泉(Spring of Gihon)可能就是其中一部分。大卫建了大卫城后,把神圣的约柜接来耶路撒冷。大卫国的疆域从巴勒斯坦到达埃及的边界,叙利亚的大马士革都在他的控制范围了。
      大卫城也叫锡安城(Zion),近代的犹太复国主义也称锡安主义。接下来书中用了较多的篇幅讲述了一段《大卫与拔士巴的故事》,文字比较简单不多解释了。这就是上一节说所的大卫是杀人犯、奸夫的来历。
      这一节有个很重要的人物出场了,大卫与拔士巴的第二个儿子——所罗门。
      第二节,押沙龙:
      一个王子的崛起和倒台这节我认为不重要,简单了解一下就够了。大卫的几个同父异母的儿子之间为了争夺王位继承权而互相明争暗斗,相互厮杀(就像我们的宫廷剧),大卫最喜欢的儿子押沙龙最终还是造反了,大卫甚至光着脚逃离了耶路撒冷,不过“老国王”毕竟是宝刀未老,押沙龙的造反被镇压了,但大卫最喜欢的儿子还是被大卫的部将约押杀死了,尽管大卫一再叮嘱约押不要杀害押沙龙。大卫悲痛欲绝,暗恨约押,最终约押在大卫死后被所罗门王所杀(按照大卫的遗嘱)。王国重又恢复安定,大卫想为上帝造一所圣殿。
      本节要点:
      公元前1000年,大卫统一了以色列。


      IP属地:北京46楼2019-05-15 13:24
      回复
        希伯伦在伯利恒的南面。


        IP属地:北京47楼2019-05-15 13:27
        回复
          本节是本书的最重要部分之一,所罗门圣殿,重点在圣殿。
          大卫享年70岁,死后被葬在了大卫城。
          下图:大卫墓(十字军发现,不确凿)。
          拔士巴的儿子所罗门继承了王位,所罗门是以色列史上仅次于大卫的国王。
          大卫本想在生前为上帝建一座在人间的居所-圣殿,上帝念他刚刚建国,百业待兴,就指示大卫由他的后代去做这件事,所以大卫活着的时候没有建圣殿,但大卫死前对所罗门说了他的遗愿。
          所罗门登基后,清除了所有对王位有威胁的对手,除了书中提到的他同父异母的哥哥亚多尼雅,还有杀死押沙龙(所罗门同父异母哥哥)的约押等人。
          所罗门王的智慧传播到邻国,示巴女王前来拜访(也是来当面核实一下)。有关所罗门与示巴女王的传说是圣经中的一个经典故事。示巴,应该是埃塞俄比亚,书中说是也门,可能是个错误或者仅代表作者的学术观点。
          当时的也门可能是在埃塞俄比亚的势力范围内。示巴女王问了所罗门许多刁钻的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回答,示巴女王对所罗门的智慧非常仰慕,据传说她俩还有一个黑人私生子(圣经上可没有啊)。
          博客的作者在耶路撒冷一座埃塞俄比亚修道院前见到两个黑人,很多人都纷纷和他们合影还给钱,估计他们自称是所罗门王的后裔。

          佛罗伦萨洗礼堂,洛伦佐.吉贝尔蒂的青铜门上精选的十幅圣经故事就有《所罗门王与示巴女王》。
          国家强盛了,财富也增多了,连埃及法老都把女儿嫁给了所罗门,当然此时的埃及已经走向混乱和衰败(约第21-24王朝期间)。
          书中还提到腓尼基的工匠参与了圣殿的建设。
          关于腓尼基想多介绍一下,腓尼基与以色列同在地中海东岸(大致是现在的叙利亚和黎巴嫩一带),这里有人类活动的历史距今有7000年。那里有一种贝类生物能制作紫色的颜料(书中提到的推罗紫),染布不褪色,腓尼基就是希腊语“紫红之国”,古希腊的贵族和古罗马君王和元老象征高贵的紫色长袍(托加)就是用它染色的(不过罗马兴起时,腓尼基已灭亡)。
          还有希腊的字母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成,而拉丁字母又是源于希腊字母,继而有了欧洲各国的文字。由于沿海的原因,腓尼基人善于航海,腓尼基后来分裂为若干小国,其中一个推罗国比较强大,书中提到的推罗王希兰则是最强盛时期的国王,推罗有个著名的殖民地叫做“迦太基”(大致在今突尼斯一带),迦太基昌盛的时候,罗马才刚开始起步,迦太基人甚至说,罗马人要想在地中海里洗洗手,要问问迦太基人同不同意。
          不过三次布匿战争后,迦太基被罗马彻底毁灭,所以史上没有永远昌盛的帝国(因为我太喜欢这段历史了,所以有点跑题,汉尼拔听说过没)。国家富足了,再加上周边国家的帮助,用了七年的时间在摩利亚山(现在称圣殿山)上建成了圣殿(记住,这是第一圣殿),书中用了不少篇幅来描述圣殿的精致和宏伟。圣殿的核心叫至圣所(书中的“至圣之所”),此处是上帝在人间居住的地方,是最神圣的地方,约柜就放在里面,除了大祭司,任何人不得进入。
          不该进去的人一旦进去通常没有好下场,比如后面要说到的庞培。现在可以看看书的扉页,第二段话“以色列地是世界的中心......”,就会理解了。
          本节最后一段有几句话很重要:上帝说,我必坚固你的国位在以色列中,直到永远。(也是近代以色列建国的信念)犹太人和其他圣书之民相信,......耶路撒冷将成为世界上神人交流的最佳场所。
          圣书之民,我理解在这里是指所有以《圣经》为信仰的人民,包括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
          本节重点词汇:所罗门王,示巴女王,圣殿,第一圣殿,至圣所。
          本节其他一些词解:
          膏油礼:又称膏立,主要是犹太人的一种礼仪,用油涂在头上,主要为王登基或祭司就职,膏是用橄榄油与名贵药物混合而成。
          犹地亚人:犹太人、以色列人。
          推罗:腓尼基城市,现在的黎巴嫩城市苏尔。
          无酵饼:没有发酵的饼,祭祀用。无酵饼与有酵饼之争,居然是1054年东西方教会大分裂(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因素之一。


          IP属地:北京48楼2019-05-15 13:51
          回复
            所罗门:衰微
            前半段主要是说第一圣殿到底是啥样子,只能从圣经的描述中去想象了,因为连第二圣殿都被毁的干干净净了,现在剩下的西墙(哭墙)还是第二圣殿的墙基。
            书中有句“不可能出于政治和宗教的原因对圣殿山进行发掘”,因为现在的圣殿山上已建有伊斯兰的圣地,圆顶清真寺了。
            关于圣经中对圣殿的精彩描述,从对周边(如叙利亚等地)的考古中能够得到佐证。至少能确定的是,第一圣殿肯定是存在过的。
            书中的庙宇娼妓、理发师等也是指当时的叙利亚(腓尼基)圣殿。王国从所罗门开始走向衰微了,书中说是因为所罗门的苛政和高税,《圣经》中是说所罗门开始娶外邦异教女子,而且除了敬拜上帝,也拜那些外邦女子的神,这是犹太一神教的大忌,摩西十诫中第一条就说过。于是上帝也准备抛弃所罗门,但鉴于他过去的功绩,将惩罚留给他的子孙后代(这种说法在圣经中很常见)。
            本节最后提到北方的耶罗波安谋划起义,在《圣经》中也是上帝安排来惩罚所罗门的。耶罗波安是所罗门的部将,因所罗门要杀他,逃亡埃及,投奔法老舍松契。书中所说的”利比亚法老舍松契“,也译作舍顺克,沙松克,谢寿恩克等等,圣经中称“埃及王示撒”。
            舍松契一世(Sheshonk I),是埃及第22王朝的创立者,原来是利比亚雇佣军首领。所以书中称”利比亚法老“,埃及历史上大致分30、31或33个王朝(说法不一)。
            最鼎盛的是第十八、十九王朝,第22王朝时埃及已是分裂衰败了。
            这是卢浮宫中埃及第22王朝时期的雕像。


            IP属地:北京49楼2019-05-15 13:56
            回复
              本节的标题是指《以赛亚书》中的一种含义。
              圣经旧约《以赛亚书》的内容很多(共66章)。以赛亚是作者的名字,是位著名的先知。他的时代正好是约阿施和希西家等王在位时。
              《以赛亚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耶路撒冷当时的境况,以赛亚把耶路撒冷美好的东西说成是正直美丽的女人,而把人民不敬上帝等行为说成是**。即标题,集美人和**于一身的耶路撒冷。
              耶稣和他的使徒以及后世的基督徒都把《以赛亚书》中的部分内容最为耶稣-救世主出现的理论依据,比如:童女怀孕生子(马利亚),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的意思),后世基督徒也有把耶稣叫做“以马内利”的。此外还有预言“弥赛亚(救世主)降临”,“最后的审判”,“死者复活”等等。
              本节最后一段,讲的是公元前722年新亚述帝国灭亡了以色列国,新亚述国王是萨尔贡二世(Sargon Ⅱ of Assyria,前722~前705在位,本名沙鲁金Sharrukin,),他将27000多以色列人放逐到亚述,以色列的十个支派从此消失(大多被异族同化,少数逃回犹太)。
              我们现在所说的以色列人或犹太人应该都是指所剩下的犹大国的两个支派(犹大和便雅悯)的后裔。
              下图为卢浮宫亚述文物,中间手拿权杖的为萨尔贡二世。

              萨尔贡二世宫殿门前的守护神兽,也称人面双翼公牛像。


              IP属地:北京51楼2019-05-15 14:03
              回复
                被抽了好多楼


                IP属地:北京54楼2019-05-15 14:12
                回复
                  10希律家族
                  第一节安提柯的倒台:最后一个马卡比
                  这里提到大希律王在公元前37-35年间修建,并以他的赞助人马克.安东尼命名。图中右边的就是圣殿(希律圣殿)。


                  IP属地:北京55楼2019-05-15 15:13
                  回复
                    第2节 希律和克里奥帕特拉
                    书中说希律在一个叫“老底嘉”的地方与安东尼相见,这个老底嘉位于现在的土耳其的代尼兹利省


                    IP属地:北京56楼2019-05-15 15:14
                    回复
                      奥古斯都和希律
                      位于罗马的奥古斯都陵

                      书中还多次提到一个人“阿格里帕”,马尔库斯.阿格里帕,是凯撒为了培养屋大维的军事才能,在军队中为屋大维安排的同龄小伙伴,可见与屋大维的交情深厚。
                      阿格里帕不仅帮助屋大维打仗,还帮助他建设罗马城,今天罗马城的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遗址,大多数是阿格里帕所建,屋大维有句话,“我接手的是一座砖瓦的城市,但留给后人的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大概是这意思)。今天罗马城还依然屹立且在使用的两千年的建筑,就是著名的“万神殿”,上面还刻有“阿格里帕”的拉丁文名字(AGRIPPA)。


                      IP属地:北京57楼2019-05-15 15:18
                      回复
                        希 律 就 血统 而言 是 腓 尼 基 人, 就 文化 而言 是 希腊人, 就 出生地 而言 是以 土 买 人, 就 宗教 而言 是 犹太人, 就 居住 地 而言 是 耶 路撒 冷 人, 就 公民 身份 而言 是 罗马人。”


                        IP属地:北京58楼2019-05-15 15:37
                        回复
                          米利暗


                          IP属地:北京60楼2019-05-15 15:44
                          回复
                            希律王毕竟不是纯正的犹太人,为了自己的统治威望,需要做些名垂青史的事情,于是他决定重修第二圣殿,我们前面说过,第二圣殿是所罗巴伯从巴比伦回来后修的(6-2),但以当时的条件,圣殿很简陋。
                            希律拆除了所罗巴伯的圣殿,地基一直挖到所罗门的第一圣殿。关于修建过程书中有不少描述。
                            总之,圣殿建成后,可算是当时世界上的宏伟巨作,因为同时代的罗马城也正在阿格里帕的监理下刚刚开始。
                            书中提到圣殿中的至圣所的位置大致就是亚比拉罕要杀以撒献祭(还记得替罪羊吗)的地方。
                            希律王不是祭司,所以连他也不能进入至圣所。
                            本节后面讲到的提图斯摧毁圣殿和伊斯兰教的岩石圆顶清真寺,以后会介绍。现在耶路撒冷的西墙(大家熟知的“哭墙”)最下方的墙基就是希律时代留下的圣殿墙基。
                            希律时代的墙砖,多在西墙的最下方。



                            IP属地:北京61楼2019-05-15 15:47
                            回复
                              所以第二圣殿在后世也被称作“希律圣殿”。书中将第二圣殿形容为“世界奇迹”,将修完圣殿的希律,形容为“他人生的最高点”。

                              书中提到犹太人在圣殿内男女是分开区域的,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西墙的左边为男区,右边为女区(面积小点)。

                              这是从书中提到的橄榄山上看圣殿,偏左的那个就是岩石圆顶清真寺,位置基本就是原来的希律圣殿。橄榄山这词我们到耶稣时还会用到。
                              橄榄山与圣殿之间的峡谷就是汲沦谷,前面书里也提到过几次汲沦谷。大量的犹太人墓地都在这里,因为犹太人相信,世界末日时,弥赛亚降临,死人都会复生,而这里离圣殿最近,即是离上帝最近,埋在这里能最先复活。


                              IP属地:北京62楼2019-05-15 15: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