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吧 关注:4,950贴子:54,932
  • 19回复贴,共1

论曹植的赠答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赠答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经过长期的孕育和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臻于成熟。曹植今存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从创作题材上来看,主要分为游仙诗、怨妇诗、咏史诗、赠答诗等。其赠答诗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送别朋友时所表达的不舍;第二类是对朋友的劝勉安慰;第三类是抒发个人的心志。这三类共同构成了曹植赠答诗的思想内容。


1楼2019-05-17 07:03回复
    魏晋南北朝时期,赠答诗的创作进入高产期。这一时期的赠答诗,经过了先秦两汉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繁盛的新局面。赠答诗与其他类型的诗歌体裁不同,它是为特定的人而作,诗歌在创作过程中就已经有了预设对象,交代了隐含的读者。台湾学者梅家玲认为“赠答诗是中国文学史上十分特殊的一种存在,‘赠’是表示作者写诗赠送他人,‘答’则表示他人亦会回赠一诗”。[1]这种有来有回的形式帮助文人们之间增进了情感,交流了实现,双方都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了一定的心灵慰藉。曹植是建安诗人中最具特色的带边,他在赠答诗的创作中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不论是表现手法还是主题,还有其诗歌内容或传相思之情,或吐不平之愤,或表劝诫之意,为后世赠答诗的创作留下了典范。


    2楼2019-05-17 07:05
    回复
      曹植一生经历了建安、黄初、太和三个阶段。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可将这三个阶段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这两段时期内,曹植的生活处境和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作品风格也截然不同。早期的曹植,因为其身份地位和才情,所以在诗歌中充满着乐观和浪漫的情调,对自己的人生和前途都是相当之自信[2]。而后期的曹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让他悲愤不已,其赠答诗的写作背景都是混乱的社会,诗中多有对离别凄苦和朋友间深厚情谊的追忆,同时寄托了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植赠答诗歌作品及系年列表如下:


      3楼2019-05-17 07:09
      回复
        从数量上看,曹植的这些赠答诗多数作于建安时期,这些诗歌中,只有《赠白马王彪诗》作于黄初时期。由此可见,曹植前后期创作状况存在明显差距;从赠别的对象上来看,曹植前期赠答的对象都是朋友,而后期,其赠答的对象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兄弟,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曹植前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对曹植前后期创作心态上的变化进行了印证,曹植后期的赠答诗不多,但是却对研究曹植和其赠答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楼2019-05-17 07:09
        回复
          一、曹植赠答诗的写作背景
          在中国的诗歌宝库中,赠答诗是一种特殊类别的诗,从先秦草创到建安繁盛,曹植对文人赠答诗的贡献不可埋没。诗人们或用其表达思想、沟通情感,或用其歌颂友人、讽谏朝廷,或用其干謁赠答,以求建功立业。说到曹植赠答诗的创作背景,就必须对潮湿的人生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说明。曹植生活的魏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天下三分,征伐频频。曹植的赠答诗就必然受到这些包括政治生态、社会外部环境、魏晋三国时期的思想解放、个体意识的觉醒以及文人集团的大量出现都促进了赠答诗的兴盛。


          5楼2019-05-17 07:09
          回复
            (一)时代风貌的变化
            社会动荡和思想解放是魏晋三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从汉献帝建安时期开始,随着汉王朝的衰微,整个社会走向政治中心多元化。宦官和外戚轮流把持神器,地方军阀以剿灭黄巾军的名义开始建立强大的地方武装势力。随着董卓进京并行废立皇帝事,为讨伐董卓群雄并起,社会陷入了长期的战乱。灾荒不断,瘟疫不止,人口大量丧亡,到处都是凋敝的景象,让人惨不忍睹。由于社会的长期动荡,汉代所建立的大一统政权走向崩溃。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也随着社会的混乱、群臣之义的丧失开始走向衰微,经世致用的学问开始失去了市场,文人的理想和抱负被现实击碎,于是开始对内审视自身,去探求生命的本真意义。由此个人意识得到觉醒,文人们逐渐摆脱了政治和经学的附庸地位而变得独立起来,文学也逐渐进入自觉时代。在这一时期,各种文体都有长足发展,诗歌的题材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游仙、咏怀、山水、宴饮、赠答等体裁逐渐兴起,其中赠答诗的兴起较为瞩目。在魏晋之前,几乎看不到“赠答”一类的诗歌,但从东汉末年开始,赠答诗的数量直线上升,文人们多用其交流情感,抒怀言志,促进了赠答诗的创作,在无形中推动了赠答诗的发展。


            6楼2019-05-17 07:10
            收起回复
              (二)文人集团的兴盛
              魏晋三国时期,因为一些特殊的时代原因和政治原因,文学集团开始以宫廷为活动中心。它的出现得益于曹操统一北方,社会相对安定,文人们不再饱受流离之苦。加之曹操广发“招贤令”,吸引了众多有才之士,文人们群情激昂。其中以曹丕、曹植兄弟为中心的邺下文人集团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个集团中文人众多,包括王粲、刘桢、徐干等,他们平日里饮酒作诗,开展一系列多种多样的文学交流[4]。他们没有旗帜鲜明的文学主张作为标榜,主要以形聚为主,文人间的独立与自由性很大。众多文士集聚一堂,举办各种活动,或交流情感,或歌颂友谊,这都促进了赠答活动的兴起。频繁开展的宴饮活动就成为了文人们交往和交流的重要场合,进一步推动了赠答诗的蓬勃发展。
              在文人们的赠答诗中,互相倾诉友情和抒发自己的感慨是必然的,当然还有将对方引为知己而向对方倾诉知己内心的,渴望在事业上得到大展拳脚的机会,但是政治局势纷纭多变,文人们的生命安危无法得到保障,甚至遭受杀身之祸。因此他们陷入了一种抑郁痛苦的境地,渴望在乱世中寻找到知己,倾诉自己的心声以求获得理解,而赠答诗便成为他们交流的一种媒介,在魏晋时期被普遍创作。


              7楼2019-05-17 07:11
              收起回复
                二、曹植赠答诗的主题倾向
                曹植的赠答诗是曹植同其他文人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作品内有比较明确的感情倾向。按照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可以将其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是离别时候倾诉依依惜别之情的;第二类是对郁郁不得志的朋友进行的勉励劝诫;第三类则是向知己抒发个人感悟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这三类诗,因为所赠对象不同和写作的时间不同,所以曹植在其中所表达的感情也有所不同。


                8楼2019-05-17 07:11
                回复
                  (一)惜别之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自古多情伤离别。在曹植所生活的魏晋时期,战乱频发,温饱难全,亲朋好友今日的分别,再次相聚便遥遥无期。与曹操和曹丕相比,曹植是一位性情中人,他真率坦诚,善良且重情义。他在和朋友相处时决不以王侯身份而自傲,与朋友交,无论其身份地位,对之都友善平等。在《野田黄雀行》诗中,曹植以“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充分表明出他对友人的重视、友情的珍视。此外两首《送应氏》和两首《离友诗》也是表达了类似的主题。
                  两首《送应氏》是曹植作来分别送给应玚、应琚两兄弟的。建安十六跟随父亲曹操一同出兵征讨西凉马超,在洛阳稍作停留,在此见到了当时小有名望的应氏兄弟,因其二人即将北上,故亲友特地为他们设宴饯行。在即将告别之时,曹植依依不舍,故做此诗送别二人。
                  第一首诗主要写洛阳遭董卓之乱后满目疮痍的景象。诗中概括写了董卓作乱二十余年后,洛阳依旧破败,宫室尽为荒墟,处处残垣断壁,蒿草疯长,荆棘参天。接着,诗歌由景写到人,战乱之后,百姓大量死亡,四下里荒草遍地,不见一片农田。这整首诗,曹植都是以一个少年的眼光去看一场社会大劫难后的场景,他以应氏在“岁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的眺望之下,来展开社会得乱离景象。他以非常严肃的态度如实地记述了目睹的情状,面对这一破败景象,竟至“气结不能言”,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以及民生的关心。
                  第二首诗紧承第一首,以乱离时代为大背景,着重抒写惜别之情。开篇“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表达出作者对动荡社会的不满以及与友人分别的不舍。想到这里,诗人不由感叹“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强调人生短暂,寿命如晨霜,进一步说明了“嘉会不可常”,应弥足珍惜。故“愿得展嬿婉”成为诗人情感上的殷切要求,深刻写出诗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之后诗人交代了欢送筵宴,但并未对此进行细致描写,只是用“中馈岂独薄”来反衬,最后以“比翼鸟”来喻自己的思想愿望,一语双关,含义深刻。
                  曹植的两首《离友诗》和两首《送应氏》同属于赠别诗,其最独特的地方在于使用了骚体的形式进行创作,这在赠答诗中是绝无仅有的,《离友诗》其一主要写的内容是曹植随军打了胜仗,夏侯威护送曹植返回邺城的情景,其二则是描写夏侯威离开邺城返回前线,临别时曹植同夏侯威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


                  9楼2019-05-17 07:12
                  收起回复
                    (二)劝勉之作
                    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有理想有觉悟的士大夫就开始以结友的方式联合起来同腐朽势力斗争,这种朋友加战友的感情就显得很崇高。在这种动荡的时代里,所谓“乱世出英雄”,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变得多样,但是相对的,人们的生存状态是朝不保夕的,生命的予取予夺不在个人手中掌握,拥有相同际遇的诗人们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建立深厚友谊,互相激励,劝勉,如《赠徐幹诗》。
                    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一生坎坷不遇。曹植此作品是为劝勉徐幹所作。诗歌的前半部分主要描写壮阔的景色,自“顾念蓬室士”往下六句,描述的是徐幹贫苦可怜但依然发愤著书的场景。之后曹植以和氏自喻,委婉的表达了对好友这一悲惨境遇深感同情和无法相助的无奈。建安诸子虽然大多成为了曹氏父子的门客的,但是他们自己心中对建立工业的渴望仍然非常强烈,壮志为消。但是曹植身为曹操的儿子,地位崇高却没有实权,所以对于同样有理想而难以实现抱负的文人是持同情的,且抒发了自己的愤懑及无法一展抱负的情怀。再如《赠王粲》,曹植用“孤鸳鸯”喻王粲,用“求匹俦”指代寻求同辈间的友谊。“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表达出了曹植对于王粲这样的人才十分珍惜,也希望与之共事,但是愿望终究敌不过现实,“无轻舟”比喻作者没有权势,无力重用王粲。最后四句,作者宽慰王粲,劝勉对方不必多虑多忧,并且称赞父亲曹操思贤若渴的品质,以此暗示王粲打消顾虑,不要过于忧愁。除徐幹、王粲,丁仪与曹植的交情也很深厚,曹植曾在诗歌中多次提及。《赠丁仪》这首诗作于曹丕初即位时,欲剪除曹植实力,但没有直接从曹植开始,而是先向曹植党羽出售。丁仪作为曹植心腹,自然对字的前途和命运感到担忧。。于是,曹植写此诗安慰他,并表达自己真挚的友情。最后四句,诗的最后四句用到了延陵季子的典故,是曹植向丁仪表达自己并非寡义薄情之人,安慰定义并劝诫他不要抱怨,自己会用一切手段去帮助他。


                    10楼2019-05-17 07:13
                    回复
                      (三)感悟之语
                      曹植前期的赠答诗主要描写的是对友人的关怀和全免,很少会在始终流露出自己的烦恼,进自己的个人心声进行抒发。这个时期的曹植浪漫乐观,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则是相当自己的。后期曹植这一改其诗风,诗中对自己的胸中块垒进行了倾吐,对个人情感进行了展露。例如曹植在魏文帝黄初年间所作的《赠白马王彪》就与之前所作赠答诗心境大有不同。黄初初年,是曹植一生中最为多事、艰难的一段时间。从建安21年开始,依附在曹植身边的文人集团就遭到了曹丕实力的不断打击,卷入政治斗争中或死或贬,在曹丕成为魏王世子后,曹植就开始被迫远离曹魏政治集团的权力中心。魏文帝黄初四年,曹植和胞弟任城王曹彰以及白马王曹彪一同进京,但是曹彰猝死,去时三人,归时却只有两人,并且曹植和曹彪在回归封地时有被曹丕派人拆散,最终两个人不能一同回程,于是曹植于悲痛之下愤而成篇,以抒发心中感慨。
                      《赠白马王彪》全诗共七章八十句。方东树称此诗“气体高峻雄深,直书见事,直书目前,直书胸臆,沉郁顿挫,淋漓悲壮” [6]。第一章共十句,主要写曹植离开洛阳启程返回封地的所见所闻所感。前四句都是过程的介绍。接着“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实写作者返回封地的路途中既遥远又艰辛,虚写作者瞻望前途,感觉寸步难行。表示作者在进行长途跋涉时,心中充满着对京城中故人的怀念,想起了突然暴死在洛阳的曹彰,引起了作者的极大悲愤。第二章主要写归途中的困苦,隐约说明了曹植人生道路的坎坷不平。第三章是诗的核心部分,作者以“鸱枭”、“豺狼”与“苍蝇”喻小人,指责这些人为了及的前途利益就无中生有搬弄是非,离间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这里其实曹植很隐晦的表达了自己对曹丕的不满,但是碍于君臣身份,曹植只能将自己的满腔怒火向常伴君侧的“小人”烧去,隐含的表达出对当权者有意阻挠的无奈与愤怨,也是曹植不得已的违心之语。第四章主要写诗人在归途中的所见所感,触景生情。第五章作者流露出对曹彰暴死的同情和哀悼以及对于自己人生的思考,因此发出了“人生如朝露”的感概。第六章,诗人以豪言壮语和曹彪互相慰勉。第七章,是全诗的升华。这一章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表达了对天命的怀疑和仙道的虚无,所以他说“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


                      11楼2019-05-17 07:14
                      回复
                        三、曹植赠答诗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曹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大作家,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曹植的赠答诗作品在整个赠答诗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深远意义,他对于之前的赠答诗作出了一定突破,对赠答诗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拔高,其诗歌表现形式多样,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和文学价值。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楼2019-05-17 07:14
                        回复
                          (一)思想内涵的深化
                          曹植的赠答诗作品与同类作家相比,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更具有思想艺术价值。建安时期诗人对赠答诗的写作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歌主要以“四言”为主,内容僵化,多用于礼仪,交友场合的联谊手段或者日常生活中的闲情逸致。后期赠答诗这首推曹植为代表,他创造性的实现了凡物皆可写,凡情皆可抒,凡事皆可述的心体貌[7]。他的诗作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劝勉,而且抒发了对于战争的厌恶,民不聊生的同情,同时更有对于自我情感的解剖。 曹植在《赠丁翼诗》中首先描写了奢华宴饮场面,然后笔锋一转,勉励丁翼要识大节淡泊名利[4]。在两首《送应氏》中曹植则以哀痛的心情记录了旧都洛阳残败不堪的场景,吧内心深处对战争的厌恶进行了抒发。在《赠白马王彪》一诗中,诗人对自我心灵的解剖以及思想内蕴的理解更是达到了极致。陆侃如先生在《中国诗史》中说:“如果我们认为曹植的诗的最高点而要选择他的代表作,则只要第一期中与应、徐、丁赠答的诗,第二期中的《赠白马王彪》,与第三期中的《杂诗》就够了。”[8]由此可见,曹植赠答诗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单纯进行抒情描写,更是通过描写社会景象来承托自己惆怅的内心,揭示社会的乱象。


                          13楼2019-05-17 07:15
                          收起回复
                            (二)写作技巧的突破
                            钟嵘《诗品》对曹植的诗歌有这样的评价:“骨气奇高, 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曹植的诗歌,风骨与文彩并中,是上品中的上品。曹植的赠答诗善于运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用客观景物来表现主观情感。而早期文人主要是把赠答诗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多用公式化的言语来作诗,语言苍白乏味,毫无意义。曹植将早期赠答诗的写作模式进行了概念,通过在诗中描写景物来增加是的艺术表现力。例如,在《赠白马王彪》一诗中,曹植主要表达的是内心的愁绪,但在诗的开头却运用了大量的景物描写来表现诗人对京城洛阳的眷恋之情。再如《赠王粲》一诗中的“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只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四句,虽然写的是曹植眼前所见西园中的景,但是实际表达的确实曹植内心对故友的思念和仰慕。除了以上这些外,几乎所有曹植的赠答诗中都会有对景物的描写,通过在景物描写中融入情感,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曹植赠答诗在写作技巧上的突破,除了表现在景物描写上,还体现在象征手法和典故深化上。首先,是象征手法的丰富运用。如《赠王粲》一诗,“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 这两句诗都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鸳鸯”在古意中常用来形容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而在曹植的笔下,“鸳鸯”用来指代王粲,“孤鸳鸯”则表示二者之间那种浓稠的相思之情。除了《赠王粲》以外,《赠白马王彪》一诗中也多处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如诗中说“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曹植在诗中写到的“首阳山”,其实象征的是躲进首阳山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兄弟之间的和睦感情,并借此来反衬自己兄弟之间互相猜忌,相煎太急的悲惨现实。除了象征手法的运用,曹植的赠答诗还多处运用了典故。如《赠徐幹》中的“宝弃怨何人? 和氏有其愆。”皆是典出于《韩非子·和氏》。在此处,作者自比卞和,将徐幹比作玉,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愤慨不平的情感。此外,《赠白马王彪》诗中的“何必同衾帱”则是采用了姜肱的典故,表达的是两兄弟间的深厚情谊。
                            曹植作为魏晋诗坛的杰出代表,他着实推动了赠答诗这一诗体的成熟,并且对赠答诗由四言到五言的转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总的来说,曹植丰富了中国诗歌的体裁,拓宽了中国诗歌的表现领域,给后代文人赠答诗的创作留下了典范。


                            14楼2019-05-17 07: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