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吧 关注:3,859贴子:35,742

【大国学】讨论专题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季羡林老先生提出之大国学讨论。
(其他内容不要发在此处,谢谢)


1楼2009-07-22 12:50回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7666ff0100e4hs.html  再谈大国学:吐火罗文化也是国学


    2楼2009-07-22 12:56
    回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7666ff0100e33c.html 大国学概念范畴梳理


      3楼2009-07-22 12:57
      回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7666ff0100dzqq.html 大国学论与季羡林:东方学家季羡林


        4楼2009-07-22 12:58
        回复
          晕  很有广告贴的嫌疑诶


          5楼2009-07-22 12:58
          回复
            要想把季老大国学发扬光大,必须深入讨论弘扬。


            8楼2009-07-22 13:04
            回复
              再论大国学
              http://blog.cctv.com/html/28/718028-741721-page-3.html


              10楼2009-07-22 17:46
              回复
                季羡林之”大国学“概念范畴及定义的源流考据与研究  
                 大国学概念范畴定义考据寻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7666ff0100e33c.html#


                11楼2009-07-24 10:29
                回复
                  季先生确实提到过大国学,貌似并没有说出他认为的大国学的定义。楼主你研究的大国学又是什么呢?


                  12楼2009-07-26 14:39
                  回复

                    季先生确实提到过大国学,但季老生前并没有确切的大国学的定义。 都是死后被人加持进去的,这一点是肯定的。
                    如果有证据,为什么那些徒子徒孙不拿出更好的文字证据?
                    显然,他们想借尸还魂,沽名钓誉,却欲盖弥彰。


                    13楼2012-10-14 00:45
                    收起回复
                      神贴三年之后再被挖坟!


                      IP属地:广东14楼2012-10-14 19:34
                      收起回复
                        援引文论:
                        大国学概念范畴定义考据寻源
                        ——季羡林之”大国学“概念范畴及定义的源流考据与研究
                        文/南柯舟
                        关于《大国学——季羡林口述史》再及:蔡德贵在《大国学——季羡林口述史》新书发布会上发言说:“ 说来很巧,季羡林先生是清华大学1930年入学的学生,他的老师里面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叫梁启超,1928年说过一句话,说古今中外大学问家,他指的是人文社科科学领域的,都是40岁以前做预备工作,五六十岁,甚至70岁以后开始有研究成果出现,那么这一句话梁启超先生因为他是1929年去世了,他说话的时候季羡林先生还没有入清华大学,但是几十年之后这句话居然在季羡林先生身上应验了”.....在此想提出一个论点是:既然“梁启超先生是1929年去世“,又怎么能说“他的老师里面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叫梁启超”?生前见都没见过,与去世的人物攀师生关系,如此攀龙附凤,是想说明什么问题?可见,蔡德贵的言论不可全信,一切以季羡林先生原始录音为证,才是真理。


                        15楼2012-10-15 15:03
                        回复
                          可见,蔡德贵的言论不可全信,一切以季羡林先生原始录音为证,才是真理。


                          16楼2012-10-15 15:12
                          回复
                            打开之后着实吓着我了。。。
                            好吧,几年后还能翻出来此贴也算是这帖子的荣幸和价值了。。。


                            17楼2012-10-15 19:02
                            收起回复

                              保持国学纯洁,恢复学术纯净,造福子孙后代
                              南柯舟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九日
                              “把五术加载于六艺诸子百家国学范畴,尚需要斟酌,这是我的善待成熟的和善待完善的观点。以我提出的本观点加载在季羡林教授头上不对,为了维护季羡林先生的正统的国学观点,我可能准备打一场官司,在学术道德法庭上”,他说,“把我的没有经过学术界论证的观点、尚需要斟酌的观点、善待成熟的和善待完善的观点强加在季羡林教授的头上加以传播,我觉得这不是季羡林教授的本意,出于维护季羡林教授学术纯洁性更加重要的是基于维护正统学术观点考虑,为保持季羡林教授原始观点的学术纯洁性”。今天下午,南柯舟在与夏威夷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兰珊博士谈起“国学”的时候这样表示。
                              五术即山医命相卜,阴阳家学说与其他六艺诸子百家之道存在明显区分。 “新华网在未经我同意的情况下,把我的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像民间“过继”冥伶子一样“过继”给了季羡林先生,这不是季羡林先生的本身的学术观点”。《新华网》及其记者周宁,未经原作者南柯舟同意,就把这一观点像民间“过继”冥伶子一样“过继”给了季羡林先生,并且通过新闻手段加以传播,侵犯了作者南柯舟的文作修改权、知情权和著作权。
                              造成这一“过继门”现象的原因,《新华社》记者周宁是始作梗者。《新华社》记者周宁在2009年07月20日12:47:53 发表于《新华网》的文章《季羡林留给中国“大国学”观念》,侵犯了南柯舟的学术学说及文作修改权、知情权和著作权。
                              《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李惊亚、石新荣是推波助澜者,其来源自《新华网》的《“大国学”思想的理论与现实解读》,摘抄《新华社》记者周宁的抄袭自他人论点的文字,造成这一侵权的广泛传播。
                              “学者和记者利用新闻炒作抬高自己的新闻地位而不是利用学术期刊的辩证性论文证实自己的学术地位,这不是文人所当作当为的,将五术之说强加于国学,有待专家学者商榷,更由于这一国学观点,或将贻害子孙后世,新华社及北大,前者有新闻道德和后者有学术责任出面对此说的传播过程加以澄清,复旦校方也有关联责任”。
                              秋风发表于《国学忧思录》的观点比较详细的罗列了国内专家学者的国学观点。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沈亚洲转载于《北京大学北大人社区论坛》的南柯舟文作《大国学概念范畴定义考据寻源》基本澄清了这一问题,由于南柯舟对自己发表这一观点的时间上确信可能更早,目前他正在搜寻获取更早的原始记录,南柯舟表示在必要时候,将向《新华社》及其记者周宁发起诉讼,要求新华社记者周宁澄清文稿引用来源、厘清抄袭事实,赔礼道歉,撤销引用该观点,消除影响。
                              南柯舟表示:“理智和富有逻辑推理的读者会看到,关于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在发表时间上都优先出自南柯舟。 你看看新华网以及其他网络媒体的内容,它们现在全部的相同内容都是从南柯舟的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窃取过去的,我可以以侵犯著作权权为由起诉它们。”但是他补充说,他认为现在还没有必要将它们起诉上法庭。这不合适,他重复说:“学者和记者利用新闻炒作抬高自己的新闻地位而不是利用学术期刊的辩证性论文证实自己的学术地位,这不是文人所当作当为的”。“如果它们知道学术道德,它们会进行反思。”
                              


                              18楼2012-10-17 2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