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养殖吧 关注:4,450贴子:14,583

蜈蚣养殖技术研究-----李道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帖将结合本人20多年的蜈蚣养殖经验,从蜈蚣的生物学习性,蜈蚣人工养殖的基础理论,蜈蚣的重要传染病,蜈蚣的工厂化养殖,蜈蚣道地药材标准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探讨研究,希望能够有效推动全国各地蜈蚣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


1楼2019-06-08 22:28回复
    一 我国蜈蚣养殖业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我国蜈蚣养殖研究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湖北省有关单位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作手 人
    工养殖蜈蚣研究。浙江省从1976年开始由 省医药公司,杭州大学生物系和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组成协作组
    对药用蜈蚣资源的增殖进行了 研究。1980年协作组进行了成果鉴定,初步了解了我国药用蜈蚣的形态分
    类,生态分布和生活习性。基于这一成果,2000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崇洲编著出版 了《蜈蚣养殖技术》,该书填补了我国药用蜈蚣人工养殖技术的空白。张崇洲先生本着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编著了该书
    书中系统的介绍了蜈蚣的形态结构和个体发育,对于未有明确意见结论的如:“蜈蚣求偶交配行为则表述为未观察到”,对于蜈蚣的养殖方式和繁殖方法则表述为“需要继续研究”。后来出版的一些蜈蚣养殖书籍则缺少这种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谬误百出,比如《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与利用》一书描述蜈蚣交配行为“雄蜈蚣便爬到雌蜈蚣的
    背部,立即将生殖肢插入雌蜈蚣的生殖孔内”,这与唇足类动物间接交配行为明显向背;描述蜈蚣的生活习性“喜群居,胆小怕惊”,书店中公开发行的蜈蚣养殖技术书籍很多认为蜈蚣喜群居。(待续)


    2楼2019-06-09 22:41
    回复
      占个楼关注更新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6-10 11:20
      回复
        正是蜈蚣养殖技术书籍中喜群居这一生活习性作为最基本的养殖理论误导了近几十年全国各地的
        蜈蚣养殖模式-----群养,不管是室内养殖还是室外养殖;不管是瓦片平面养殖还是水泥垛立体养
        殖,甚至一些科研院校教授带研究生立项研究的蜈蚣养殖项目都无一例外的是群养。在群养蜈蚣
        的养殖实践中,全国各地几百上千家一直场遇到的都是相同的问题:蜈蚣互相残杀严重,传染病
        黑斑病无法防治,种蜈蚣成批死亡,蜈蚣幼苗成活率极低,无苗可养。蜈蚣养殖场都是买种---育
        苗---苗死光,再买种---再育苗----苗又死光,没有一家养殖场能够通过群养养殖出商品蜈蚣,在 市
        场上活跃的都是炒种公司,蜈蚣价格不断上涨,炒种公司大力宣传蜈
        蚣养殖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创业投资者前仆后继,折腾三四年后血本无归,炒
        种公司在产区2--3元一条收购野生蜈蚣,10--20元一条做种销售给养殖户,赚的盆满钵满。我国
        开展蜈蚣养殖四十多年了,蜈蚣价格从二三百元一公斤上涨至两千多元一公斤,但却没有一家蜈
        蚣养殖场通过群养为市场提供商品蜈蚣药材,蜈蚣药材供应还是依靠野生资源,这便是我国目前
        蜈蚣养殖的现状。(待续)


        4楼2019-06-10 23:08
        收起回复
          笔者1996年开始蜈蚣人工养殖研究,采用的也是群养模式,十几年一直在失败中探索,
          2010年以后开始对群养模式进行反思,通过大量的考察,笔者发现:蜈蚣属于独居动
          物,不适于群养而应单养。几十年来,我国的蜈蚣养殖业一直沿着群养这一错误的方向
          在探索,走进了死胡同而无法前进。是“喜群居”这一基本生活习性的错误误导了我国的
          蜈蚣模式。由此可见,蜈蚣养殖基础理论的研究是多么的迫切和重要,我国的蜈蚣养殖
          业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深入开展蜈蚣单条养殖模式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探索研究。单条
          养殖实践表明,蜈蚣养殖技术环节多,技术复杂,资金投入大,虽然我国养殖前景广
          阔,但要求投资创业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较强的经济实力。蜈蚣养殖业是一项资本
          化技术相结合的产业。


          5楼2019-06-13 21:30
          收起回复
            李老师,以前那个帖子怎么不能看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6-14 11:09
            收起回复
              两年生蜈蚣进入本年第二次蜕皮盛期。


              7楼2019-06-15 22:18
              回复
                顶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6-16 08:34
                回复
                  少棘蜈蚣养殖基础理论研究(李道勇)
                  一 幼体蜈蚣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两段性(待续)


                  9楼2019-06-18 22:25
                  回复
                    李总,你的种蜈蚣目前人工繁殖是第几代了,子三代或者是子五代、子六代……?还是每年都要靠买野生种蜈蚣繁殖幼蜈蚣?家养子一代能否像野生种蜈蚣那样正常交配产卵,产生子二代,子二代产生子三代……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6-20 10:24
                    收起回复
                      幼蜈蚣蜕第四次皮时残杀最为疯狂,其次是第五次皮,到蜕第六次皮时残杀会好很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6-20 10:27
                      回复


                        12楼2019-06-22 22:22
                        回复
                          今年繁殖的小蜈蚣进入本年第一次蜕皮盛期


                          13楼2019-08-21 07:45
                          回复
                            李总,能不能加个微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8-23 12:00
                            回复
                              快产卵的时候分开,可是怎么才知道蜈蚣交配过了?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9-09-10 19: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