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吧 关注:67,034贴子:678,159
  • 0回复贴,共1

我不卖东西,主要是找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夏朝”,没有任何考古证据。考古百年,大规模征地开发数十年,把地挖了个遍,也找不到“夏朝”存在的任何蛛丝马迹。所谓“二里头”,其实和商朝是同一时期,而且,二里头文化也只不过是个非常原始的部落文化遗址,算不上“文明”。当时西南地区和夏朝的关联,我手上就有一些线索,溥仪皇上逊位后曾和编著有《贞松堂历代名人法书》,《高昌壁画精华》、《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三代吉金文存》任学部二等谘议官,后补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的罗振玉大人谈过,当然这是从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族穆斯林起义杜文秀等人手中缴获的,我快九十的人了,童年隐约听过大人们说升允大人和罗振玉大人谈过的一些事,就是商在中原,夏在西南找线索,看到贵吧!给大家个思路。西邑说有,我能看懂一点点,老了········前清埋了一些骨头和其他上刻的东西,有一些记载,是清军和西南各民族作战时一些民族紧急对付清军从他们千年供奉的东西中拿出的那些,后清军杀了这些人,认为那些东西没有用,埋了那些东西。那些骨头和那其他上刻的东西老朽曾在六十年代请相关专家等看过年代,有的数千年有余,趁着清醒时就想让大家知道点东西,引用一位聪明的网友的话,大洪水啊就算退去,大地上也都是沼泽,洪水来到的时候,那时候的人很可能是住在山上海拔500米以上那样子。就算洪水退去也不是一时半时就能到平原上居住。所以,沿着秦岭山脉向西遗迹可找到。李教授他们忽略了一群人,请想下罗振玉大人的老朋友王国维先生为何自杀的,西南前清的一些后人--------这就是我说的老了,我想找懂我说的人,不然有的东西可能再没人知道了-------------那是同光年间的事了------我不卖东西,主要是找人。---据说夏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叫虞朝,不是只有夏商周--------以下是引用网友的话:三星堆就是大禹的都城--阳城真正的“夏”只是大禹作为帝王的几十年。大禹之后把帝位传给伯益,伯益继承帝位,所以后来四川叫“益州”。而夏启在远离三星堆的中原称帝,商人在甲骨文中称中原夏后启国为“西邑”。夏人周人同源。有文献记载周人从“梁山”迁岐下。梁山就是梁州,现在的四川。周人祖先后稷也在《山海经》中记载“葬于都广之野”,都广之野就是成都平原。考古也证实宝鸡出土的商末周初的文物与古蜀文化相近,比如弓鱼国。所以周人是3200年三星堆解体后,迁入宝鸡的一支蜀人。史料也记载那个时期宝鸡正是周人的西岐。周人统一中原后重提大禹夏朝,但由于夏后启跟大禹是父子关系,中原人考证自然联想到“西邑”的夏后启,重写夏史的时候把“西邑”作为重点。于是大禹夏朝与夏后启西邑混为一谈。秦始皇统一后祭祖,才发现古蜀文献中记载的蜀地就是祖地,于是焚书坑儒掩盖真相。这就是为什么古蜀有巴蜀图语文字,却没有文献流传下来的真相。我觉的华不是一个国或者正式的朝代国家这些,先理解成部落,以华胥为基准的部落,华胥走过的地方,也或者是其他别的什么氏比如燧人氏风氏这些上古氏,但都认可华或者华是起源,以华为标志,《华阳国志》作者在没理清历史的情况下只是客观照搬了一些内容。文中描述的华阳国已经包含了巴、蜀、汉中、南中之地,而对梁州之地描述为黑水、江、汉。这个范围就包含了两湖地区(西南官话区)。这九个地区加起来就叫“华阳国”。《华阳国志》卷三第一句“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也就是说古蜀开国之君就是人皇伏羲。伏羲图腾就是蛇(虫)身,“蜀”字中就有虫,还有眼睛很特别的人。可见蚕丛和伏羲是同一个人。伏羲又是汉族始祖之一,所以“华阳国”并不简单。再结合左思的《蜀都赋》来看,蜀都不是成都,古蜀在周失计纲之前的身份是“都”,首都的“都”,也就是说“蜀”在华阳国里占有领导地位。但不是都城的“都”,因为范围太大并不是城。蜀之外,是人皇兄弟九人各自统治。各地出土了很多蛇身的文物,比如C形龙,可能就是人皇兄弟地盘,只要能证明三皇五帝其中之一是历史而不是传说,那么夏商朝的存在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甲骨文发现之前就有商朝历代王的传说,后来的甲骨文就是历史考古,而且是文字记载。这算不算证据呢?我觉得应该算。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商朝是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也就无法否定了。


1楼2019-06-14 05:5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