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清水吧 关注:95贴子:392
  • 1回复贴,共1

武所张真入闽始祖张真,行礼一,字安详(?~?),出生在长江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武所张真
入闽始祖张真,行礼一,字安详(?~?),出生在长江边的江西省九江府德化县赖公庙桥头,从小练武习水,练就一身武功。据明朝军籍册报,明初纠集义勇,以救明太祖朱元璋于鄱阳湖,有功授职。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武平伍子屯(今武平中山镇)作乱,广东潮州海寇未宁,授封武略将军(从五品),世袭一等,挂帅出征,平伏。廿四年(1394年),洪武皇帝勒封真公武略将军,总管雄兵一千永镇此地,并将伍子屯地方改造成王城,命名为武所,任付千户长,和十七位来武所的将军一起,屯兵练武,勤耕细作,保武平百姓安居乐业,终生祖忽官心,仍思国安,习文练武,忠信知贤,勇为担当。死后墓葬武所西山岗,形如锦被盖孩儿,乾山巽向,至明末,后裔世袭十代,宗支繁衍,人丁五六百人。世袭付千户分别为:张旻:真男,永乐二年任;张镛、旻男,洪熙元年任;张冕,镛男,正德十年任;张鹏,冕男,成化七年任,有传;张廉,鹏男,正德十年任;张大卿,廉男,嘉庆十六年任;张忠,卿男,万历五年任;张承勋,忠男,袭职。
张真后代,世袭武略将军,付千户,为武平百姓安居乐业均作出贡献,据武平县志大事志记载:贼首冲天总等攻所城,付千户长张鹏誓众死守,城赖以全。又勤兵蟠龙岗(今武平中山镇三联村境内)等处。斩贼首朱大总等。张鹏为真男之后,世袭付千户。
明末清初,值天下大乱,大清顺治定天下,顺治四年,清率部攻打武平。付千户长张承勋率家丁抗清兵于金鸡岭(今武平县十方镇境内),殉职。世袭付千户长张大卿踞城抵抗,矢志不降,城破玉焚,百姓被屠,族人罹难,族谱无存,从前世代难以考证。所幸张真之后三十多岁的张允执,二十多岁的允微、允忠,七岁的允敬,从死人堆脱难逃出,避居闽赣边的禾坪隘(1949年前为和平乡,今为民主乡)溪头墟,允敬还送往江西罗福璋避居,浴火重生,繁衍生息,尝诫子孙,安身立命,卧薪尝胆,男儿励志,女绣贤良,崇德博识,励志图强,誓不仕清。故清代无显者,至民国初期,仅有张玳仁毕业北京朝阳大学及兄张凯后来任国民革命军连长。玳仁曾参加过北京“一·二九”学生运动,受当局镇压,逃往广州后回乡任和平小学校长教书育人。
武所城被屠毁后,真公墓被人霸占,允执公出首,经官究治構讼数载,后经抚擦二遍,批於汀璋龙道,到山踏勘,断还,其田园坟墓至今尤在。嘉庆七年祖祠落成,创竖神主牌时其:中行写,明时授封武略将军(讳)真妣徐氏暨历代考妣一脉宗亲神主位,左行写九世祖世明世仲世标三公神位,右行写十世祖允执允微允忠允敬四公神位。允执四兄弟避居溪头休养生息繁衍。十一世祖聚垣公,原居上书房子,后裔迁往溪头墟街尾上,建有五间店居住,今已各自迁往别处,十一世祖赞成公,在老围定居,因年久坍塌,今已改建,亦有各自建房。十一世祖勋成公,原住杉窝定居,长子思圣公,另建房屋杉窝,次子思隆公居仙岺。十一世祖化成公迁四川仁寿定居,1949年前,本族曾有人前往寻访,据说当地宗亲,已发展有数千之众。他们还热心捐有银元,托带回修缮宗祠,后因种种原因没有联系,十一世祖化成公还有一支迁往江西上饶市婺源县,现有十几户三十多人,2016年还派人前来祭祖。
祖宗的福荫,后人的奋发,崇文尚武,辈出人才,留下本族的伟业功绩。十三世祖帝光公,在仙岺占地十几亩建有九厅十八井,广厦百间,绣闼镂壁,精濪美丽,高楼雕甍,宏观壮丽,聚居后世裔孙。由于年久失修,房屋坍塌,至今仍存“司马第”大门和朝向羊石脑山的门楼。
1949年后,张真裔孙,更于奋发图强,施展才干,报效国家。涌现了不少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军人和其他战线的福建著名的脑神经外科专家、妇产科专家、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小学高级教师、企业家,也有担任或担任过局长、副县长、市长等、如今人丁兴旺,裔孙民主溪头、仙岺有700余人,宗支播迁重庆、四川仁寿、江西上饶、瑞金、芦溪、广东潮州、浙江温州及台湾省等地数万人。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6-18 21:28回复
    看着头痛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6-20 15: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