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部落吧 关注:1,226贴子:11,814

近体诗、词、曲、楹联相关知识诗部 近体诗,又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体诗、词、曲、楹联相关知识
诗部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地位,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有重大的意义。
近体诗有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七言排律皆有四种。
近体诗诗韵有《平水韵》、《佩文诗韵》以及《中华新韵》等,详细内容可查阅百度百科。
(内容颇多,吧友有疑问或讨论先于楼层内回复,谢谢!)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6-19 23:27回复
    (一)
    五言绝句有首句不入韵两式和首句入韵两式:
    第一,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范例:《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二,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范例:《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第三,首句仄起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范例:《哥舒歌》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第四,首句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范例:《汾上惊秋》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6-19 23:27
    回复
      (二)
      五言律诗有首句不入韵两式和首句入韵两式:
      第一,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范例:《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第二,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范例:《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第三,首句仄起入韵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范例:《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第四,首句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范例:《晚晴》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注:五言律诗首句不入韵者为正格。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6-19 23:28
      回复
        (三)
        七言绝句有首句不入韵两式和首句入韵两式:
        第一,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范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二,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范例:《忆江柳》白居易
        曾栽杨柳江南岸, 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第三,首句仄起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范例:《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第四,首句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范例:《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6-19 23:28
        回复
          (四)
          七言律诗有首句不入韵两式和首句入韵两式:
          第一,首句仄起不入韵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范例:《阁夜》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第二,仄起首句入韵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范例:《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三,首句平起不入韵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范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第四,首句平起入韵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范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注:七律首句入韵者为正格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6-19 23:28
          回复
            (五)
            五言排律和七言排律
            五言排律和七言排律亦有四式,其格式为两者之延伸,句中平仄相对、相粘、相错亦同,最少十句起,即最少五韵,除首尾两联其余都须对仗或对仗数至少为全诗联数减二。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6-19 23:29
            回复
              (六)
              关于拗救
              近体诗律句拗救一般分孤平拗救,出句自救(五言三拗四救、七言五拗六救)和对句补救三种。
              孤平拗救(只考虑韵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变(仄仄)仄平平仄平
              五言:故园今若何?,此句故字处应平实仄,所以今字处由仄声字变为平声字今,以救园之孤。
              七言:笑问客从何处来,此句客字处应平实仄,所以何字处由仄声字变为平声字何,以救从之孤。
              出句自救:
              (仄仄)平平平仄仄变(仄仄)平平仄平仄
              五言:回看射雕处,此句射雕二字颠倒平仄以救本句。此类还有:故人具鸡黍、开轩面场圃(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此二句皆是此类)、凉风起天末。
              七言:瘐信平生最萧瑟,此句最萧二字颠倒平仄以救本句。
              对句补救:
              (平平)仄仄平平仄与(仄仄)平平仄仄平
              被救的五言小拗(可救可不救):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此句落字处应平实仄,故对句明字处本仄实平,以救落字之出律且明字双救既救出句又救本句孤平。此类还有: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未救的五言小拗: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五言大拗(必须救):即第四字应平实仄时,对句第三字必须由仄变平。
              如: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此句不字应平实则为大拗,故登字处改仄为平以救。类似还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七言小拗: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同上五言小拗,风救日且救本句孤平“来”使之不孤。
              七言大拗:一生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此句万字处本平却仄,故无字处改仄为平以救,亦一字双救,又救本句人之孤平。此类还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以上请自行辩识入声字。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6-19 23:29
              收起回复
                (七)
                近体诗中特殊体与格
                折腰体
                “折腰体”之名,始见于唐代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该书在所选崔峒《清江曲内一绝》题下注曰:“折腰体”,如下:
                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
                《诗人玉屑诗体》释之曰:“折腰体,谓中失粘而意不断。”所谓“中失粘”者,指第二句与第三句平仄失粘;“意不断”者,则指两句之间联系紧密,意脉不断。
                即格律: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二三句失粘,但三四句正常相对。
                折腰体分第三句为小拗(易拗)与不拗两种
                用拗的有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意七言小拗“晚”与“舟”,舟双救。
                还有白居易《游仙游山》:
                暗将心地出人间,五六年来人怪闲。
                自嫌恋着未全尽,犹爱云泉多在山。
                第三句不是拗句的如上官仪《春日》:
                花轻蝶乱仙人杳,叶密莺啼帝女桑。
                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
                折腰体不仅限于七绝,五绝,五律、七律都有,下面就五绝七律各举一例。
                张九龄《自君之出矣》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二三句失粘,且用拗句。
                杜甫《所思》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六七句失粘,第七句第五字用仄声,但色字处未救。
                大写注意:折腰体与渭城体(阳关体)的区别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此作为阳关体非折腰体,折腰体与阳关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为诗后者为词,没错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为词,此作又名渭城曲或阳关三叠,渭城曲即唐教坊名曲阳关曲。
                正宗渭城体还有苏东坡的《阳关曲》三首:
                (一)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二)
                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南古战场。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三)
                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
                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需要注意的是渭城体为词所以四声分明。
                第一,即第一句第四字为上声字,连同王维作品所有四首作品第一句第四字皆为上声字,“雨”、“好”上声;尽字《广韵》,慈忍反,所以也可读上声;下字依《广韵》作方位词时,胡雅反所以这里也为上声,对于下字《广韵》胡雅反说一下,本人籍贯为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海东市民和、乐都两县人远祖籍多为山西陕西两省人,估计是洪武移民或西北同治事件迁到今天海东市的,所以方言中下字就读ha普通话三声,还有绿lu等字。
                第二,第三句后两字必须平上,即“杯酒”、“长好”、“丹首”、“溪女”。
                第三,第四句第六字处必须用去声,即四首之“故”、“处”、“故”、“断”皆为四声。其实词之变去声从王维就开始了,并非三变。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6-19 23:29
                收起回复
                  长见识,慢慢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6-20 12:14
                  收起回复
                    膜拜!学习!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6-20 13:36
                    收起回复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6-20 15:42
                      收起回复
                        吧主威武


                        13楼2019-06-20 20:47
                        回复
                          涨知识,学习中……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06-20 21:19
                          回复
                            又看一遍,记不住,还是用正格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6-23 00:20
                            收起回复
                              学习了,不过我忍着性子看到四,看不下去了,也许手机不如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9-12 14: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