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吧 关注:174,625贴子:4,234,560
  • 38回复贴,共1

四大金刚功与过。功,将太极拳从操拉回到拳,讲究功夫,将无数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四大金刚功与过。功,将太极拳从操拉回到拳,讲究功夫,将无数武术爱好者拉进陈家沟。过呢,……哎,拳架实在难看,文化意味不高与审美价值低下,弄得全国一片丑拳,陈照丕陈照奎要负责很大责任。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6-25 09:50回复
    陈照旭去世早,不说。陈照奎虽然得陈发科闭门功夫,但就拳姿而言,是陈发科弟子中打得最难看的。陈照奎没能将陈发科好的拳姿带回陈家沟。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6-25 10:02
    回复
      也就是说,做拳不行了,做操也不美。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06-25 10:15
      收起回复
        太极不过四百多年的历史 往前推四百年 清时期的汉人饭吃不饱 书读不起的大把 指望他们创造出超越人体极限 四两拨千斤这种玩意 信的只有那种觉得不流汗的锻炼才是最好的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6-26 11:24
        回复
          四两拨千斤只是一种用于防守时的技击理念,尤如"泰山虽重,压不到我奈我何?""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都是如此。雷同于拳击中的闪躲,属于攻防中的防御体系。
          用以应付各种身大力猛的进攻,原句为"任它巨力来打我,四两拨动八千斤"
          现在顶级赛事中的各种躲闪及避击,迎击,其实也同样是在用避双重之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6-26 11:58
          收起回复
            需要多重视北京的陈式传承,是肯定的。北京陈式的人,讲究,读书,与其他拳种交流。
            可惜专业的少,形成不了陈家沟那样的训练密集程度和商业上的以拳养拳可持续性。
            对整个传统武术,体育设置一些传统武术硕士点,就好了。
            不然,真得靠商人供养一批学员、老师。
            有画院,棋院,但愿有传统武术院。能合作的几个拳种,一起。过去四民武术社那样。


            IP属地:北京7楼2019-06-27 15:53
            收起回复
              85年,陈家沟太极拳武术馆落成,短短30多年,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这是四大金刚的最大功劳。


              8楼2019-06-27 22:25
              收起回复
                毕竟河南、焦作及温县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当作支柱产业发展。而北京陈拳局限于民间爱好,游兵散勇,没有成为气候,甚为遗憾。


                9楼2019-06-27 22:31
                收起回复
                  另外,北京冯志强、肖庆林、雷穆尼、田秀臣等陈发科弟子大都年事已高。而陈沟四大金刚正值青壮年,精力充沛,专注太极。


                  10楼2019-06-27 22:35
                  回复
                    陈家沟很快并牢牢掌握了话语权。唯一遗憾,四大金刚的拳架主要来自陈照丕与陈照奎——陈照奎功夫没问题,就是拳架有点难看,看看马虹与与杨文笏的录像就知道有多糟糕。好在陈小旺经常去北京找冯志强、肖庆林、田秀臣、雷慕尼等学习取经,还是得到了他爷爷陈发科的原生态拳架,弥补很多。


                    11楼2019-06-27 22:50
                    回复
                      马虹老师的拳架还是可以的,工整。杨文笏的拳架简直就是不能看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7-02 15: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