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歌灵飞经吧 关注:70,456贴子:1,077,766
  • 21回复贴,共1

【将军聊斋】关于朱棣身世的一些思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房中沉默时许,朱允炆徐徐说道:“这件事陛下知道吗?”谷王说道:“【父皇知不知道,我也不敢断定,但我查访宫中老人,那妃子确是七月产子,父皇因此缘故,将她幽禁赐死。】”
朱允炆又是默然,房中传来踱步之声,过了良久,方才说道:“果真如你所说,燕王不是陛下的血脉,陛下又为何将他留在人间?”
这两句话有如雷霆天降,震得乐之扬叫出声来。黄子澄见他神气,疑心大起,忍不住问道:“仙长叫什么?”乐之扬也不理他,专注耳力,继续偷听。
只听谷王说道:“……【那妃子狐媚工谗,父皇对她极为宠爱,乃至于荒废朝政。父皇杀她,也是一时之气,事后甚是悔恨。况且七月产子,民间并非没有先例,万一燕王真是父皇血脉,岂非误杀亲子?孝慈皇后看出父皇为难,毅然收养燕王,对外宣称是自己所生,许多知情的宫女太监,均被处死灭口,深宫隐秘,这件事就被掩盖了下来。】”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说道:“【孝慈皇后贤良淑德,古今少有,怎会做出这样的糊涂事?】唔,也许燕王真是她亲生,王叔所言,只是谬传。”
谷王冷笑一声,说道:“陛下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发作起来,神佛退散。孝慈皇后再贤德,大事上也要看陛下的脸色。孝慈皇后和陛下所生的儿子,除了先太子,名义上只有三人:晋王、燕王和周王。晋王像皇后,周王像父皇,唯独燕王,谁也不像。”
朱允炆沉默半晌,幽幽叹道:“王叔说的是,燕王不但不像父母,其他的藩王,也没有一个跟他相像的。”
“太孙明鉴。”谷王说道,“燕王野心勃勃,一直觊觎皇位,他真是我朱家的人也罢了,如果不是,一旦窃取皇位,可又如何是好?”
朱允炆冷哼一声,沉声说道:“你又听到什么风声了?”
谷王压低嗓音:“听宫里人讲,父皇和席应真下棋之时,说到殿下,颇有不满。【说你优柔寡断,才干不及燕王。之所以不传位燕王,还是因为前朝的教训,皇位兄弟相传,容易扰乱国家。】”
朱允炆呼吸粗浊,喘息一阵,涩声说:“燕王的事,你从哪儿听来的?”
“有个老宫女,当年侍奉孝慈皇后,皇后去世之后,她被打发出宫。我明察暗访,好容易才找到此人,老婆子的日子过得困窘,也想借此捞几个子儿花花。”
朱允炆冷冷道:“你看好她,这是重要人证。”谷王道:“太孙要向父皇说起此事么?”
“谈何容易。”朱允炆叹一口气,“【陛下性情固执,如果他认定燕王是亲子,但凭一面之词,很难让他回心转意。你要继续搜集证据,一旦铁证确凿,我自会设法废黜燕王。】”
“那时北平……”谷王小声说道。
“北平由你镇守。”朱允炆顿了一顿,“陛下和燕王耳目众多,你不要在东宫呆得太久。”
-----------------------------------------------------------------------
乐之扬眼珠一转,笑道:“太孙也不是全无胜算,有一件事,不知当不当问。”席应真怪道:“什么事?说来听听。”乐之扬吸一口气,轻声说道:“燕王真的是朱元璋的儿子么?”
席应真一愣:“何出此言?”乐之扬压低嗓音,将太孙、谷王的对话述说一遍。席应真面沉如水,默默听完,忽道:“乐之扬,这件事你要烂在心里,除我之外,不可跟第二个人提起。”
乐之扬见他神情,心头猛地一跳,冲口而出:“谷王说的都是真的?”
“不。”席应真徐徐摇头,“【真真假假,谁又说得清呢?】”乐之扬听得满心糊涂,忍不住又问:“那个妃子,道长见过么?”
-----------------------------------------------------------------------
晋王叹气道:“老头子越老越糊涂,不瞒五弟,只要老头子归西,允炆那小子,我全不放在眼里。我真正担心的还是老四,他本事太大,老头子一死,谁也压不住他,须得趁老头子活着,将他彻底扳倒才行。”
周王笑了两声,说道:“说起来,【三哥借刀杀人的计策真是厉害,允炆那小子,只怕已经中了圈套。】”
晋王嘿嘿一笑,意甚自得:“这件事多亏了十九弟,你稍稍露点儿风声,他就立马咬住不放。他们或许以为,凭着这件事,就可以扳倒老四。却不知,这件事谁碰谁死,只要提出此事,老头子一定六亲不认。”
周王沉默时许,小声说道:“太孙报上此事,老头子真会废了他么?”晋王笑道:“【十之八九,这件事对老头子而言,真是奇耻大辱。】”
“妙极,妙极。”周王笑道,“太孙因此废黜,三哥一定继承大位。”晋王笑道:“承蒙五弟吉言,我若继位,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周王沉默一下,忽地小声说道:“三哥,老四的身世真有不对么?”
【“对又如何,错又如何?”晋王嘿嘿一笑,“三人成虎,积毁销骨,就算他当真姓朱,谣言一多,也能叫他由真变假,当定了这个野种。”】
周王啧啧连声,赞道:“还是三哥高见!”
=======================================
朱棣的身世之谜是首先由谷王揭发的,然而后来公开这是晋王的计策,用来让朱允炆跳火坑。诸王和席应真其实都不知道真假,朱元璋既然后悔处死韶纯,那么朱棣不是朱元璋的儿子并没有实锤。这说明他自己宁可相信朱棣是亲生儿子,而孝慈皇后同样相信朱棣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若朱元璋不相信朱棣,那么他老早就被做成突然暴毙,以免让皇族蒙羞。


IP属地:江苏1楼2019-07-01 12:12回复
    别说朱元璋,估计梁思禽也不能确定是不是自己的儿子,就算是作者本人,说不定心中也没有答案。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7-01 13:06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3楼2019-07-01 13:49
      回复
        “我想得容易,【不料韶纯固执不化,软磨硬泡,逼我争雄逐鹿。】一来一去,双方争吵起来,我那时年少气盛,逼急了,丢下一句:‘你要当皇后,怎么不去找朱元璋?’她听了这话,定定地望着我,似乎有些伤心,半晌说道:‘好啊!【这是你说的,将来可别后悔。】’我说:‘绝不后悔!’说完就出门去了。
        “男女口角,本是常事,我说得本是气话,并未放在心上。谁料我办完事回家,忽然不见了韶纯的踪影,我焦急万分,四处寻找,接连数日一无所获。灰心丧气的当儿,朱元璋送来请柬,说他要纳姬妾,约我饮酒同庆。我心中烦乱,本不想去,可想起口角时言语,不由起了疑心,当下带了礼物,前往称贺,朱元璋一向严厉,不苟言笑,那一日却是喜气洋洋,连连劝酒说笑,喝到面红耳热,【他命人叫出新纳的姬妾,我一眼望去,当真五雷轰顶,那个女子,正是韶纯……】”
        “啊!”乐之扬虽已料到,仍是叫出声来,望着梁思禽,为他不胜惋惜。
        梁思禽沉默良久,长长地吐一口气,接着说道:“朱元璋见我发呆,十分得意,说道:‘怎么样?她叫阿硕,生得美么?’【阿硕是我对韶纯的昵称】,取自《硕人》之诗,我常说她跟诗中的庒姜一模一样,韶纯也很喜欢这个名字,此时从朱元璋口中说出,我的心情可想而知。如果……当时韶纯脸上稍有一丝受了强迫的意思,我一定杀光堂上之人,倾城亡国也在所不惜。谁知道,【她满脸欢笑,媚态横生,故意当着我面,对朱元璋撒娇弄痴、百般逢迎。望着二人调情,我心如刀割,痛不欲生,可我也明白韶纯的心思,她聪明果决、剑走偏锋,有意激发我的妒意,逼我杀掉朱元璋取而代之。这一步走出,再也无法回头,唯有竭尽智能,与天下英雄争锋。】
        “【这一计决绝歹毒、不留余地,换了他人,或许为之所动,可韶纯没有料到,比起朱元璋,我更恨她无情无义;可对她,我也无法痛下杀手,一怒之下,起身走出大门……】”梁思禽停顿一下,幽幽地说道,“只没想到,这一走,竟成永诀。”
        -----------------------------------------------------------
        “她如何想我不知道,其实相识以来,我都没有明白过她,她也没有明白过我。”梁思禽出了一会儿神,“后来,我为忘掉韶纯,远离应天府,全心忙于政务。这么浑浑噩噩,过了半年有余。【某一日,我返回应天,惊悉噩耗,硕妃生子难产,血崩而死。】”
        “不对……”乐之扬冲口而出。
        “怎么不对?”梁思禽问道。
        乐之扬欲言又止,梁思禽看他时许,点头道:“你也知道了。”
        “落先生!”乐之扬惊疑不定,“你知道硕妃的死因?”
        “当时我并不知情,只是悲痛难抑,因此杜门不出,终日醉酒。过了一年有余,方才缓过劲来。【此后又过了十多年,偶然机会,才知道韶纯并非死于难产,而是早产生子,引来朱元璋的猜忌。她太得宠幸,宫中后妃无不妒恨,此时群起而攻,到处散布流言,韶纯固然聪明,可也百口莫辩,朱元璋一怒之下,对她动了‘铁裙之刑’……”】说到这儿,梁思禽闭上眼睛,面庞微微抽动,流露出极大的痛苦和愤怒。
        (按:铁裙之刑是古代惩罚出轨女子的酷刑,受害者穿上铁片锻造的裙子,用火焚烤,死状极惨)
        “落先生。”乐之扬小心问道,“你和朱元璋反目,也是因为这个?”
        “是啊!”梁思禽张开双眼,神气萧索迷茫,“我心中恼恨狂怒,可是其中因由,偏又无法出口。所以处处跟朱元璋作对,理由林林总总,骨子里还是因为韶纯。”
        “何不杀了朱元璋为她报仇?”乐之扬忿忿不平。
        “【朱元璋不过蒙在鼓里,不知者无罪,我杀他干什么?”梁思禽摇头惨笑,“韶纯之死,过错全都在我,我不负气离开,一切都会不同。若要为她报仇,第一个该死的是我……】”他眼眶潮润,忽一挥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些事埋在心里,折磨我四十余年,今日说出来,让人心中畅快。”
        “先生的心结就是硕妃之死么?”
        梁思禽摇头:“我起初一味悲痛,不曾仔细思量。平静下来一想,【韶纯与我分别到去世,前后不过七月,她所生的孩儿……】”说到这儿,住口不言。
        乐之扬心子狂跳,冲口而出:“燕王是你的……”忽见梁思禽瞪眼往来,目如冷电,乐之扬到嘴的话登时咽了回去。
        【“不可胡言乱语。”梁思禽眉头紧锁,“当年我耻于探究此事,后又远走西域,多年不履中土。但这件事始终若隐若现,成了我心头一大症结,不止令人困惑,而且有损武道,倘若渡不过‘六虚劫’,一定败在这件事上。”】
        “我懂了,先生大劫将至,所以想要查明这件事。”
        =================================================
        朱元璋其实对韶纯也是真情,其实之所以对韶纯动了死状极惨的【铁裙之刑】说明的是朱元璋太重视韶纯。正如上面所说,这事后来朱元璋后悔了,韶纯是否出轨没有实锤,所以朱元璋是过激杀人,所以才会对【她的背叛行为】十分震怒。回复理智后他才反应过来,他被有心之人利用借刀杀人了。(后宫争斗)至于朱棣是不是他的儿子,朱元璋和梁思禽也都没法保票。
        然而关键问题是韶纯本人,她在说出【将来可别后悔】的时候,那个计划就已经成型了,那就是【给梁思禽戴绿帽子】。假如韶纯在与梁思禽反目之前已经知道怀孕,那么她一开始就把这个情况告诉梁思禽,可以让她计划的成功率更高才对。因为这样,梁思禽知道两条人命在前,那对朱元璋下杀手的概率才更大。可这么有利的一张牌,韶纯没有跟梁思禽透露,这大大提高了朱棣是朱元璋儿子的概率。


        IP属地:江苏4楼2019-07-01 14:16
        回复
          【“是啊!”梁思禽黯然点头,“这一卦是留给我的。”
          “韶纯前辈怎知道先生会来?”乐之扬大感疑惑。
          “她并不知道。”梁思禽惨然一笑,“她只是希望我来。”】
          “可是……”乐之扬仍觉不解,“韶纯前辈有何深意?只为嘲讽先生?”
          “不是!”梁思禽摇头,“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各有不同,以这根柱子为轴,‘困’卦的方位应在那儿……”说着手指东南方向。
          --------------------------------------------------------------------
          “这一卦如果着落在上六,六六三十六……”梁思禽目光投向东南墙角,犹豫一下,缓步走去,数到三十六块砖石,缓缓低头,取了出来,【举动僵硬迟缓,不像横绝天下的一代高手,倒像是迟暮途穷的衰迈老人。】
          梁思禽放下两块石砖,并排一处,举烛对照,乐之扬在他身后,仅能看见背影,烛火光中,梁思禽一动不动,光阴仿佛凝滞,伴随火光摇晃,殿中的景物变得飘忽迷离。乐之扬身处其间,心生错觉,仿佛看见一个素衣女囚,姿容绝代,愁苦忧伤,拖着镣铐蹒跚行走,时而在石础上描画,时而翻过砖块,用镣铐上的锐角艰难地刻写,她面孔惨白,眼中却有熊熊火焰,砖块上字字血泪,关系极大秘密,必须小心隐藏,不可稍有疏失。在这简陋处所,女子倾尽平生智谋,只盼若干年后,那人顾念旧情,会来此间发现秘密,这期望无比渺茫,可又别无他想。女囚眉眼间透出深深的绝望,眼泪顺着双颊滑落,滴在手上砖上……
          梁思禽长吐了一口气,徐徐站起身来。乐之扬从幻觉中苏醒,定眼望去,冲口而出:“落先生,燕王是谁的儿子?”
          “那有什么关系?”【梁思禽一字一句,声音清晰无比,“无论如何,他是韶纯的儿子!”】
          乐之扬一愣,【梁思禽双手收紧,噗,石砖粉碎,化为飞灰。】
          乐之扬“啊”了一声,眼望着梁思禽转过身来,【须臾工夫,苍老了何止十岁。】
          --------------------------------------------------------------------
          “他也是九科中人,只是无人知晓。”梁思禽意兴萧索,“朱元璋发难之前,我有所察觉,让他投入席应真门下。老道或许知道,可他没有拆穿。”
          乐之扬恍然道:“无怪他的功夫别具一格,跟席道长大不相同。”
          “我传过他一路‘星罗散手’,他悟性了得,融汇两家,自成一派。”
          乐之扬的心子怦怦直跳,【道衍也是九科门人,那么他辅佐燕王,恐怕也是梁思禽的主意。由此看来,此人布局之深、谋虑之远,当真可惊可畏,无怪朱元璋至死也要将他视为劲敌。】
          =====================================================
          韶纯的遗言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是为了让梁思禽看到的,这代表了她死前的心理。
          梁思禽既然早就将道衍安插在朱棣的身边,他其实内心【非常希望朱棣就是自己的儿子也非常希望韶纯对他才是真心的】。梁思禽看到砖石的动作也暴露了他的热切盼望。然而最后,他将石砖捏了个粉碎,并且瞬间苍老,这说明他的盼望完全落空了。与此同时,这表示韶纯从头至尾都玩弄了他的感情,作为一个聪明人,梁思禽自然觉得无比失落。
          当梁思禽声音清晰无比得说【无论如何,他是韶纯的儿子】说明他并不需要把朱棣当自己儿子看了,他同样解开了一个心结。毕竟他关注朱棣这么久,已经有了感情,他不想因为谣传而让朱棣平白失去继承大统的机会。


          IP属地:江苏5楼2019-07-01 14:28
          回复
            朱微忙道:“父皇想听什么?”朱元璋道:“【《杏花天影》】会么?”
            “会的。”朱微心下奇怪,但从记事以来,朱元璋从未让她弹过这一支曲子。她想了想,转向一名宫女:“你到后面取笛子来。”
            宫女取来一管紫竹长笛,乐之扬接过,朱微调好琴弦,试弹数声,外行人听来婉转自如,乐之扬却听出其中的犹豫,好比流水间横了一块石头。琴声即心声,少女心有不安,自然也从琴声里透露出来。
            忽听朱元璋又道:“会唱么?”朱微略略点头,转眼看向乐之扬。乐之扬横笛吹奏,朱微手抚瑶琴,亲启朱唇,歌声清柔妩媚,宛如珠喉莺啼: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歌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朱元璋举头望天,呆呆望着屋梁,目光飘渺迷离,似乎追忆什么,一曲未完,忽然面皮涨紫,哇的吐出一口鲜血。】
            -------------------------------------------------------------------------
            “那又怎样?”朱元璋恍惚失神,“成事在人,谋事在天,老四就一定会赢?哼,那可不见得!”
            “如果……”梁思禽盯着朱元璋,一字一句地道,“我帮他呢?”
            “你?”朱元璋糊涂起来,“为什么!”
            梁思禽沉默一下,忽然低声唱道:“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这一曲《杏花天影》,乐之扬再也熟悉不过。朱元璋昏迷时也吟过,忽从梁思禽口中唱出,乐之扬不胜诧异,定眼望去,梁思禽目光柔和,仿佛追忆什么。朱元璋的神态却好有一看:他直勾勾地望着梁思禽,若悲若狂,如惊如怒,似恍然,又似恍惚,无数的神态从他脸上一闪而出,燃尽了残余的精力,只留下无尽的虚无。】
            ===================================================
            朱元璋因为觉得自己误会了韶纯而导致她被杀,心中有无限愧疚。但是当梁思禽唱起这曲子的时候,他终于明白了那个跟韶纯有奸情的就是梁思禽。
            杏花天影在朱梁二人之间就是韶纯的代号。对于梁思禽帮朱棣的理由,梁思禽的意思就是【为了韶纯】。
            可此时朱元璋已经没有心力去分辨韶纯对他有多少真情、朱棣究竟是自己的儿子还是梁思禽的儿子、在梁思禽的帮助下自己建立的大明将会遭遇什么样的未来。


            IP属地:江苏6楼2019-07-01 14:37
            回复
              【“这一战,燕王并无胜算。”梁思禽扬起脸来,眼里满是苦恼,“身份所限,我不能亲自参战;为了韶纯,又不可袖手旁观。左也难、右也难,唯有借他一阵大风,此后是成是败,全都与我无关!”】
              乐之扬心头震动,梁思禽舍身借风,也要相助燕王成功,除了父子之间,谁又能做这样的牺牲?他不由疑虑丛生,可是硕妃遗言只有梁思禽一人看过,究竟写了什么,已是千古之谜。
              梁思禽讳莫如深,乐之扬不好细问,劝道:“落先生,燕王已去大宁借兵,若能及时赶回,未必不能取胜?”
              “你不必劝我!”梁思禽冷冷说道,“【劫数早晚会来,趁我还活着,了断平生恩怨,也是一桩快事。】”
              -----------------------------------------------------------
              梁思禽看他一眼,徐徐说道:“【今日之后,我将返回昆仑,终此一生,再也不履中土。】”
              “什么?”乐之扬吃了一惊,“燕王的仗还没打完。”
              【“胜负已定,燕王只是下不了决心。”梁思禽漫不经意地道,“早则今年,迟则明年,他决心一定,这一仗也就打完了。”】
              乐之扬想了想,忽道:“不管北平,直下金陵么?”
              “你也看出来了”梁思禽微感诧异。
              “朝廷百万之军集于江北,江南空虚,无兵可守。燕王只要弃河北于不顾,绕过山东,直趋江淮,一旦渡过长江,金陵就是囊中之物。”乐之扬摇了摇头,“这形势瞎子也能看清,朱允炆偏偏看不出来。”
              ----------------------------------------------------------
              梁思禽笑而不答,转眼望去,但见水怜影注目山下,眼角闪动泪花,便说道:“你若想要,也可以留下。”
              “留下也没用的!”水怜影抹去眼泪,黯然摇头,“他恨我杀了乐韶凤,朱微的死他也多半算在我头上,可我……也是身不由己……早知道,我……”眼泪又流下来。
              【“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梁思禽幽幽叹气,“人生到头,不过如此。”】
              “城主!”石穿傻呆呆问道:“下一步,我们去哪儿?”
              【“回家!”梁思禽回答。】
              ==============================================
              如果梁思禽与朱棣是父子,其实再怎么做他们都不可能了断关系。或许应该说梁思禽只是在向朱棣赎罪,因为他觉得朱棣没有得到帝位有他的责任。只是这是为了韶纯的私情还是为了真正的江山,他自己也分不清楚。
              再次谈到朱棣的时候,梁思禽对朱棣的称呼是【燕王】,而且情绪是漫不经意,这已经完全不像对儿子的关心了。
              梁思禽最后说到【回家】,那回的肯定是西城。可这样说起来,梁思禽终究觉得西城的人才是家人,而朱棣不是。梁思禽最终逃脱三劫,跟这个内因也有关系。
              所以我的判断是朱棣就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


              IP属地:江苏7楼2019-07-01 14:50
              收起回复
                分析的很好啊 我也一直觉得是凤歌描写的朦胧 却暗喻明确 和金庸书中的(多数)历史人物一样 虽然渲染野闻但终不违背史实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07-02 06:56
                回复
                  是不是梁的子嗣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梁思禽,为了唯一真爱,赎罪也好、私心也好,帮他夺得天下,梁萧不也一怒灭宋么?花镜圆也有恋风怜的黑历史,陆渐也有负宁凝,谷缜虽被陷害也的确污了谷萍儿(新修版的设定),作者意图就很明显了,小说写的都是人,不是神。按沧海的说法那就太抽离了,梁思禽逼近圣人了,反而觉得不真实。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3-15 12:45
                  收起回复
                    朦胧吗?????梁思禽什么人?感情用事为了不确定的子嗣大张旗鼓搞革命?还安插姚广孝,老朱不愿意公开罢了,让他回北平就是最好的证明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4-26 13:48
                    收起回复
                      楼主分析的很有道理,小说中朱元璋内心大概率是认为朱棣是亲生儿子才会让他镇守北平的,同时梁思禽也从理性分析早早的知道对方是在利用自己,自己空有一身绝学但是没有子嗣后代故而心灰意冷弹奏终成灰土之曲。
                      但是既然是大概率,依然存在小概率事件。"这是你说的,将来可别后悔"韶纯当时说这一句话的时候或许是如楼主分析已经毅然决然做了选择,也有小概率是她当时已经怀孕而不自知,然后去找朱元璋,这个孩子是谁的其实文中所有人都不确定,她临死时心灰意冷,只是想让梁思禽照看保全自己的儿子而已,她本人当然是希望生的就是朱元璋的儿子,是龙子。
                      还有另外一个更小概率的事件,是她走的时候已经知道怀孕,那句后悔别有深意。这代表了她决绝的恨意,她就是临死也不告诉梁这是他的亲生儿子,让他永远不知道自己对他的真情意。还恳求对方善待自己儿子,让梁临死时候也觉得自己做了一辈子工具人殊不知和亲生骨肉两不相认,你不是不争天下么我依然恨着你让你孤苦终老比我还惨
                      其实人一旦陷入感情,就会忘乎所以,贪念对方对自己如何如何,以至于走入小小概率的妄念幻想之中。


                      IP属地:北京12楼2023-09-12 09:20
                      收起回复
                        这样的活法全是擦边野史的说法,能理通顺有这个可能就行,朱棣本身就是早产,但他身体健硕得又不像早产儿,所以作者在这方面做做文章也是正常的,本身想给读者的就是一团浆糊。
                        而且南京沧海里面也是埋了一段的,是关于定都南京的王朝皆短命的说法,那不说的就是他李代桃僵鸠占鹊巢的梁思禽嘛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9-20 15: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