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吧 关注:3,348贴子:54,429
  • 4回复贴,共1

郎咸芬先生演绎的一代才女!不知道您看过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敬百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7-10 12:24回复
    吕剧《蔡文姬》是山东省吕剧院根据郭沫若的同名话剧改编而成,主要讲述了文姬归汉的故事。这部剧目可谓是吕剧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题材上的历史底蕴,人物上的心理变化,行当上的的齐全多样,音乐上的创新继承等等都可谓是精彩赏点。而且剧中人物由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李公绰等前辈艺术家主演,可谓强强联合,阵容豪华。
    悲情色彩是蔡文姬这个人物身上最大的特点,她是从小我到大我再到无我的自我蜕变和升华,是一场被命运左右却又不甘沉沦的自我救赎。很遗憾现在我们看不到全剧的舞台完整资料,但是从全剧录音中,我们也能一窥大师风采。通过声音,我们感受到蔡文姬那沉郁悲凉,去国怀乡的凝重,感受到那夫离子散,父亡孤零的悲戚,也能感受到蔡文姬整顿心情,决心修书的坚强和改变。下面就让我们以郎老师在剧中几段蔡文姬的唱腔进行赏析,走进蔡文姬的内心世界,走进博大精深的郎派艺术。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7-10 12:25
    回复
      一、离夫别子满愁苦,归来祭父一抔土
      蔡文姬的情感变化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两次,以董祀“劝大姐”一段为分界线,前面沉郁悲凉,后面明快敞亮。在蔡文姬得知回国消息之后,她的孩子也兴高采烈过来告知她,可她却丝毫没有欣喜之意。当年幼的孩子疑惑问道原因,蔡文姬才不得不告诉真相。“这几天为娘我心如绞丝,苦在心头我未敢告诉你。”虽然自己陷于离去还是留下的矛盾,可年幼的孩童却天真的以为能跟随母亲归汉。所以这一段在欣赏的时候,除了感受郎派以情带声,字在腔前的特点之外,更多的是感受郎咸芬先生在塑造蔡文姬这个人物时候的悲戚情感。尤其是这段中间伴有念白,突出蔡文姬进退两难,难分难舍的心情。郎咸芬先生虽然含情凝涕,隐而不发,却给人最强烈的心灵冲击。足见其功力所在。最后一句“撇下了亲骨肉各奔东西”,从结构上说,这一句是全段结尾句,从感情上说,这是蔡文姬心情难舍难分的高潮点。所以郎咸芬先生在演唱“各奔东西”时候,把“各”的发音稍做处理,拖长了该字的韵腔,这是根据词情语义进行的处理,突出了蔡文姬的叹息无奈之感情,紧接上后面念白,把一位母亲,妻子的矛盾心理再一次展现给观众。
      虽然听了董祀的劝解,但是蔡文姬仍然割舍不了那数十年的母子情分。为人母的她来到父亲墓前,又让她思念自己幼时父母的疼爱。戚戚心情下又看到了星光暗淡,残月如钩,听到了凛冽西风,乌鹊哀鸣。见景生情,睹物思人,这些场景怎么不让蔡文姬的心中深受触动,愈加伤感。所以她才会唱出“月影斜星光淡夜静更阑,烟漫漫雾沉沉露湿风寒,怀悲痛蕴忧愁终夜不寐,痴呆呆来至在父亲墓前。”郎咸芬在演唱这段唱时,既要保持蔡文姬内心的那种愁绪柔情,才华横溢,又要展露把蔡文姬面对着惨惨夜色而抒发的心中苦痛。郎先生在演唱方面就做了许多的调整。所以我们在听她这段唱的时候,能充分的感受到主人公此时悲苦沉重的心情,又能感受到蔡文姬的这种身份感。会与以往的艺术形象有类似之处,但是又迥然不同。不管是作为一个才女,还是一个匈奴的王妃,她都有那种高贵的气质在那里,而这种气质正是郎咸芬作为一个艺术大家,长久以来的舞台艺术经验和揣摩,比如在演唱最后一个“阑”字深吸一气,缓缓而出又渐渐升高,先是把蔡文姬的愁情一吐,后面的拖音又展现了这个人物的豪情才气,可谓精准巧绝。
      蔡文姬梦中惊醒,又抚琴长叹。用吕剧旋律伴以蔡文姬的原作“胡笳十八拍”,配合的严丝合缝。吕剧长于抒情的特点在本剧中更是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7-10 12:27
      回复
        二、醒悟拭泪修汉书,辩冤为人敢申诉
        蔡文姬沉溺思念之情不能自拔之时,她的青梅竹马,陈留郡司马董祀前来劝解。一番话情真意切,让蔡文姬心中身为触动。而此处的情感转变,也是蔡文姬这个人物身上最闪光的地方。她饱读史书,心胸自然与别的女子不同。如果还是一味的沉溺于家庭不幸,婚姻不幸的痛苦中,也与她才女的身份有所割舍。所以郎咸芬在这段中,首先用慢唱的形式进行人物心情转变。“两次里搭救我多亏公胤你,良言语热心肠使我感激。”这两句唱的极慢,给人一种深思熟虑的之感,把蔡文姬的人物内心活动通过唱腔表现。紧接后面几句语速陡然变快,把蔡文姬醒悟的情感变化向观众交代。这几句虽然情感急切,郎咸芬却唱的不急不躁。既有蔡文姬明悟的激越,又让观众感受到其才女身份。
        而归汉之后,董祀被人冤屈下狱。蔡文姬知道此事后,到曹操面前为其辩护。也就是“说起来都应当把我责怪”这一段。这一段感情可以说隐含却又变化多端,既要把董祀劝慰自己的真相告诉曹操,又要不失时机的夸赞几句,让曹操不生厌恶以及后果承担等等。这段既有感情又有哲思的唱腔,郎咸芬运用自己的艺术思考准确把握里面的情感走势,进入人物。从“说起来都应当把我责怪,在路上夜间弹琴太不应该。到我歌唱并非是那桑间濮上,乃是我自作的胡笳十八拍。”这几句唱,以“十八拍”拖腔作为收尾,是本段唱词第一层意思。蔡文姬为洗清董祀的冤枉,首先把责任先揽到自己身上,毕竟董祀罪名是和自己夜间弹琴,不守礼法。郎咸芬在演唱这几句时候,中正平和,却在最后来一小托腔,让满腹疑虑的曹丞相稍微宽心,略作停顿。紧接着又把董祀和自己的关系表明,以及董祀如何关心自己,把董祀夜间和自己相见的原因进一步说明。最后一句可谓点睛之笔,“他叫我好好效法丞相,他叫我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放宽胸怀。”把这一切的美名都让给曹操,侧面反应了董祀对曹操的仰慕忠心。可这样曹操却还是不信,蔡文姬听完曹操的讲述之后,有些急迫辩解。所以郎咸芬在这段处理上极有水平。本来语速加快,观众心思也随之紧张,却突然慢了下来,似乎吊足观众胃口。最后缓缓唱出“他叫我遵照丞相的意愿,继父业撰修汉书万代流传。”既让舞台上的曹丞相疑虑尽消,也让舞台下的观众心情稍缓。我们不禁赞叹蔡文姬的机智明辨的话语,也沉醉在郎咸芬精彩绝伦的演唱当中。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7-10 12:29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7-10 12: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