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衣冠吧 关注:2,982贴子:7,348

明代婚礼服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越来越多的汉服同袍喜欢汉服婚礼,今天就更一个明朝人的婚礼服饰吧。
自古以来,婚姻为人伦之首,《礼记》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古人对婚礼的态度是“敬慎重正而后亲之”。而婚礼就是男女双方确立婚姻关系时所举行的、被社会承认的仪式。中国古代的婚礼,讲究“先之以媒聘,继之以礼物”。自周代起就有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道程序,谓之“六礼”。除了三书六礼等从谈婚、订婚到成亲等过程的礼仪程序,古人还对其举行婚姻大礼的服饰也有严格的要求。婚礼服作为民俗服饰的一种在婚礼习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衣衫的沿革映现百年春秋,从婚服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华夏婚礼风貌乃至整个服饰文化风貌的演变。其形制总是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1楼2019-07-19 13:34回复
    我们现今最熟悉的汉族婚礼服恐怕就是彩绣龙凤的大红吉服、凤冠霞帔、大红盖头,恐怕很少人知道,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婚礼服的颜色是玄黑色和縹红色,并且这种主流的婚服色系一直持续到隋唐以前。发展到南北朝时还一度出现过白色的礼服,到了宋代,宫廷命妇们的六种礼服中,婚服是青色的。我们所熟悉的大红婚服其实到了明代才有明确的定制。


    2楼2019-07-19 13:34
    收起回复
      明太祖朱元璋逐元回漠北、在应天府(南京)建国,先后降服了散布各方的政权,江山终归一统后,便着手兴复华夏衣冠之工程,下令易回华夏之服:“壬子,诏衣冠如唐制”。这项繁冗复杂的制度的制定甚至持续到永乐等几位明帝之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二十四史中《明史·舆服志》最为细致,且修订不断,甚至细到不同等级命妇霞帔的色彩纹样坠形、凤冠上的花树翡翠真珠,图为明代皇后凤冠


      3楼2019-07-19 13:34
      回复
        新妇婚礼服饰的基本形制
        明代至近代四百年间,男子娶妻俗称“小登科”,可以穿九品官服,新嫁娘则用凤冠霞帔。《清稗类抄》中关于明代新郎、新娘的婚礼服饰的描述如下:“凤冠为古时妇人至尊贵之首饰,汉代惟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之首服,饰以凤凰。其后代有沿革,或九龙四凤,或九翠四凤,皆后妃之服。明时,皇妃常服,花钗凤冠。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凤冠者,相传谓出于明初马后之特典。然《续通典》所载,则曰庶人婚嫁,但得假用九品服。妇服花钗大袖,所谓凤冠霞帔,于典制实无明文也。”意为明代的新郎可穿九品官服,新娘结婚时可使用凤冠霞帔,但是这种“假借”是没有明文规定的。明朝服饰等级制度确立以后,就被作为一朝的典章制度,并写入《大明律》与《大诰》,官吏军民均须遵守,不得违例越级穿戴服饰。


        4楼2019-07-19 13:35
        回复
          凤冠霞帔既然是后妃命妇之服却何以会被允许为民间女子所穿戴呢?对此,民间流传着几个传说。在浙江宁海流传的一个故事说凤冠霞帔是南宋康王赵构特许给民间女子的殊荣,这种风俗遍及浙江各地,这就是人们所美誉的“浙江女子尽封王”的故事。另一个故事认为凤冠霞帔用于民间子的婚嫁是明太祖朱元璋特许的恩典。在这个传说中认为“凤冠”的名称来自于“凤阳”的凤字,这个说法有些不符合史实,因为早在晋人王嘉的《拾遗记》中就已有关于凤冠的记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关于凤冠霞帔得以在民间女子婚嫁中使用,其中一定是得到皇室的承诺或默许的。


          5楼2019-07-19 13:35
          回复
            新妇婚礼服色尚赤
            明代的服饰审美有了微妙的变化。洪武元年,学士陶安请制定冕服,而强调实用主义的朱元璋则指示礼服不可过繁,于是《明史·舆服志》有了这样的记载:“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馀不用。”洪武三年,礼部官员搬出了服色五德说,认为明以火德王天下,应尚赤。也有人认为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而新妇的婚服也从此开始以红色为主色调,并且红色也逐渐成为中国人极偏好的色彩,直到今天,我们的传统节日盛典中使用的颜色仍是一片耀眼的红色。


            6楼2019-07-19 13:35
            回复
              凤冠
              今天博物馆中陈列的凤冠样式是预选用金银做成一顶圆框形的帽子,再用做成花树的金花固定在帽上,并增加龙凤等装饰物。其实凤冠的来历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据《后汉书》记载,当时的太皇太后、皇太后参加祭祀,头上都簪有以翡翠等做成的凤凰形饰物,但这种饰物不是缀在冠上,而是安插在巾帼之中。这种凤凰饰首的风气,实为后世凤冠的滥觞。凤冠的名称早已产生,在晋人王嘉的《拾遗记》中就有关于风冠的记载,正式把风冠确定为礼服并将其纳入“冠服制度”是宋代以后的事情。宋代后妃在受册、朝谒等隆重场合都戴凤冠,冠上饰有九龙四凤,另有首饰花九株,小花若干,冠下附两博鬓。


              7楼2019-07-19 13:36
              回复
                明代龙凤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皇后的龙凤冠,缀九龙四凤,平常服饰冠上也有两只珠翠凤凰。妃嫔的凤冠不能有龙,只可饰凤,另一种是普通命妇所戴的彩冠,不得缀有龙凤,只能缀珠翟、花钗等饰物,也可称其为凤冠。龙凤翟的冠服,只能为贵族命妇享用,但由于有一种“摄盛”制度,婚嫁时平民也可穿用末等命妇之服


                8楼2019-07-19 13:36
                回复
                  所以明代的凤冠、霞帔成为流行在汉族民间的婚礼服饰。所谓的末等命妇之服即九品命妇之服,明洪武二十六年所定九品冠的饰物为珠翟二个,珠月桂开头二个珠半开者六个,翠云二十四片,翠月桂叶十八片,翠口圈一副,上缀抹金银宝钿花八个,抹金银翟二个,口衔珠结二个。


                  9楼2019-07-19 13:36
                  回复
                    霞帔
                    霞帔大约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开始盛行,当时道教教主多以“霞帔”做为法衣。唐朝皇帝信奉道教,敬重道主,就叫宫中的妇女也穿霞岐。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中就有“虹裳霞帔步摇冠”的形容。后来因为蚊子看起来美如彩霞,故有霞帔之称。后来习俗逐渐演变,到了宋代,霞帔成为后妃常服以及命妇礼服的一种配饰,并随品级高低在刺绣纹样上有所不同。到了明代,后妃和百官的妻子都穿用霞帔,只是后妃用朱色、金线绣龙凤文,其他妇女只能用深青色不绣文的帔。平民百姓结婚,女子可著凤冠霞帔,此为摄胜,俗谓“借服”不为僭越。 明代周期《名义考》中称:“今命妇衣外以织文一幅,前后如其衣长,中分而前两开之,在肩背之间,谓之霞帔。”其实明代的霞帔有点类似今天的大号长圉巾,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


                    10楼2019-07-19 13:36
                    回复
                      古代留存至今的资料中,大部分是宫廷命妇着装形象。
                      命妇着霞帔时,在用色和图案纹饰上都有规定。一般在大红底色的大袖衫上披挂霞帔时,要用深青色绣花霞帔,品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纹饰上。九品列位于官秩末,其后织绣鹌鹑。九品命妇的礼服,则用大红素罗霞帔,但是平民新妇的礼服不能有文秀,必须用素色的


                      11楼2019-07-19 13:37
                      回复
                        此等要求在明代俞汝楫《礼部志稿》中有记载:“洪武五年诏中书省臣及礼部所拟文,文武官命妇服饰用大衣霞帔,既合古制,霞帔以金绣之文为等第。若民间夫人礼服,惟以素染色,不用文秀。”平民新妇礼服上的霞帔款式同此款,但必须是素色的,不能有任何纹样。


                        12楼2019-07-19 13:37
                        回复
                          新妇装
                          《明会典》是明代的一部典章制度书,关于新娘的着装,《大明会典·婚礼五》只是记载为“盛服”,亦为女子当时之大礼服,如翟冠、大衫、霞帔等,从明代小说描写以及其他艺术形象来看,后期新娘的服饰基本如命妇装束,戴凤(翟)冠,穿大红圆领袍,不用大衫,霞帔或用或不用,盖锦袱(盖头),束带。
                          明装衣裙比例明显倒置,长上衣,并逐渐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变成以圆领为主。明代女装上衣身长三尺有余,露裙二、三寸,即所谓“花冠裙袄,大袖圆领”明代女性习惯在裙子外罩一件背子衫或云肩。明代较多使用的纽扣,主要用在礼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时才有所普及。明代裙子的整体纹样和颜色都较为素静、淡雅。所谓“裙拖六幅湘江水”一般裙子都是用六幅布制作,在裙摆处施绣作为压脚。


                          13楼2019-07-19 13:37
                          回复
                            到了明代末期幅数才有所增加。当时较为盛行的“月华裙”就是用十幅布制成的,腰间的皱褶各用一种颜色,所用的色彩也十分雅致,随风而动,摇曳生姿,色如明月之光华,因此得名。另有款“凤尾裙”也盛行一时,将绸缎裁成大小长短相当的布条,然后在每一条上都绣上花鸟图案,同时在连接处镶上金边,走动时飘飘摇摇如凤凰之尾,故而得名。此外,百褶裙在明代也是很受欢迎的衣裙样式。


                            14楼2019-07-19 13:37
                            回复
                              明会典》记录贵族女装用料均为“各色纩丝绫罗纱随用”,而平民女服用料则受限制,即便是婚礼服,也限用紫色粗布(即“”),并且禁止用金绣。袍衫也只限用紫色、绿色和桃红色等浅淡的颜色,而禁止使用大红色、鸦青色和明黄色等浓艳的色彩。但到了明后期对平民的服色要求就不是那么严格了。


                              15楼2019-07-19 13:38
                              回复